目前分類:育兒新知分享 (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黃瑽寧:糖不會讓孩子High, 添加物才會!

家長大多不讓孩子吃糖,認為糖會讓其異常興奮,然而幾十年來研究證明:孩子情緒容易失控的原因,不是吃了甜食,而是甜食中的人工添加物。

很多人可能聽過高糖效應(sugar high)這個詞彙,意思是說孩子吃了甜食後,因為血糖飆升的影響,會開始跳上跳下、大聲嗆聲、動手動腳,變得異常興奮。口耳相傳的結果,讓很多家長無限上綱的認為,只要是甜的東西都不好,包括餅乾、糖醋料理、甚至台灣土產的超甜水果等等。但其實大家都搞錯對象了:讓孩子跳上跳下的元兇,並不是糖,而是食品添加物。

文章開始之前,讓我先把結論寫清楚,免得最後造成誤解:首先,糖果、飲料、果汁,與不清楚原料的糕點,因為帶有許多額外單糖,以及非常多的人工色素、香精等添加物,既會造成肥胖蛀牙,又會讓情緒失控,是最糟糕選擇。而自己在家裡做的餅乾或糖醋料理,因為沒有人工添加物,所以只會有肥胖與蛀牙的風險(若是加糖好幾匙不手軟的話),但並不會引起孩子情緒失控。至於水果雖然甜,但世界上沒有任何大型研究證明「吃水果會引起肥胖與蛀牙」,反而很多研究發現吃水果好處多多,所以除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血糖之外,兒童是不用擔心的。

高糖效應迷思的由來

一九七三年美國兒科醫師凡高德(Benjamin Feingold)的研究發現,吃含有水楊酸、人工色素、與人工香精的食品,會讓兒童產生過動症狀。當時凡高德醫師把糖也歸類在一切人工添加物中,但經過媒體的報導,大家就開始認為讓孩子過動的原因,就只是額外添加糖惹的禍。這就是高糖效應(sugar high)這個詞的由來。

但是就在一九九四年,美國范德比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渥萊荷醫師(Mark Wolraich)做了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他找了一群「號稱」吃糖就會抓狂的學齡兒童,分成三組,一組吃單純蔗糖,另兩組吃阿斯巴甜(aspartame)或糖精(saccharin),讓他們都吃得嘴甜甜,但只有一組是真的糖,另兩組是假的糖,隨後觀察他們的過動症狀。

結果顯示,三組的過動行為比例,並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孩子吃完甜的,就算血糖升高,或者是所謂的反應性低血糖,恐怕都不是造成孩子情緒失控的原因。

添加物才是過動元兇

如果不是糖,那麼孩子喝完飲料過high的原因,應該就指向食品添加物。食品添加物,包括食用色素與防腐劑,引發兒童過動症狀的研究,在過去這三十年其實並不少見。最有名的一篇,是二○○七年刺絡針(Lancet)所刊登一項,在平常沒有過動症狀、三到九歲兒童族群的研究,證實喝了含有食用色素或苯甲酸鈉防腐劑的飲料,都會強烈惡化孩子的過動症狀。

奧勒崗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的學者,於二○一二年做了一項綜合整理,統計了多年來,共三十四篇食品添加物與過動症相關的研究。這三十多篇文獻並不容易分析,正如我們一般家庭所遇到的麻煩一樣,就是食品添加物太多種了,不容易把過動症狀歸因於單一種物質的影響。但總體來說,有過動症狀的兒童,經過減少攝取食品添加物的介入之後,有將近三三%會達到症狀的改善。

現在大部分人都能理解,孩子的暴衝與過動症狀,並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包括遺傳、環境、心理發展、飲食、生活型態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單單飲食控制雖然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但至少這是一項明確可控制的因子,家長與老師只要把關得當,並且以身作則,不吃零食不喝飲料,應該是最基本的育兒標準。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在孩子尚年幼時,就適時消除他們的恐懼與疑慮,就可以養出高社交智商、高學業表現的孩

子,更能避免他們成為焦慮的大人。但實際要怎麼做?

 

爸媽們都想養出有韌性、有自信和高社交智商的孩子。專注青少年發展的心理學家發現,很重要

的是,父母在孩子尚年幼時,就消除他們的恐懼與疑慮。

 

不論是孩子或青少年,在成長階段的某些時刻,都需要一股堅定的聲音告訴他「你會有這樣的想

法和感受很正常」。事實上,心理學家認為,情緒肯定(Emotional Validation)是最有力量的

教養工具,意味認可、確認一個人的感受和意見是合理的、值得一聽的。

 

然而,心理學家寇恩-山德勒(Roni Cohen-Sandler)博士說,最有力的教養工具,經常被忽略。

肯定孩子的情緒,不一定代表要寬恕或同意孩子的行為。更關鍵的是,表達你聆聽、理解並接受

他們。這可以幫助並教會他們,有效地標示自己的情緒,更能體會社會、環境氛圍,進而增進情

緒智商(EQ)。

 

寇恩-山德勒說,成功養出有韌性、高社交智商孩子的父母,會在孩子的艱難時刻,傳達以下五

種訊息:

一、將孩子的經驗正常化

友誼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許多重要的人生技能,包含與人共處、解決衝突。但,沒有一段友誼是完

美的。

 

提醒孩子,任何一段友誼都可能經歷顛簸。認識很久的老朋友,難免可能在某個時刻讓彼此失望

、惹惱對方,或是時不時的搞砸一些事。

 

如果覺得孩子稍稍聽得懂你在說什麼了,再分享一些類似的友誼觸礁時刻,像是他們的兄弟姊妹

,或是你自己也曾經跟朋友不愉快。這些故事可以讓他們知道,任何人都會經歷這種難受的感覺。

二、拍拍、抱抱給安慰

除非你的孩子厭惡碰觸,否則親子間的抱抱和肢體安撫比言語更能帶來立即的寬慰。

許多研究證實,人際肢體接觸的好處,比方說,被擁抱可以降低血壓,帶來被關愛的感受和安全

感。

如果孩子感到沮喪,在任何言語之前,搓搓他們的背,抱抱他們或是握住他們的手。如果一下子

詞窮找不出安慰的話,就給孩子大大的擁抱說,「對啊,我知道,這好糟糕唷」。

有時候,不率先開啟對話,反而也能給孩子多一些時間準備,說說自己的傷心。

三、他們教導孩子質比量重要

10至13歲的孩子特別容易用「自己有幾個朋友」來定義自己的價值。所以,別意外,你很可能

曾聽到孩子們在比「我有50個朋友,那你呢」?

小小的年紀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質比量更重要。一份研究報告發現,一個擁有很多交情不深朋

友的青少年,更可能成為焦慮的大人。

此外,孩子也還不懂,受歡迎不一定能減輕孤獨感。因為「人氣旺」本來就是一個不穩定、難

以維持的社交狀態。

慢慢給孩子一個觀念:他們不用有幾百個朋友。如果有一小群忠誠、值得信任,又總是支持你

的朋友,那就足夠了。

《教育心理學期刊》一篇研究發現,同儕接受度固然重要,但一份堅實、健全的友誼,也與良

好的學校表現和心理健康息息相關。

四、聚焦積極正向的事

孩子很容易糾結於讓他失望的事,因而忽略了生活中還是有好事發生。

家長們當然要關切什麼事讓孩子不開心,但也需要費心讓他們關注最近發生令人雀躍的事,讓

他們不要忘了欣賞更樂觀、明亮的遠景。

五、給孩子希望

養出有韌性、高社交智商孩子的爸媽總是告訴子女,雖然當下發生的事,讓他心理不好受、很

難熬,但這是暫時的。因為情況總是會好起來。

可以告訴他們,因為人會長大,會變成熟,看待事情的方式會不一樣,而他們的朋友也是。因

此,面對讓人困擾的人際關係,需要一點耐心。有些時候這或許不是靠自己就能扭轉的,但現

階段能夠掌控的往往是自己面對社交挑戰時的心態。

別擔心你的輔導會做白工,目前已有實驗證實,你的開導真的可以提升孩子的心理韌性。

在一個研究中,研究人員找來一群大一學生。實驗組被要求閱讀一篇有關個性如何改變的腦科

學文章,接著,再閱讀成年人自己如何學會看淡人際衝突的經驗分享。在看完這些文章後,研

究人員請這些學生寫下鼓勵小學生的建議。

對照組則什麼都不做。

最後,研究人員讓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都接受劍拔弩張的對話情境。

結果發現,在緊張對話過後,實驗組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濃度比對照組少了10%。這代表

的是,接受過開導的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壓力。不僅如此,在那個學年結束後,實驗組的學

生憂慮的比例比對照組少了40%,學業成績也較高。

 
  •  
  •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在治療室跟孩子玩遊戲時,有時會聽見孩子說:『看起來好無聊唷!』、『這也太簡單了吧?』這類的話,起先我確實有點在意他們這樣的回應,甚至心情受到影響。而後我開始會觀察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說?是不是背後有一些原因?還是個性?還是教養問題?

 

在治療室跟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總是會發生許多狀況,其中有一個最常見的場景就是我想半天的遊戲,精心佈置好場地之後邀請孩子來玩,他們卻說:『看起來好無聊唷!』、『這也太簡單了吧?』、『好幼稚,我不要玩!』諸如此類的由於我會讓家長進來看孩子的所有表現以及我的處理方式,不過他們卻比較驚訝於我好像不太會被小孩『激怒』,常問我:『黃老師,為什麼您看到孩子這樣說話或表現都不會生氣呀?要是其他老師早就嚴厲制止他了。』

 

剛開始工作接觸孩子時我確實有點在意他們這樣的回應,甚至心情受到影響,但身為一個專業人士,若治療個案的時候沒有把自己的情緒抽離,這樣可能就無法達到治療後預期該有的效果,久而久之我聽到這樣的話就沒感覺了,倒不是麻痺,而是因為我越來越會觀察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說?是不是背後有一些原因?還是個性?還是教養問題?還是表達方式?

 

我覺得可以先排除孩子是在故意激怒他人這個部分,會比較能客觀的分析,然而臨床觀察到大部分會這樣回應的孩子是由於『挫折忍受度太低』,怕輸、怕丟臉、怕自己表現不好,不想看到自己做不好的樣子,所以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他們不會輕易嘗試,不然就是會想要調整遊戲的玩法、規則或說不公平,甚至直接逃避,所以他們常常不願意接觸或挑戰新事物。


挫折忍受度,也有人的稱之為「畏難情緒」,其實就是面對挫折時的容忍度,若忍受度較差,便容易產生想要逃避、放棄那個事件的心情或行為,影響這方面表現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天生氣質,有的是後天環境(教養方式)造成,也有不少是由於自身能力不足或預設目標與實際所能承擔的相差太多所致。

 

以兩個最常見原因來說:一個是教養,一個是能力不足

 

從小就得到許多大大小小的讚美,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也被大人過度稱讚,一直聽著『很棒、很厲害、很聰明』這樣的詞彙長大,漸漸地就會希望自己可以保持這麼好,但年紀越來越大,所遇到的事情越來越難又複雜,說實在要維持卓越的表現真的不簡單,所以他們會選擇不做,有的孩子再大一點就開始會覺得:『我要做的話一定要做到最好,沒辦法最好的話我寧可不做。』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會建議家長從小適度讚美孩子就好,針對孩子做事的「過程與態度」來回饋,好比說,很認真、很努力、很用心。

 

再來是能力,有些孩子沒有具備某方面的能力就被要求要做相關的事情,比如說一個腳踝穩定度與力量較弱的孩子,對於跳躍、單腳跳、平衡相關的遊戲就傾向逃避、拒絕,因為他們在玩的時候會容易跌倒,並覺得丟臉。

 

畢竟孩子處在成長階段,各種能力本來就有所不同,所以面對有某能力不足的孩子並不是一味地鼓勵或勉強他們去嘗試,而是幫助他們加強該能力,之後再讓他們慢慢地接觸那些原本不願意去做的事,所以家長、老師的觀察能力就很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會被孩子說的那些話『激怒』,而是淡定地邀請他們來玩,並且繼續觀察他們逃避的原因,再根據所觀察的可能原因進行確認。

 

下次若再聽到孩子對著您鼓勵他們去嘗試的事情說:『好無聊喔!』先冷靜一下別受到影響,好好地瞭解他們為什麼不想做的原因再做處理吧!

 

原文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4992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班後好累,父母想用3C育兒不行嗎?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使用3C產品的年齡也愈來愈小,在疫情期間,更有許多嬰幼兒透過視訊和遠方親戚互動,第一次接觸到科技的無遠弗屆。然而,早有眾多研究指出,使用3C產品對孩子身心有大量的負面影響。身處數位社會的父母,該如何協助孩子呢?

 

晚上7點,林小姐好不容易結束一下班就趕著去幼兒園接小孩、買晚餐的家務日常,準備在餐桌上好好陪孩子用餐,沒想到,3歲的小志(化名)不肯吃飯,哭鬧著要用 YouTube 看巧虎,上了一天班的林小姐早已筋疲力盡,無力安撫暴走的小志,只好交出手機,換得一家暫時的安寧。

 

這樣的場景,不只發生在林小姐家,連她姊姊小娟一家也遇到相同的處境。「我的小孩4歲半,以前她在餐廳哭鬧的時候,我會拿出手機、轉移她的注意力讓她安靜下來,本來以為只是看一些學英文的小短片不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沒想到她現在根本是黏在螢幕上了,看完英文短片接著又看其他卡通,到了睡覺時間還會吵著要繼續看,」小娟無奈地說。

 

平板、手機等3C產品,看似可快速安撫小孩,讓育兒疲憊的父母稍稍獲得喘息,但實際上,依賴3C育兒,父母極有可能為了處理善後,變得更加疲憊,因為腦科學研究證實,幼兒過早、過度使用3C,將對語言發展、情緒控制、專注力等產生負面影響,最後更影響學習。

3C 讓幼兒靜不下來、專注力下降

3C育兒的後遺症有哪些?職能治療師黃彥鈞指出,最常見的狀況是睡眠不足。他表示,3C螢幕的藍光以及內容多半伴隨高度聲光效果,容易分泌很多多巴胺,讓大腦一直處在興奮狀態,「靜不下來」。

「最後父母反而需要哄睡很久,即使表面上看起來睡著了,但大腦實際上卻處在淺眠狀態,沒有好好休息到,最後就演變成『興奮但疲倦』的狀況,」他指出,這就像熬夜但喝了咖啡再上班的上班族,長期下來對身體各方面都產生負面影響。

「多巴胺分泌過多,也會讓前額葉抑制衝動的功能下降,因此孩子可能會變成沒耐心、很容易生氣、專注力下降等等,」他舉例。於是,孩子開始對靜態的活動失去興趣,玩玩具、看書、玩黏土這類的事情,對孩子而言都不再「好玩」,「他們就會喜歡跳來跳去,不夠刺激的活動就不喜歡,最後就會影響上學。」黃彥鈞解釋,這時很多父母便會以為孩子是患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所致,看似符合診斷症狀,但其實是與3C有關。

黃彥鈞舉例,診間常有學前兒,出現過動、在家跳來跳去,或是不給3C產品就情緒暴走的狀況,更遇過一個過早、過度使用3C的幼稚園幼兒,「分不清真實和虛擬情境,覺得現實的人是遊戲裡的殭屍,在學校很容易自言自語、情緒暴動。」最後必須請醫生和職能治療師到家裡評估診斷,並後續介入早療。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研究亦發現,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愈長,罹患 ADHD 機率愈高。研究員也發現,每日使用3C產品超過2小時的幼兒,5歲時出現過動症狀的機率大增,且難以集中注意力的狀況會特別明顯。

對 3C 適當說 Yes ! 給父母的3招育兒錦囊

即使許多研究證明3C產品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大腦發展有礙,但對努力在職場與家庭取得平衡的職場父母而言,3C在父母身心俱疲時,的確可以暫時先充當孩子保母,讓父母得以喘口氣,更何況,身處數位世代的大人們,自己都難以完全對3C說「不」,因此,如何健康的使用3C這件事就變得更為重要。《親子天下》整理專家建議,為父母提供3招3C育兒錦囊:

1. 注意使用時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張鑑如教授指出,父母利用3C來育兒、獲得一小段喘息時光無妨,但一定要限制孩子的使用時間。

 

美國小兒科醫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曾針對幼兒使用3C產品提供建議與指引,2歲及以下的嬰幼兒,應盡量避免使用3C產品(與親友視訊聯繫除外)。至於2至5歲幼兒,父母應注意每天可使用時間要限制在1小時內。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則建議未滿2歲幼兒應盡量避免使用3C,2歲以上的每日3C「合理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2. 注意孩子觀賞的內容

「要餵給孩子『數位蔬菜』,讓他們遠離『數位毒品』,」黃彥鈞強調。他口中所謂的「數位蔬菜」,意指電子閱讀器、點讀筆這類具有學習型功效的3C產品,數位毒品則泛指遊戲影片、社群媒體如抖音這類的數位內容,避免大量的聲光刺激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3C產品並不全是洪水猛獸,只是父母要意識到孩子觀賞的數位內容,哪些對他們有利、哪些則有不良影響。「像是孩子在使用平板閱讀的時候,父母要知道孩子在看些什麼,可以陪他一起看,」張鑑如補充。

美國小兒科醫學學會也建議,若要接觸3C產品,應慎選有助幼兒學習的數位內容,且父母應陪伴觀賞、協助幼兒理解他們看到了什麼。

3. 使用3C過程中,要好好和孩子「互動」

「最重要的原則還是父母有沒有陪著孩子『一起使用』,還有跟孩子好好『互動』,」張鑑如提醒。

根據國外多項研究指出,過度使用3C產品,不利於幼兒發展認知和語言功能發展,其中一項關鍵原因在於,孩子缺乏與人互動的情境,因此不利學習語言。因此,父母陪同使用這件事重要之處在於,可以透過大量互動和孩子說話、交流。

此外,現代不少父母也會使用3C產品協助幼兒數位學習,像是有聲書、點讀筆或電子閱讀器,使用這類產品時,一樣須掌握「大量互動」的原則。

張鑑如解釋,有聲書是單向的,孩子多少能聽到故事,相信沒有壞處,但還是要去理解孩子能否聽懂。「大人很忙時,聽聽點點也還好,但不能所有時刻都丟給有聲書,那將是家長很大的損失。」

針對坊間出品的點讀筆,張鑑如指出,「點讀筆就是指字,可產生形音義的連結,對強化文字知識有效果,但若加上家長在旁邊的互動引導,多一些解釋說明會更好。」

至於使用電子閱讀器閱讀繪本,張鑑如則建議,父母可以帶著孩子閱讀,而且要「你一言、我一語」的共讀,這樣與父母互動的過程,孩子腦部的語言發展區自然受到刺激而活化,「無論使用紙本或電子媒介,最重要的根本都在於『互動』,學前兒需要大量和大人互動,對話式閱讀就是要跟孩子聊天,擴充生活經驗,」她提醒家長,千萬不要讓3C產品完全取代親子陪伴和互動

 

黃彥鈞強調,大人嚴格落實3C的使用原則,才可以避免孩子落入「過度使用」3C的困境,「就像我們知道毒品不OK,絕對不會去碰毒一樣,3C也是,身為大人的我們既然知道弊大於利,就一定要好好處理3C問題。」

(責任編輯:劉茵琪)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光老師:無痛把關幼兒使用3C

「3C上癮」的話題讓爸爸、媽媽很焦慮, 重點是適當的幫孩子把關,避免過度著迷或不適當行為, 不需要將手機、平板電腦視為毒蛇猛獸。

樂樂因為「著迷」於電視卡通,忍不住模仿裡面的角色,動不動就揮一拳或踢一腳,因此不小心弄傷了其他小朋友。為何孩子們會那麼著迷於電視節目或YouTube頻道的影片,而不能好好控制自己呢?其實裡面存在我們不知道的細節。

與爸爸、媽媽的想像不同,美國有三分之一的廣告是針對孩子所設計的,這有沒有讓你覺得很驚奇?明明孩子沒有消費能力,為何還要特別拍廣告給他們看呢?因為廠商著眼的不是現在,而是鎖定十年後當他們長大以後的消費能力。正因為是鎖定孩子們而設計,因此不論是聲光、音效、對話、劇情、音樂,都是百分百的精雕細琢,只為了要牢牢吸引小孩的目光。

大腦對於變化快速而無法預期的刺激,能產生和平常不一樣的感覺,所以能夠抓住我們的目光,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也因此,當孩子看到變化快速的影片,即便根本沒有任何劇情,但他們依然可以看得津津有味。現在到外面餐廳用餐時,便常常看到小小孩一邊吃東西,一邊盯著平板電腦看,就是為了讓他們可以坐在椅子上久一點。但當爸爸、媽媽準備要離開,一要求關掉平板電腦、收起手機,小孩馬上大哭大鬧,也常常讓爸爸、媽媽「臉上三條線」。

用把關取代限制使用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但如果孩子過度沉迷,或學了不好的言行舉止時,可能就要多注意,應該要對孩子所看的影片加以把關,才能避免出現親子衝突。針對預防過度沉迷3C,我們可以用三個方式來協助孩子:

1、減少接觸時間
當孩子過度迷戀一個「角色」,因為期待可以跟角色做一樣的事情,而做出攻擊行為時,減少觀看的時間與頻率,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在限制孩子使用3C產品時,最重要的關鍵是執行規定的「時間點」,請在白天進行限制,而不要在睡前才嚴格執行。當孩子想睡覺前,往往最容易失控,如果白天都沒辦法控制他不看,晚上就更難成功。

2、替代改變行為
改變孩子的行為,並不是「限制」,而是「替換」。意指不是全然禁止孩子看,而是先改變看的內容。再來,給予孩子替代的活動,不論是靜態的聽故事、讀繪本、塗著色本,或是動態的小遊戲都是不錯的選擇。孩子們其實不是真的很想要看電視、玩手機,而是覺得「無聊」。因此,白天如果有空,多帶孩子到戶外走走,讓孩子多看到一些新事物,當他們不覺得無聊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3、跟孩子一起看
跟著孩子一起看影片,其實就是幫孩子「過濾」不適當的影片。孩子對於「沒看過」的事物,往往會感到特別新奇而模仿,卻不能分辨對錯。因此,爸爸、媽媽需要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或把關,以免孩子做出不適當的行為,特別是「力道控制」尚不成熟的五歲孩子。

由於「3C上癮」的話題,導致爸爸、媽媽很容易產生焦慮,我們不需要將手機、平板電腦視為毒蛇猛獸,完全不給孩子碰觸。只要適當的幫孩子把關,避免過度著迷或不適當行為,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喔!

 

廖笙光
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執行長,被小朋友們暱稱「光光老師」。專長為兒童操作知覺整合評估、兒童發展訓練、感覺統合治療、親職教育等。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拚生育!立院放寬育嬰留停津貼條件、配偶也可請有薪陪產檢假

2021台灣新生兒數量恐跌破16萬名,是政府有人口統計以來史上新低,少子化危機已成現在進行式。為了拚生育率,政府喊出「國家一起養」,立法院也積極修法,讓父母雙方可以同時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開放職場父母減少工時的條件,打造友善育兒環境。拚生育!立院放寬留停津貼條件、配偶也可有薪陪產檢

 

立法院今(28)日三讀通過修法,未來開放讓夫妻雙方均可同時申請育嬰留停津貼,育嬰留停津貼條件也放寬,另外也調整有薪產檢假天數。shutterstock

 

為挽救台灣低迷生育率,政院喊出「國家一起養」,打造友善育兒環境,讓更多父母敢生敢養。立法院本月24日三讀通過《就業保險法》部分條文,刪除現行「父母應分別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且不得同時請領」的規定,未來開放讓夫妻雙方均可同時申請育嬰留停津貼。

行政院在修法提案說明指出,基於照顧子女為雙親共同責任,為了讓津貼申請方式更切合父母實際需求,故開放父母同時請領津貼。根據勞動部統計,此法令通過後,平均每年約有1萬4,000人受惠。

與《就業保險法》修法草案一起送入立院的,還有《性別工作平等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立院也於今(28)日三讀通過修法,打造友善育兒環境,讓職場父母更敢生、敢養。

《性平法》修法後,將現行有薪產檢假日數由5日提高至7日,現行的5日有薪陪產假也調整為有薪的「陪產+陪產檢假」,合併共7日;另也放寬勞工協商工時條件,新法上路後,凡育有3歲以下幼兒的職場父母,即使受雇於3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事業單位,也能與雇主協商每日減少一小時工時(不給薪)或調整工時。

針對育嬰留職停薪,《性平法》則刪除第22條的規定。根據現行法規,若父母一方未就業,其配偶不能請育嬰留職停薪或家庭照顧假;舉例來說,若太太為全職媽媽,先生恐無法請育嬰留職停薪及家庭照顧假,除非有正當理由才可依法向雇主申請。

刪除此項規定之後,未來無論是全職奶爸或全職媽媽,其就業中的配偶皆可請育嬰留職停薪,也可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行政院在修法提案時曾說明,為鼓勵受僱者及其配偶共同分擔養育子女的責任,不論配偶是否就業,不再限定須有正當理由才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

至於新法最快何時實施?勞動部表示法案還需送總統府公布,會盡快實施。

新制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可以領多少?

新制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怎麼算?按照法規,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以被保險人育嬰留職停薪當月起前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60%計算,每一子女合計最長發6個月,若為同時撫育子女2人以上情形,以發給一人為限。除原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外,再搭配今年7月1日起上路的「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合計後,父母可獲得平均月投保薪資80%金額,也就是八成薪。

一名育有10個月大幼兒的廖太太表示,由於本身是家庭主婦,先生要申請育嬰留停很困難,「公司會認為你太太就可以全職在家照顧,為什麼你還需要請?」但現在新法通過後,未來他的先生就可以依法請育嬰假,也可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我也很開心終於可以在家照顧小孩,」廖先生興奮地說。

另一名育有4個月大幼兒、正申請育嬰留停的林小姐則表示,若職場氛圍並不鼓勵男性申請育嬰留停,爸爸還是不敢請,「如果政府可以強制規定爸爸必須請育嬰假,共同承擔育兒責任,我相信會讓更多女性有生育意願。」

落實友善育兒,還有努力空間

婦女新知基金會日前曾發聲表態,台灣高工時低薪資、歧視照顧者的職場制度文化沉痾已久,此次修法改革幅度保守,恐對生育率幫助不大。婦團曾多次建言,應保障孕婦的配偶7天有薪陪產檢假,並全面開放養育6歲以下幼兒的職場父母可申請每日減少一小時工時,且不扣薪,「但這次修法,爸爸還是沒有獨立的陪產檢假,而是與陪產假合併在一起,」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坦言,台灣仍有一大段努力的空間。

同樣倡議獨立陪產檢假的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也表示,7天的「陪產」兼「陪產檢假」最後還是會壓縮到陪產假的使用額度,導致準爸爸們在「孕期的參與」和「生產的參與」,只能二擇一。她強調,雙方都平等享有「獨立的七天陪產檢假」才能彰顯懷孕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藉由拉平孕產假天數,也能改善職場懷孕歧視的問題。

儘管此次修法仍有不足,但婦團仍舊肯定政府推動修法方向,以育嬰假為例,「以前是雙方都要就業才可以請育嬰假,阻擋滿多爸爸請育嬰假,也不利父母雙方共同分擔育兒責任,現在修法至少是朝向友善共同育兒的方向,」覃玉蓉說。(責任編輯:陳奕安)

原文連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650

文章標籤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真心相信有聖誕老公公  把握童趣,開心過節才是王道!

孩子真的相信有聖誕老公公嗎?心理學家揭開大人的疑問,孩子是真的對聖誕老公公深信不疑,但原因不是因為好騙,而是信任大人與經驗。與其等到他們長大發現實情,大人也沒法再用聖誕教養經了,不如此時好好一起開心享受。

 

孩子真心相信有聖誕老公公  開心過節才是王道!

為何孩子對聖誕老公公深信不疑?其實孩子不是什麼都信,而是因為信任大人與經驗使然。shutterstock

 

今年歐、美聖誕老人大缺工,而且工資大幅提高。這不只是因為疫情管制減少了供給和「報復式慶祝」的需求大增;也因為大人喜歡聖誕老公公帶來的歡喜氣氛;更因為很多小朋友們對聖誕老人深信不疑。

真的,小小孩真心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公公。

美國羅格斯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羅布伊證實了大人們的猜測,並且揭開了小朋友心中的聖誕老公公傳奇。

她在《今日心理學》的部落格文章指出,雖然我們很難想像,孩子怎麼會相信真的有一個人可以搭著麋鹿的雪撬,在一個晚上飛到世界上的每一家,甚至會在事前寫信給他,許願要什麼禮物,還準備餅乾給他吃、也準備胡蘿蔔餵麋鹿。但這就是事實。

小孩並不好騙。他們本來就不會盡信書、電視、電影裡的一切,包括童話故事、卡通動畫等。羅布伊引述過去的研究,即使是才3-5歲的小孩,也只有三成會相信童話書裡的人物與故事是真的。就算是真實故事,他們都不一定會當真。

所以,他們相信聖誕老公公的傳奇,是因為多種原因交疊產生的「魔力」。

例如,他們都聽過別人的證言,包括朋友、老師對聖誕老公公的描述,特別是禮物這件事。尤其,爸媽幾乎每年都會在家裡來一次「問小孩喜歡什麼,偷偷買好、包裝、藏好、趁他們睡覺時拿出來」的儀式。父母跟老師是小朋友的可靠消息來源,讓這件事情的可信度大增。

另外,小小孩自己也有親身經驗。除了收到心儀的禮物,在歐美還有聖誕老公公會在家裡和聖誕樹下撒糖果的傳統,讓他們覺得眼見有據。而且,在聖誕節這一陣子,他們也會在賣場、街邊看到很多穿著紅色衣服、有白鬍鬚的聖誕老人,開心得跟小朋友互動,成為小朋友相信他們存在的另一個例證。

如果再加上父母的強調,趁此灌輸感恩、歡樂、助人等聖誕教養經,還一起準備送給別人的禮物,或在家裡布置聖誕樹、準備烤餅乾,他們就更深信不疑了。

過了5-8歲魔力思維期 依然相信爸媽

那麼,小朋友會相信有聖誕老人到什麼年紀呢?羅布伊指出,可能到5〜8歲間,他們都還相信。因為魔力思維(magical thinking)是這個年齡小孩的日常,他們還會幻想,相信、或是期待夢幻的魔力會成真。神奇的聖誕老人和他帶來的一切就是其中之一,同樣的幻想也發生在復活節的兔子、神奇飛毯、牙仙子、魔豆等傳說。

小朋友到了大約7、8歲時,他們的認知發展會逐漸帶領他們相信,世界上有些客觀上並不合理、事實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physical impossibilities,客觀不可能),聖誕老人跟麋鹿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孩子們會慢慢得開始半信半疑,最終發現、肯定那是假的。不過,他們並不會因此幻滅,不會覺得沮喪難過,也不會因此就不相信爸媽。因為那就像他們會質疑世界上真的有野獸、年獸嗎,只是從想像走到現實。

實際上,每個孩子的「魔力思維」跟「客觀不可能」的體悟,消長的時間與狀況不一,不會有一天突然只相信現實,失去幻想。在關鍵的「夢醒時分」,孩子也不一定會跟爸媽說他們已經知道了。

更暖心的是,他們不會質問爸媽為什麼騙他們。因為他們了解,爸媽也從跟他們一起度過聖誕老人的傳奇神話中,共同經歷了樂趣。甚至,還有小朋友裝傻跟爸媽們一起演戲,大家好再一起開心地多享受幾年耶誕節。

所以,父母們也要趁著孩子還相信,或是半信半疑時,多享受聖誕節帶來的歡樂氣氛與機會教養。甚至像研究裡提到的,多在家裡創造聖誕儀式與氣氛,讓孩子有更多與大人共度的童年與節慶趣味。

(資料來源:今日心理學

(責任編輯:陳奕安)

原文連結: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53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芬蘭孩子的獨立自信絕對是教出來的!6個爸媽不吼罵、小孩不必乖的教養法

長駐芬蘭一年做教育研究完成《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作者、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所博士、目前也是新北市清水高中數學教師陳玟樺認為,讓寶寶睡嬰兒箱,也代表著芬蘭重視孩子獨立的育兒精神,並透過6大教養法,給予尊重並教會他們責任感。

芬蘭在1937年開始提供新生父母「嬰兒箱」,目的是為了鼓勵生育、降低死亡率,而今轉為福利,象徵政府送給爸媽的禮物,如果首胎已經領過,或是有其他需求的爸媽也可選擇折抵現金。嬰兒箱在芬蘭的意義走入另一個階段,強調給父母真正需要的東西。

芬蘭重視孩子獨立.一直是新課綱目標

訓練孩子獨立是芬蘭教育的重要環節,陳玟樺老師表示,受到極地氣候的影響,必須在有限的資源裡生存,很多人認為芬蘭人比較務實,其實是有跡可循,因為下起雪也不可能一直保護孩子、不讓孩子走路,礙於諸多現實條件的因素,訓練孩子獨立,是大多數北歐國家關鍵的教養理念。

從小訓練孩子獨立,不是口頭說說而已,芬蘭透過政策落實到學校裡。例如:2014年發布的新課綱總目標共有7項,其中第3項明文載明:「自我照顧與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它的解釋:「學生要有機會為自己的行動承擔責任,也要培養情感與社會的交際能力,他們學習管理時間,也視為日常生活管理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一種自我調節,學生要有機會在各種情況下,如:通勤中練習照顧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要能考慮危險情境,以便能採取適當行動,要能識別與安全相關的重要訊號,以保護自己的隱私,並設定個人界線。」

這些日常生活中父母訓練孩子的原則,芬蘭教育當局也將它放進課綱,希望成為學校或家庭重點培養孩子的能力。

芬蘭重視孩子獨立.一直是新課綱目標

6大教養法.成就芬蘭孩子的獨立與自信

除了教育政策把自我照顧與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納入外,芬蘭父母從小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予發揮的空間,並重視他們表達的意見,可以說芬蘭孩子的獨立和自信絕對是教出來的!

1.儘量不牽.訓練行走能力

在幼兒園階段的芬蘭孩子,只有少數會由父母會帶著上課,但有一些孩子已經開始練習從自己家裡出門、獨自行動。陳玟樺老師說,在社區裡看到父母帶孩子出門時,即使是下雪的天氣,也不會特別去牽著孩子,而是讓孩子穿著雪衣、雪褲、戴著雪帽,跟在後頭或前頭活蹦亂跳。

芬蘭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會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在雪地裡行走,目的是訓練孩子從小就要有警覺心。

陳玟樺老師說明,教育有一個詞稱為「學習遷移」,意思是說,在情境裡學習到的能力,有機會在類似的情境中發揮出來;當孩子一旦擁有在雪地裡行走的能力,例如:若真的不小心在雪地中跌倒,他知道自己應該要用整個身體承受跌倒的衝擊力,而非嘗試以手去支撐,這能讓他保護頭部等,他在未來面對相似困難時也更能克服。
 

2.電視外語影片不加字幕

通常芬蘭電視上有一些外來的影片、卡通,較不會重新翻譯、錄音成芬蘭語,而是直接原音重現,一方面因為人口少、人力有限,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也是獨立教養延伸到語言能力的部分,芬蘭孩子從小有多種語言能力,除了芬蘭語和瑞典語這兩種官方必修語言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孩子可以修習第三種語言(若學校資源充足,也可以更早),這點在新課綱裡也有提及。

實際上,由於芬蘭隸屬歐盟成員,如果不學習英語,很難與其他歐洲國家溝通。根據芬蘭統計局(Statistics Finland)資料顯示,在2018年的綜合學校秋季學期,一至六年級學生中有高達七成四的小學孩童會選擇英語為第一外語。陳玟樺老師指出,她在芬蘭做研究期間以英語溝通已相當便利,在她所居住的社區,幾乎每個芬蘭人都會至少三種語言。

1.儘量不牽.訓練行走能力

3.不對孩子咆哮.尊重孩子

很多台灣爸媽很想知道,芬蘭父母在親子溝通方面,跟台灣有哪些不同?陳玟樺老師說,她在搭電車時觀察到,芬蘭父母較不會對孩子大聲咆哮,即使有時孩子稍微頑皮一點,但仍會很努力地和其對話、引導,而不是直接以更大的聲量回應與喝止。

根據她的觀察,芬蘭父母盡可能地以身示範、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如果孩子因頑皮犯了無傷大雅的小錯誤,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反而可能先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和處理事情,若有需要,父母才進一步介入,協助解決問題;換句話說,芬蘭父母較不會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相信孩子可以一個人上學、獨力完成許多事情。

4.小孩不必乖.先對自己負責再檢討別人

不僅父母相信與尊重孩子,陳玟樺老師在芬蘭學校看到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也相當一致,老師幾乎不對學生咆哮。芬蘭教育較不是服膺「『乖』是一種美德」或「聽從或服從規章條則就是一個好孩子」,更傾向的是期待孩子展現獨立自主,如:表達自己的聲音。「你可以表達意見,但要注意尊重別人;這就是芬蘭教育強調的獨立、尊重與責任。」她引用她個案學校校長的話說。

陳玟樺老師觀察,如果孩子學習成效不佳,根據她的觀察,芬蘭老師會回頭檢討教法或教材,而學生也會被引導檢討自己的學習責任,「在教學上,師生都有責任與義務。」就她看來,芬蘭教育在培養孩子獨立、尊重與責任上,具有它的一貫性目標。

4.小孩不必乖.先對自己負責再檢討別人

5.從小建立性別平權的觀念

芬蘭在今年2月通過一項新法案,讓新手爸爸和媽媽一樣享有將近7個月的有薪陪產假,讓爸爸也能和媽媽一起分擔照顧新生兒的責任。陳玟樺老師表示,這個新法案讓爸爸的角色有機會重新定位,即不只是母親需要承擔照顧寶寶工作,父母雙方都要共同分擔育兒責任。

她舉例,在芬蘭,她常看到爸爸獨自帶著孩子出門,神情樂在其中,似乎非常享受身為一個爸爸的角色。此外,她也指出,在她的個案學校裡,也有男老師正在育嬰留職中。

5.從小建立性別平權的觀念

6.不把孩子當孩子.把小孩納入大人活動一環

想要孩子獨立有自信,就要讓孩子試著獨立完成事情,並有成功的經驗,他才能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

陳玟樺老師所在的芬蘭社區,常辦理許多活動。這些活動看似為成人舉辦,但同時也會將「小朋友能夠一起參與」考慮進來,讓孩子在這些節目或活動,也能透過參與,貢獻自己的力量或促進學習。把小朋友劃入活動的一環,孩子也會清楚地知道,他不是附屬在大人之下,而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做中學,也能讓整個城市作為孩子學習的教室,更有助於培養獨立自信的人格。

6.不把孩子當孩子.把小孩納入大人活動一環

 

原文連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422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2020年9月1日開始,政府也訂了汽車安全座椅新規範,包括2歲以下嬰幼童應坐後向式安全座椅或攜帶式嬰兒床,2~4歲以下且體重18公斤以下者,應坐在後座,並使用幼童用座椅。

 

保護寶寶的安全,各年齡「安全座椅」這樣坐

 

阿包醫生-巫漢盟

汽車安全座椅指的是嬰幼兒乘坐汽車時應該使用的安全座椅,乘坐安全座椅才能有效保護孩子的肢體,降低因為事故或意外而受到的衝擊。

2歲以下使用後向式安全座椅的原因

自2020年9月1日開始,政府也訂了汽車安全座椅新規範,包括2歲以下嬰幼童應坐後向式安全座椅或攜帶式嬰兒床2~4歲以下且體重18公斤以下者,應坐在後座,並使用幼童用座椅

但為什麼2歲以下嬰幼兒一定要使用後向式安全座椅呢?原因有以下兩點:

1.提高75%安全性2歲以下幼童因為頸椎尚未發育完全,發生車禍時容易因為甩鞭效應造成頸部斷裂或重傷,而後向乘坐可以提高75%的安全性,降低傷害發生。

「甩鞭效應」指的是當車輛發生衝擊碰撞時,乘坐者會因為強大作用力向前方貼近,接著再快速的向後仰,造成頸椎受傷,而後向式安全座椅可以吸收撞擊力,降低衝擊。

2.降低衝擊力與死亡率不少兒童在交通事故中因為沒有乘坐安全座椅而發生意外,甚至死亡,因此孩子應確實乘坐安全座椅,國民健康署也指出,行車時使用安全座椅可降低兒童頸部73%衝擊力以及減少71%死亡率。 

2歲後幼童乘坐安全座椅規範

隨著孩子慢慢成長,頸椎發育也會越來越成熟,但仍建議以後向乘坐為優先,以下為各年齡使用規範:

2~4歲且體重18公斤以下

此年齡的幼童仍須以「後向式安全座椅」為優先,因為在車禍發生時,後向式座椅的靠背可以分散和吸收撞擊力道,提供較完整的頭頸肩保護。

4~12歲或體重18~36公斤者

此年齡的兒童雖然不強制使用安全座椅,但也須坐在後座,並繫好安全帶,而若他們無法使用成人安全帶時則應坐安全座椅。

除了確實使用安全座椅,安裝方式也很重要,需把握「後、安、固、指」四口訣,才能讓孩子坐的舒服又安全。

「後」:安裝於後座,2歲以下選用後向式安全座椅,2~4歲優先選用後向式安全座椅。

「安」:依照各品牌說明書安裝安全座椅。

「固」:安裝完成後,確認安全座椅是否穩固不搖晃。

「指」:由於寶寶無法明確表達感受,必須確認幫繫好安全帶,並保留一指寬空隙。

小叮嚀

部分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哭鬧或是坐不住,就徒手抱著孩子,這是很危險的行為,因為事故來襲時,成人不一定能及時反應,或是有足夠的力氣可以抓住、保護寶寶,所以記得只要上車就要讓孩子坐安全座椅,才能多一層安全保障。

原文連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911?rec=i2i&from_id=5075024&from_index=4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在路上的交通安全一直都是家長關心的話題之一,尤其都市中的交通環境十分複雜,,面對複雜且危險的交通環境,最好的方法還是『給孩子吃魚不如教他釣魚』,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道路安全觀念並練習,讓孩子在面對交通環境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經驗保護自己!

雖然很難用短短幾段說明「如何教導孩子穿越道路」,但希望本文可以幫助各位爸媽甚至是孩童照顧者,怎麼樣落實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大人需要有正確觀念,搭配安全輔具(搭車時使用汽車安全座椅、騎乘自行車配戴安全帽等),讓孩子多加練習,才可以讓孩子遠離路上危機!

家長可以教:

一、汽車乘車安全

二、搭公共交通運輸

三、穿越道路:家庭與學校最可以一起合作的主題

詳細文章全文連結:http://www.ibaby.org.tw/content/20818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歲以後孩子的大動作已經發展得差不多,很喜歡到處爬上爬下、跑跑跳跳,在月台等車、過斑馬線更容易發生危險,被陌生人傷害、走失的機率也越來越高。帶孩子出門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讓他知道緊急應變方法與自我保護技巧。

3歲的孩子,好奇心、行動力更升一級,要怎麼教才能學會保護自己呢?

3~4歲必須學會的安全常識

一、知道瓦斯爐、飲水機、電鍋等熱源不能靠近

二、不會亂戳插座、插頭或濕手碰電器

三、不會亂爬家具或玩窗簾的繩子

四、會聽聲音辨識車子位置、選擇安全方向行走

五、會辨識車廂關門的警示音與閃燈

六、過馬路會辨識號誌、站在安全區域等待

七、學會叫、跑、說的自我保護技巧

原文連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582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靖娟基金會的兒童居家安全日調查顯示,家長最放心孩子在「家裡」活動,卻有三五‧八%的孩子有在家受傷的經驗。在大多數家長們眼中,「浴室」或「廚房」是家裡最危險的地方,但其實最多兒童是在「客廳」受傷。

家長常見的迷思

迷思1家是最安全的避風港?家裡最危險的場所是浴室?

迷思2好幾個大人都在看著,不會有問題?

迷思3哥哥姐姐上小學了,應能照顧自己,還可以幫忙照顧弟妹?

居家安全四大要點

●窗戶防墜、欄杆防爬

●家具防撞、地板防跌

給家長的五個貼心提醒

一、從社會事件中學習

二、了解孩子的活動與認知能力

三、移除危險外,也要教導知識

四、時時更新安全觀念

五、勤於落實防護措施

原文出處: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019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什麼時候能自己讀一本書、向別人說出動人的故事?當孩子逐漸學會注音符號後,爸媽可以開始挑選新奇、有趣的橋樑書,或重複利用以前唸過的童書,透過一些閱讀策略,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習慣,讓「親子共讀」輕鬆銜接到「孩子自己讀」。

    親子共讀沒有年齡限制,也就是說,如果孩子願意,你可以持續和寶貝一起談天說地、說故事、討論情節。孩子自己讀,也並不代表我們不再需要唸故事給他聽,偶而親子間還是可以溫存這段親密的時光。所以從「親子共讀」到「孩子自己讀」,並不意指「孩子,你永遠自己讀」,而是如果能自己讀,那會是一件超棒的事!那不僅可以肯定自我,更是一件你可以從書中自尋樂趣的好事。

    我常告訴女兒,書裡有好多動人的故事,如果不認識字或是不去讀它,就會錯過精彩絕倫的內容,好可惜!所以,我會盡可能誘發她們探索,灌輸她們閱讀的好處與樂趣。每回聽見她們因為自己看書而笑出來聲音時,就覺得那笑聲好迷人!

5歲後培養孩子「自己讀」的能力

    當孩子學會一些注音拼字後(大約五歲),就可以開始培養他們自己讀的習慣。橋樑書是個很棒的過渡圖書,圖文參半的它字體很大,孩子閱讀時眼睛不會太吃力,它總是附有注音符號,孩子可以自己拼,自己試著唸。年幼與爸爸媽媽共讀的童書也是個好的開始,從前不識字,爸爸媽媽所唸的故事書,現在都可以拿出來練習,由於故事情節熟悉,所以唸起來也比較容易上手。

「孩子自己讀」的階段式方法

1.大人唸一段,小朋友唸一段

2.像連續劇一樣的「留一手」

3.讓玩偶都來聽故事!

4.自己唸完五本可以去挑一本書

5.當孩子的聽眾,聽他說故事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236?utm_source=Parenti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activity-reading_parenting-5072236-210318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沒有家長喜歡看見孩子失敗,看見孩子無助、挫折,對家長而言是一種心揪在一起的感覺。同樣地,應該也沒有孩子喜歡失敗的感覺,沒被選上幹部、表現未被肯定、練習多次仍做不好……等,都是會讓孩子有失敗感、挫折感,然後產生情緒,甚至自我否定等。

孩子在幼兒園時,曾經發生孩子忘了穿制服到學校,當發現時,心裡就很擔心,「容易焦慮的老大這時候會不會很緊張害怕,因為穿錯衣服…」,想到這,就忍不住拿了孩子的制服衝到學校讓他換上。可是,後來當天,我就一直在反省,因為這是孩子該學習自己面對的,如果怕孩子心裡受傷,而剝奪孩子學習處理失敗的機會,這豈不是讓孩子未來更不敢面對失敗嗎?

每個孩子面對失敗後的反應,或許天生有差異,但後天的影響也不小,教會孩子從失敗中學習,是每個爸媽都該學會的功課,可以試試下列七個方法:

1.鼓勵孩子表達感受:

2.引導孩子說出期待:

3.想想大人面對失敗的反應:

4.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

5.思考如何避免再次失敗:

6.階段化規畫目標:

7.創造成功的正向經驗:

出處: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1/06/23/106521/2/

文章標籤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會不喜歡、害怕上學,是因為對於環境和事物的不熟悉所導致,除了帶孩子先去熟悉學校等學習環境外、父母不如分享自己過去上學的小故事,除了解除孩子的焦慮外,也增加了孩子的爸媽的認識和感情。

小小孩上幼兒園親師合作、細心守護 

●給新生的建議:

   1.帶著孩子先熟悉環境             

   2.在家練習生活自理

●給舊生的建議:

   1.開學約前一周開始調整作息     

   2.對於「不想、害怕去上學的心情」給予同理、支持和陪伴

●給爸媽的建議:

   1.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觀察力     

   2.父母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我們不需要十全十美、但要盡心盡力。」

當然,對孩子最重要的還是爸爸媽媽的故事,「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未來。」父母經驗分享及以身作則,是給孩子最棒的禮物。我們不需要表現的很完美,但我們可以表現出縱使在遇到挫折和不足時,仍然冷靜以對、仍能關心包容自己和他人、仍能選擇善良,這才是給孩子最實際、一輩子都不會被淘汰、最重要的能力。

深入閱讀(原文出處)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259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兒講座.jpg

 

(一) 時間:110年9月24日(星期五)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
(二) 課程方式:以線上「google meet」方式辦理,參與者須自備電腦、網路等設備,課程連結網址將於講座前1天以電子郵件傳送報名錄取者。
(三) 參與對象:育有0-12歲身心障礙子女之家長(居住本市者優先錄取)。
(四) 課程講師: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五)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WEfEDjfUuiahKuVY7,自110年9月9日(星期四)中午12時開放,至9月19日(星期日)截止。

文章標籤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只被動防護,現在更需重建

知識、心理、生活、身體防護力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至今,病毒威脅未曾減少,反而步步進逼,孩子開學後,家長無法隨時跟在孩子身邊保護他,未來可以做的將是更多的主動出擊,從知識、心理、生活、身體四防線全面建立起孩子的免疫力防護,不論疫情發展如何,打造孩子健康的身體與環境都會是一生最值得的投資。

第一防線 知識防護力

網路傳言滿天飛,我們需要更多正確的知識,之後才能採取正確的防護

第二防線 心理防護力

年幼孩子表達力還不成熟,家長需要方法觀察並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防護力,只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孩子就足以因應未來無法預期的變化。

第三防線 生活防護力

良好衛生習慣的重新建立,將是幫助全家人健康生活的最佳投資

第四防線 身體防護力

吃對食物可以讓身體自衛隊更強健,每一餐都像是為家人戴上一個隱形口罩,吃出免疫力人人都做得到。
 
 
文章標籤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已婚夫妻認為,他們已經很瞭解另一半,卻往往忽略一個問題:夫妻彼此父母的教養模式並不相同,接下來,我們來分享該如何處理?

以下是3種常見的教養方式:
1. 獨裁專制型(Authoritarian):只會將他們的價值觀加在孩子身上
2. 寬容溺愛型(Permissive):管教孩子的方式是寬鬆、隨意又輕鬆自在
3. 民主權威型(Authoritative):與孩子合作,找出適合親子雙方的規則
 
親子教養的紛爭問題可能存在於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溝通,也會發生於夫妻觀念上,因此,別一昧認為溝通僅只於把問題說出口,表達給對方罷了,更多的是心態上如何協調各方態度,才是最為關鍵。
 
1. 親子間應有充分討論:在對話過程中,要針對特定、基本的想法確實討論,以避免遺漏任何重要意見。
2. 大人以身作則,必要時互相讓步:必要時,請立即調整,但並不表示大人可以隨時毀約,請和另一半協調一致。
3. 遇到瓶頸,尋求協助:以獲得更多建設性的客觀意見。
 
文章標籤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成長發育階段的孩子總喊著肚子餓,又怕孩子在外都吃空有熱量沒有營養的零食,到底給孩子吃什麼比較好?有哪些點心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做,簡單美味、失敗率低的呢?Heho 營養師宜庭為大家整理 7 道不同難度,可以讓家長依據孩子發育程度,邀請孩子一起參與製作的點心! 親子共食 玩出營養美味好感情 孩子長大後,在爸媽視線之外的飲食能否自律,就得看從小的「飲食教育」,飲食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帶孩子去農場體驗、去市場認識食物,最推薦的莫過於一起動手做點心或料理,讓孩子一起參與料理製作的過程!以下介紹幾道親子 DIY 料理,簡單列出需預備的食材及器具,和可以讓小朋友參與的步驟!

親子 DIY 感情更加分 營養師推薦 7 道營養美味點心料理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69519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一想:你希不希望,你的孩子,如果一個不小心,推了人或搶了人,人家馬上給他一巴掌?

#被欺負,父母該教孩子更有效的三步驟

一、嚇阻
二、在家教育-兒童危機處理學習卡:有些孩子被欺負、被打,就愣在原地哭,不知該如何是好。兩歲半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有語言表達能力,與其教孩子動手,不如教孩子動口,學會勇敢表達出來,讓周圍的大人聽到後出面處理;比起教孩子打回去,搞得兩敗俱傷,我認為教孩子「自我保護」更重要。
三、機會教育
 
#不讓孩子被欺負,父母該提早培養的能力
一、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要能察覺別人在欺負他而不是在玩
二、培養孩子大聲表達的能力:減少不敢回應的敏感行為
三、培養孩子知道該「怎麼辦」的問題解決力:訓練下一步的對策
四、培養同理心能力:學會察顔觀色提早逃離危險
五、培養大腦感統力:調整鈍感,不後知後覺
深入閱讀(原文出處):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OzzBaV
文章標籤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