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育兒新知分享 (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一老師的開學前提醒:別把國小生當幼兒園孩子教

孩子即將要上小學了,你的心是否七上八下,當你正焦慮不知該替孩子挑選哪一家的小一先修教材預習時,國小老師們提醒,最該替孩子預備的應該是能進入好好學習狀態的4大基礎能力。

 

比上正音班更重要的事——小一生該準備好的4大能力

上小一前,要讓孩子練習整理自己的書包,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照片:劉潔萱

每年此時,家有小一新鮮人即將面臨「轉大人」的關鍵期,家長總在此時焦急的四處打聽:入小學前該上「小一先修班」、「正音班」嗎?在關心孩子認知學習銜接時,其實,國小老師最常看到小一孩子的適應問題是:大小肌肉協調性不佳、走路會撞倒別人的水杯、吃飯掉得滿桌子飯菜、聽不懂指令、動不動小霸王脾氣上身,甚至無法完整表達一句話。

若沒有具備相關能力,孩子反而無法在小學生活中「進入學習狀態」。3個孩子的媽、彰化縣原斗國小老師林怡辰提出警訊:「幼小銜接」不是一個暑假的功課,而是學前階段每日生活的累積,家長應放手讓孩子練習,勿讓小學生「幼兒園化」。

為了讓小孩能順利的銜接小學生活,這個暑假,家長要做的恐怕還不是急著讓孩子練習注音、寫字能力,而是協助他們奠定能進入好好學習的4大基礎能力。

以下是資深國小老師提供給家長的建議:

1.不插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到的事--訓練肢體協調能力

小孩如果活動量少,從大肢體動作到精細動作的協調性都普遍不佳,手眼協調度也不行。因此,教室內,孩子的鉛筆盒常會連續掉3次以上,也不會調整;一天到晚東撞西撞受傷,成為保健室常客;每次經過老師的桌子會碰撞掉下東西,踢掉老師電腦的插頭,更重要的是,自己渾然不知。這類型孩子很容易常常造成別人的麻煩,自我價值也低落。

林怡辰建議,每週要固定安排帶孩子外出運動的時間,在家中,必須有意識的讓孩子在他能力可及的範圍內,自己完成事情,大人盡量不要插手,例如:讓孩子自己拿東西、自己穿脫衣服、甚至是自己倒水,縱使打翻了,也是一種學習。退休國小老師陳純純則說,讓孩子練習「折返跑」是不錯的練習,這並非在訓練選手,而是讓孩子學習「跑到哪要停下來,然後再跑回來」,一方面學會聽指令,然後控制自己身體。

2.培養孩子用完整句子對話--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忙碌的家長們,你有算過,一天和孩子講到幾句話嗎?現在很多家庭,孩子可能在家是沒有人跟他們講話,或是親子間的對話都只流於單詞,不會講完整的一個句子。例如:「今天想吃什麼?」「義大利麵」、「那個好吃嗎?」「嗯」。林怡辰指出,此種「日常用語的破碎化」情形會影響孩子上小一後的口語表達,無法清楚自己的想法,造句不會造,甚至影響課文中的書面語言理解。

親子共讀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最好的方式,大量的聽讀,可以增加表達的字彙,過程中,家長要有意識的與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對話,「你可以把這個故事再講一次嗎?」 「你的感覺是什麼?」 「你認為這樣好嗎?」 也提醒孩子回答要把一句話講完整,這樣的練習,才能讓語言從表達進入到思考層次,這也有助於日後國文課中的造句或寫作。

 

3.讓孩子開始做家事--打造生活自理能力

「現在小學生很多不會拖地不會擦桌子、不會擰拖把不會擰抹布,拖過的地愈髒,掃過的地等於沒掃…...」林怡辰在臉書上如此寫著,這還不是指低年級,連高年級孩子也很常見。陳純純也說,若小學營養午餐出現芭樂,很多小孩是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吃,因為過去在幼兒園以及家裡,芭樂都是切片去籽的。

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可以從放手讓孩子練習做家事開始,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他的責任。例如:整理自己的玩具。很多時候孩子收東西是東漏一個、西丟一個,此時,家長不是要幫他收拾,而是詢問:「有沒有還沒收到的玩具呢?」這樣的練習,可以避免上了小學,老師要求訂正作業,總有孩子改了這題、那題又沒看到。

4.練習聽指令、專注於完成任務--訓練專注力

進入小學後,專注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學習基礎。聽懂老師的語言,並且能專注在被交付的任務上(例如:現在要抄聯絡簿),忽視與任務無關的干擾(例如:身邊同學的嬉鬧行為或教室外的聲響)。或是,在上課時間專心聽講,在班級活動時能依循規則與指令完成工作等,對孩子而言相當重要。專注力的練習,讓孩子在家中從練習專心聽別人說話開始,眼睛要能注視著爸媽,把指令聽完,對於交付的任務,能重新敘述一遍,確實知道對方說了什麼。除了會聽指令,也要讓孩子練習專注的完成任務,例如:拿一個杯子去給奶奶,你會發現,孩子光拿個杯子過去,中間他就會分心做很多事情。

許多家長擔心,小學一堂課要40分鐘,幼兒園剛畢業的孩子如何能坐得住?陳純純認為,家長不妨陪著孩子坐下來閱讀,從讀一個字到可以讀一個句子,讓他能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先持續5至7分鐘就好,這是一個6、7歲孩子正常的專注力時間。不必一開始就要逼著坐足40分鐘,更重要的反而是先教導小學課堂上的規矩,上課不能隨意走動、隨意躺下、想要上廁所或有意見要舉手發言等。至於,能否從5分鐘專注到40分鐘,她認為,這不只是孩子的責任,也是國小老師寫教案與教學的功力,當課程有趣,孩子自然更能投入於課程。

 

林怡辰則提醒,幼小孩子過度使用3C產品,習慣面對螢幕與接收聲光刺激的效果時,是影響課堂專注力的元凶。讓孩子放下手機、平板、少吃含糖飲食、充足運動,是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式。

原文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7063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愈畫愈聰明?愛畫畫的孩子有這5大優勢

不要小看孩子的塗鴉,一筆一畫的過程中,都包含許多讓孩子變聰明的小秘密。我超喜歡看孩子用心的塗鴉,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從圖畫中可以了解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就讓我們當父母的,一起來認識畫畫的五大好處吧!

 

愈畫愈聰明?愛畫畫的孩子有這5大優勢

BabyHome愈畫愈聰明?愛畫畫的孩子有這5大優

1. 促進手指靈巧

從小小寶的手指膏、小小孩的蠟筆、大小孩的水彩與彩色筆,透過不同的繪畫工具,讓孩子自由的創作,同時也訓練出孩子的手指小肌肉的力量。這些活動的過程,幫孩子的手指頭的肌肉練好力量與耐力,才能在進入小學前,準備好書寫作業的實力。

2. 鼓勵創造想像

對於小小孩而言,筆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就如同是魔法棒一樣,隨手一畫就會出現神奇的顏色。透過筆,孩子可以將腦海中的想像,轉換成真實可以見到的物品。特別是喜歡天馬行空,遨遊在想像世界中的孩子,更是喜歡透過畫圖來和爸媽一起分享「他的想像力」。

3. 抒發內在情緒

有帶過孩子就知道,小小孩比我們想的更成熟、更有想法,但是「語言表達」的能力卻常常跟不上他們的想法。孩子不是不願意說、愛鬧脾氣,而是語言詞彙還跟不上他的感受。這時,畫圖也就變成另外一項絕佳的工具,透過畫圖可以讓爸媽更了解孩子的生活,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情緒。

4. 提升認知概念

如果你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在三、四歲時有一個「蝌蚪人」的階段。這時小小孩的自畫像,常常就是一個有五官大頭,再加上四條小線條。那可不是孩子的頭髮,而是孩子的雙手、雙腳,因為孩子常會忽略自己的身體。隨著孩子的觀察力增加,可以描繪出更多的細節,孩子自然也變得更聰明。

5. 培養美學感受

不只是動手畫,還須包含用眼睛看,欣賞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對於美學的感受也是需要培養的,就如同聽音樂會一樣,帶著孩子一起去看,一起去欣賞。特別是在AI越來越普及的未來,是否能擁有可以感動人的能力,那才是不被取代的關鍵喔!孩子是否可以從圖畫中,察覺別人想要表達的感受。

 

看看畫畫對孩子是多麼重要,但卻常被我們忽略或錯怪。與我們想像的不同,畫畫最重要的不是畫的多麼寫實、多麼漂亮,而是讓孩子學會表達與分享的過程。我們需要的不是指導,也不是修改孩子的作品,讓孩子同一個圖案畫上一、二十遍,以求精確完美,就算孩子可以畫得很好看,但是他應該也不會喜歡畫圖。相反的,要讓孩子喜歡畫圖,爸媽必須做到兩件事情:「給予適當的空間」和「與孩子分享喜悅」。

孩子的動作控制尚未成熟,難免會畫到桌面上。因此,需要準備好容易擦拭的桌面,或是畫圖牆,都可以避免孩子因為畫畫而受到責備。此外,當孩子好不容易畫出一幅滿意的作品,就會拿出來給他最重視的人分享,也就是爸爸媽媽。這時不只是要口頭上的誇讚,更可以幫孩子展示出來或用手機拍照起來。就是因為爸媽會重視,孩子才會有持續畫圖的動機喔!

畫畫不只是畫畫而已,其實蘊含有許多發展的小秘密。小時候不要因為環境整潔,而磨滅孩子的畫圖意願喔!想想孩子一下子就長大,等到小學階段的數學,不是有許多需要「圖解」的應用題嗎?如果孩子不會畫圖,到時候才是麻煩大了。就讓我們帶著孩子,一起拿起畫筆作畫吧!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5745?rec=i2i&from_id=5095501&from_index=3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停、看、聽」原則,與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幫助孩子挫折調適,最重要的就是「適時放手」,透過「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停、看、聽」原則,與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文/鍾宜伶(諮商心理師)

從小好勝心強的二寶,在遊戲中總是喜歡爭輸贏,甚至覺得自己一定可以贏過大他三歲的哥哥,因為本身學習力不錯,加上想贏的心情,總可以透過持續練習及過人的記憶,展現出過人的成績,例如:在還不太會認字及算數的幼兒園階段,玩牌、玩象棋難不倒他,不僅順利認出數字或國字,總能想出如何贏的策略,甚至勝過哥哥;上了小學之後,學業上同樣也能獲得不錯的成績。對二寶來說,贏、拿獎狀是家常便飯,但這樣的優越感,在桌球運動中卻不這麼順利。

有一天,帶二寶去參加校外的桌球積分賽,第一場、第二場都落敗,表情越來越嚴肅的他緊接著打第三場,我在場邊只想替他加油打氣一下,當他得分的時候就喊了「好球」,失分時喊了「沒關係,加油」,中場過後,比數落敗的二寶竟然對著場邊的我大聲斥責:「都是你喊聲,我打不好都是你害的,不要喊了啦!」我生氣回他:「我做錯了甚麼了嗎?我離開就是!」接著悻悻然離開場上,到場邊休息區冷靜。

第三場打完,二寶則走到休息區,坐在我的旁邊,我淡淡告訴他:「我知道你輸球很挫折、很生氣!但我被你罵很不好受,所以我剛剛需要在這裡冷靜。」「你現在一定還是很生氣,我只想跟你確認的是,你剛剛是真的氣我嗎?還是氣你自己?」二寶低沉、小聲地回答:「是自己!」

我聽完,轉身問他:「那我可以抱抱你嗎?」二寶點頭,抱完後我接著說:「謝謝你願意過來跟我說話,也讓我知道你的生氣怎麼了,那現在還是有些挫折、沮喪的你還願意打球嗎?不過為了不讓你有壓力,我還是會坐在這裡,等你打完球。」

然而,剛好站在旁邊且聽到我們對話的一對夫妻,非常熱心地對著二寶說:「輸球很正常啊!再努力練習,把球打好就好!」

的確,成長過程中,有大大小小的比賽,舉凡課業、科學、運動、音樂、美術……競賽過程中總是有人贏、有人輸,諺語教我們「失敗為成功之母」、「勝不驕、敗不餒」,意謂著輸家為了未來的成功,不用氣餒,因此我們總習慣對孩子說「再努力」、「繼續加油」,看似正向積極的歷程,卻避開了「挫折的調適」。

不管是從心理師或母親的角度來看,我都認為父母「跟著孩子經歷失敗、挫折調適」是成長過程中最棒的禮物。從心理師立場,因為臨床上看太多案例,他們生命出現挫敗而出現情緒調適困難,回溯大部分的童年成長經驗,當他們面對失敗時,都是不被允許情緒的表達,甚至用更強大的理性邏輯來說服自己,或是以過度努力的方式去度過當下的困境,因而導致長大後他們出現挫折調適的困難。

另外,從母親的角色來看,我體會到在親子關係中,挫敗是一個可以促發脆弱與無助的時刻,是一個允許情緒表達、靠近關係的機會,也是教導孩子自主的好時機。

以下提供「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停」,先沉澱一下

孩子遇上失敗的反應不盡相同,可能像二寶一樣「覺得是別人害的、生氣別人、生氣自己」;有人是「沮喪、傷心、哭了」;有人可能是「害怕、逃避、放棄比賽」;也有人是「極度冷靜、若無其事」……

不管孩子的反應是什麼,都是一個不安的訊號,母職的天性使然,很容易一覺察到這些情緒警鈴,就急著想要保護孩子或是解決問題,此時容易落入「孩子需要我」的陷阱中,而忽略了父母自己的需求,也忘了孩子本身所擁有的情緒調節能力。

故當孩子的挫折情緒訊號出現時,第一步可能要先停下來,不要立即「上鉤」,而是沉澱自己的狀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 我現在心情如何?是否也感到挫折、沮喪、生氣?

先感受自己的情緒,也是幫助孩子辨識自己情緒的第一步,但如果不太清楚自己的情緒也沒有關係,可以閉上眼睛,去感覺自己的身體是否有哪個部位比較不舒服,可能是心跳或呼吸比平常快、胸口有點悶悶的……先從身體的感受去連結心情。

  • 我的挫折感怎麼來的?是我自己的?還是孩子的?

這個答案很關鍵,因為我知道很多父母、也包括我自己,在面對孩子失敗的挫折感,不見得來自孩子的失落反應,更多的部分是自己的挫折,包括期待落空的心情,或無法達到親職角色的規條有關。

  • 檢視自己對孩子「成功」的期待?

關於這次的事件,你對孩子的「成功條件」早有期待,如:我希望他可以得到前三名、希望他可以考90分、希望他可以晉級決賽……倘若這個期待與孩子的期待不符合,甚至高於孩子的期待,孩子可能會因為不能符合父母親期待而更為挫折,甚至不敢分享自己真實的心情。

 

  • 檢視自己對「完美照顧者」的規條?

自己是否有「完美的母親」的框架?如:「我要鼓勵他才是好媽媽」、「我要幫他做xxx(事情)才稱職」。很多時候母親與孩子的情緒「共生」,認為一定要替孩子的情緒負責,這樣可能會讓孩子無法學會對自己情緒負責。其實,母親要相信孩子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就像嬰兒時期會自己啃手來安撫自己。

  • 我現在的能量如何?

如果現在的你是疲累、煩躁、提不起勁、也在自己的挫折中,可能不太適合陪孩子一起調適他的挫折的時刻。建議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挫折,但我現在狀況不好,也需要冷靜休息一下,我可以過一段時間再跟你聊嗎?」

「看」,觀察孩子的調適力

孩子面對挫折的反應不一定相同,從心理學者薩提爾冰山理論中的「求生存姿態」,可以觀察孩子在挫折壓力下所呈現的溝通方式,這些溝通姿態都是為了維護自尊、避免讓自己更痛苦的方式,你看看孩子較屬於哪一型:

  • 討好型
    這類型的孩子不斷試圖取悅他人,常覺得自己不好、都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很可憐、容易退縮、別人說的都是對的。這類孩子常見的經典反應就是會不斷向媽媽道歉,希望媽媽可以原諒自己,或是一直觀察媽媽的反應,深怕媽媽生氣或不理他。
     
  • 指責型
    這類型的孩子經常去找別人的錯誤,為自己辯護,要別人為自己所承受的一切負責。覺得自己沒錯,都是別人的錯、常愛批評別人、或對別人具攻擊性。通常在語言中都是出現「都是別人害的」。二寶就屬此類型。
     
  • 超理智型
    這類型的孩子會超乎常人的冷靜,看不太出來情緒變化,經常會用「邏輯分析」去判斷發生的事情,以避免自己情緒化,也不太喜歡別人情緒化。通常只能聽得進去「道理」,很多資優孩子就常善用自己的理智,去合理化自己的挫敗。
     
  • 打岔型
    這類型的孩子通常被形容為「天真浪漫」,任何事都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所以遇到挫折的時候,感覺上較樂觀,但實際上是很會轉移話題,以迴避自己的挫折。
     
  • 一致型
    此類的孩子是能夠真誠地自我表達者,能夠為自己負責,以不逃避的態度重視自己及別人的感受,去傳達真實的心情及需要。

不管你的孩子比較偏向哪一種類型,都沒關係,重點是要知道他們調適、因應壓力的方式。先去觀察、辨識孩子的求生存姿態,如果他們目前無法一致性的表達,也代表他們還在保護自尊,所以只要能跟孩子好好相處、傾聽心聲、真誠地表達,也就可以慢慢練習「一致型」表達。

「聽」,傾聽他的心情及需求

挫折調適最終的目標,是幫助孩子能真誠地自我表達,並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父母可以從好好地傾聽孩子的心情開始,不管他說什麼都好,重點是孩子願意與父母分享挫折或困境。當心情被好好聽到,孩子內在想被人肯定、在乎與被愛的需求才能得滿足。

真正的「聽」,要用「耳」、用「目」、更要用「心」,
是專注的、不能有干擾的。

若要建立對話的空見,就請放下手機、把手邊的事務放在一旁,專注地耳朵聽、眼睛看、並去感受孩子的表達,可以用「我聽(看)到……我猜你的心情很……」作為回應的方式。

 

 

在此也再度分享二寶積分賽後來的對話歷程,透過聽、提問、簡單的情緒回應,幫助他整理自己的「挫折調適力」:

二寶:「媽媽,我剛3:0贏了!」(一段時間後,二寶終於獲得一勝,再度走到休息區,分享自己贏球的心情。)

媽媽:「嗯,我有看到你去登記表上簽名,也猜到你可能贏了,我想現在的你很開心!不確定你剛剛的生氣有比較好了嗎?」

二寶:「有啦!」

媽媽:「我知道你真的很想贏,所以很早就請我要報名今天的積分賽,我猜你想要看看有沒有機會贏過其他校外的人,也很想要透過贏球來肯定自己,是嗎?」

二寶:「嗯。」

 

媽媽:「那你今天會怎麼看自己?」

二寶:「我覺得我雖然輸,但也是有幾個輸不多分的局數,而且還有贏一場,算還可以!」

媽媽:「我聽到你輸的時候,還能看見自己的優點,還能自我讚美耶!那我也要讚美你的是,你在輸球的狀態,還是願意打球,這就是你的堅持個性幫上你自己。」(最後,當天他實際打了11場,輸了9場,離開時邊走邊笑著聊天,說自己對上了OOO、XXX,對方是如何贏球的畫面。)

面對情緒表達,孩子可能不太會精準,所以我們只要像照鏡子一樣,反映他的狀態就好,讓他知道他的轉變以及如何調適過來的特質。若是無法調適的話,可能孩子陷入比較深的自責或低落的情緒狀態,先觀察一段時間,倘若透過親子對話仍無法調適過來,可能就需要找信任的師長或輔導人員幫忙。

 

「停」是最難的步驟

 在「停看聽」原則中,其實「停」是最難的步驟,因為照顧者看到孩子面對挫折,彷彿就像看到孩子落水一樣,你怎麼捨得不救呢?往往本能的介入處理,卻抹煞了孩子面對挫折的調適能力及自主性。

其實,大部分孩子遇上的生活挫折或失敗經驗,用「跌倒」可能更為適切,如果獨立走路是一個必經的歷程,那父母就要學習放手,不能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經驗跌倒後自己仍可以站起來,也能夠往前邁進。

總歸來說,幫助孩子挫折調適最重要就是「適時放手」,這對母親而言更是不容易,既然「挫折調適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棒的禮物,邀請身為母親角色的你,請先停下來,與「孩子需要我」的陷阱脫鉤,並且內心告訴自己「我不是完美的母親,但我已經夠好了」,這是一個自我欣賞的語言,同時也是一份送給自己的禮物。

(責任編輯:林胤斈)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5564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瑽寧:面對孩子「分心」的正確態度

外在分心跟年齡有關,年齡越大,心智越成熟,就越能克制衝動。一般我們會用年齡乘以三,來預估孩子的專注時間,比如說五歲的孩子,能夠聽老師說話十五分鐘,其實就達到預期的標準了。

 

您的孩子常常覺得上課很無聊,無法專心嗎?黃瑽寧醫師在《愛+好醫生》節目中,與【愛家顧問團】醫師,一同探討小孩專注力的問題。

------

撰文◎ 黃瑽寧醫師

如果您的孩子常常覺得上課很無聊,無法專心,我建議可以從幾個方向來思考。

首先,我們要分清楚兩種分心:「外在分心」與「內在分心」。所謂的外在分心,就是很容易被其他思緒打斷,比如說老師一講到老鼠,就忙不迭跟旁邊同學大聲分享有關米老鼠的故事,又或者很容易被視覺上的干擾所分心,比如窗外飛過一隻鳥,就被轉移注意力等等。

外在分心跟年齡有關,年齡越大,心智越成熟,就越能克制衝動。一般我們會用年齡乘以三,來預估孩子的專注時間,比如說五歲的孩子,能夠聽老師說話十五分鐘,其實就達到預期的標準了。當然,這種時間的粗估非常籠統,並不是十分準確,還是要看孩子本身的成熟度而定。如果有些孩子大腦成熟的速度實在落後太多了,或者有其他疾病影響了專注力,這時候就必須尋求專業的醫療與心理幫助。

至於內在分心,則和大腦成熟度無關,而是一種「我做不到」的心態,所導致的逃避學習,進而抗拒學習。「我做不到」的內在分心可以從哪裡找出問題呢?從「輸入」、「大腦理解」、與「輸出」三個環節著手。輸入出了問題,包括孩子聽不到,看不清楚,閱讀障礙,語言不通,導致資訊無法進入大腦,讓孩子覺得挫折,進而分心失去專注力。這些孩子如果能找出原因,那麼常常整個分心的困擾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步輸入過了關,但如果第二步讀進大腦,但理解力不足,也同樣令人感到沮喪挫折。若能藉由老師或家長的引導,弄清楚孩子的思緒在哪裡卡關,就有助於孩子的理解力。又或者只是因為孩子年齡還小,大腦尚未完全成熟,無法做太多抽象的思考,那麼再等個一年半載,很多事情就突然變簡單了。

第三步是輸出困難,比如說手指肌肉還不夠力氣,所以寫字寫不出來,或是個性內向害羞,說話無法正確表達大腦的意思,都可能讓孩子抗拒學習,但看起來卻像是分心不夠專注。

當然,外在分心與內在分心是可以同時存在,而且兩者也會相互影響。但不管怎麼說,能從孩子的角度來分析,幫他克服說不出口的障礙,絕對是家長與老師面對「孩子上課分心」問題的正確態度。

【愛家顧問團】Q&A

◎孩子老是說上課很無聊,怎麼面對這個狀況?

A:面對孩子在學校的這個學習的困境,家長要做什麼樣的調整,要怎麼跟老師溝通呢?先評估他的這些表現,有沒有造成他的生活學習,人際等等的困擾。如果考試他都可以完成,也許他的學習有比較多的需求,我們可以再加碼給他。又或者是,他是在教室裡面的表現出無聊、今天坐不住的狀況,他需要多一點時間, 允許他有一些活動量,建議家長先跟老師說「讓我的孩子上課前先跑一跑吧」,或是先跟老師說「給我的孩子難一點學習吧」,面對這兩者學習方向的不同,要回到一件事情,包括爸爸媽媽、老師所觀察到的狀況--都是針對孩子的需要,要去做一個嘗試的過程。

 ◎上課不專心的狀況,在哪些孩子身上,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A:我們很常聽到的亞斯伯格症(泛自閉症)跟資優生一樣,會有上課不專心的狀況,但是他們需求其實是不一樣,譬如說以亞斯伯格症的需求,也許是在社交人際或在適應情境的轉變;資優生的需求,也許是在他對於學問、知識的一個追求或者是其他領域的一個訓練。

資優生跟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上課不專心也是不一樣的,資優生的天馬行空胡思亂想,往往會想出東西來,但ADHD的天馬行空,通常是想不出東西的;另外,資優生表達是言之有物組織能力是非常有系統的,可以去回應你的問題,但是ADHD的表達,通常都是非常的跳躍,所以同樣抱怨無聊,資優生的無聊是內容好簡單所以好無聊,我們就可以給他符合他程度的課程,他就能夠開始專注;但是注意力有困難的孩子,也會抱怨無聊,可是真的給更難的,他就更慌張更難專注,而泛自閉症孩子的無聊,是選擇性的,「我對這方面有興趣,其他我可能就沒有興趣,通通都不要」,所以這是全是不一樣的。

 ◎台灣的大環境,似乎很崇尚也很希望自己孩子可以貼上資優標籤?

A:普遍家長好像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想知道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特別聰明。某些小孩在小時候,別人會覺得他很笨,問什麼問題他常常是不回答的,因為他腦袋裡面有十個答案,會想說你到底在問什麼,我要答哪一個才是你滿意的呢?腦子轉啊轉,所以他就不講話了, 然後大家就覺得這小孩很奇怪,最後都沒有朋友......其實那些資優生,反而童年是很痛苦的,建議家長真的不要先把資優這個標籤幫小孩貼上去。

◎所謂真正的資優生?

A:通常在國內,要取得資優生的鑑定,一般都是小二升小三,會開始做資格的鑑定,小學一般都會包含的是一般智能的資優,國中以上有的就有學術性向,因為有的人資優是在藝術才能或領導創造或者其他等等,所以現在範圍也很廣了。

也許我們可以觀察到孩子的認知發展,他可能跟同年齡比較起來,他反應比較快,學習能力可能相對比較好,我們可以再注意再去觀察。提醒家長有個概念非常重要,資優是天生的,不是靠訓練來的,績優跟資優其實是不一樣,成績好不等同於資優生,資優生也不等同於成績就會好,聰明也不等同於資優生,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

黃醫師表示,在建中有資優班,很明顯在班上你看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訓練出來的,有些孩子會有所謂的假性資優,但事實上他其實是認真努力,可是真的到高中集中制的:比如說是數理資優班,遇到真正的數理資優的孩子,那個反差其實馬上就會表現出來。

 ◎關於在家教育?

A:會選擇在家教育,大部分家長還是因為孩子不適應體制內學習,當我們的孩子在體制內的學校,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最糟糕的選項就是繼續逼他,有些家長就思考,怎麼幫孩子照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建構一個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金錢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家長的時間跟心力,時間是關鍵,因為很多教學工具都是免費的,而且可以跟學校要,像是學校的教師手冊,老師可能有、很多出版社都會送,我們都可以用,而且非常實用,其實坦白說,大家夫妻要有共識,一個人一直說我要在家教育,另外一個說不要,就沒辦法。

爸爸絕對不能只有精神跟財務上的支持,必須要整個人一起參與。基本上在家教育有三個步驟,第一個申請審議, 就是家長寫教學計劃書,申請一年或一學年的學習進度,還有學習領域、教材使用、評量方式,包括你的師資,都要列出來,然後學習中間會派人到家裡去訪視,看看你家是可不可以接受這樣的方式,還有審查學習的環境。

然後年底會有成果發表 ,也就是評量的概念,要把孩子的學習記錄檔案做出來,例如你的數學這一年是這樣學的、作文有參加比賽、還上國語日報......等,整體學習是走專案式的概念,其實現在家長都是大學生或碩博士畢業,加上我們現在有這麼多免費的影音平台,是可執行的,而且教養不是媽媽的事,是夫妻的事,所以鼓勵爸爸,不管要不要在家教育都要花更多時間跟孩子相處。

◎在家教育的案例分享?

A:黃老師的大女兒今年大四,十二年國教都是在家教育,她也是第一屆的高中自學,她高三畢業的時候,直接考學測申請大學,兩鐵共構順暢接起來, 她自己也覺得無縫接軌很滿意,就透過這個過程,讓她的學習動機一直維持。一般台灣的孩子考上大學是目標,學會專業能力不是目標,會認為「我考上大學了,總算學習的任務完成」。

但是這孩子不一樣 ,十二年在家教育沒去過學校,終於去上學,她好興奮,結果她發現同學跟她想法差異很大。值得提醒家長,二十一世紀的孩子,一定要培養自學能力跟自學的胃口,因為社會變化太快,大學畢業之後三年、五年,很多學過的東西都不能用,必須要持續的學習;其次,第二個是我們的親子關係,大一的時候她三天兩頭從學校回家來說,爸媽趕快來 、我有祕密告訴你們......,在台灣大一的女生,會告訴爸爸媽媽祕密,這是少數。我們走在家教育,一開始是因為我女兒早產身體不好,當初覺得很辛苦,但越走越覺得品嘗到其中的甘甜。

原文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5368?utm_source=Drhua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0-editor-5075368-230516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孩子一起旅行,是為了培養他的心靈,而不是填滿他的記憶

在開始LittleTinker停課教育實驗室之前,我們一家三口有歷經一段長時間四處移動。成行前,親朋好友後無不訝異於我們的決定,不外乎說花費很大、孩子長大也不會記得、或帶著孩子四處跑受罪等云云。

 

和孩子一起旅行,是為培養他的心靈,而非填滿他的記憶

停課媽 Sonya

我說,和孩子一起旅行,是為了培養他的心靈,而不是填滿他的記憶。

在開始LittleTinker停課教育實驗室之前,我們一家三口有歷經一段長時間四處移動。成行前,親朋好友後無不訝異於我們的決定,不外乎說花費很大、孩子長大也不會記得、或帶著孩子四處跑受罪等云云。

我的兒子或許不記得第一次見到海洋時,那沁涼的海水沖到他的腳指邊的感覺;他也可能不記得當時爸爸牽著他,陪他在水中探索的時刻。

然而,「他會不會記得」,並不是重點。

和孩子一同旅行,對我們而言的意義在於,這段時間如何重新定義我們對於家與家人的詮釋?旅行中的經驗教給我與孩子些什麼?如果這些珍貴的相處不會永久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那麼經驗會以什麼方式存在?認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四個非帶孩子去旅行不可的理由:

1. 旅行促進孩子大腦發展

認知心理學家發現,旅行對於孩童的發育有著積極的影響。這些影響並非直接有形的,但卻更為重要。Morgot Sunderland博士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當與孩子一起旅行時,孩子大腦中的遊戲(PLAY)與尋找(SEEKING)系統等兩塊區域會被激活與訓練,這些區域在家中則不那麼活躍。一旦兒童發現自然界中的新事物,就會激活尋求系統,像是感受到腳下的沙、和爸爸一起抓蛞蝓的時刻,這些觸發因素對於兒童的認知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2. 旅行拉近家人間的距離

神經科學家華盛頓州立大學Jaak Panksepp教授證實,孩子在旅行中的經驗激活大腦中的這兩個系統時,會觸發大腦分泌健康神經化學物質,包括鴉片、催產素和多巴胺,這些「自然的禮物」會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激發彼此溫暖、仁慈的感覺,讓人感覺世界上一切都很好。隨著這樣的機制,家庭成員更能夠珍視彼此。此外令人訝異的是,神經科學家Kerstin Uvnas-Moberg發現,這些系統就像肌肉:使用它們越多,它們就越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從情緒狀態演變為人格特質。

3. 旅行提升孩童的專注力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旅行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在大自然中活動20分鐘後,兒童的注意力和注意力皆能有所改善,效果和甚至比過動症兒童所服用的藥物還要好。

那旅行對於父母有甚麼好處呢?實徵研究顯示,在孩子在大自然中一起散步會使身體平靜、降低血壓和壓力激素水平甚至膽固醇,所以父母和祖父母也會受益。

4. 旅行帶來孩子智商發展

假期和智商之間有關係嗎?豐富的環境提供了社交、身體、認知和感官交互相結合方面強大的新體驗。想一想:家人在一起;一起穿過森林、一起觀察生物、在溫暖的陽光下一起閒逛、在日落的海邊感覺大自然令人屏息的美麗。豐富的環境打開了額葉中關鍵「腦肥」(brain fertilizers)的基因表達,增強了腦的能力,如壓力調節、注意力集中、良好的計劃和學習能力,並且能改善身心健康。因此,旅行也有助於兒童的智商發展。

探索大自然、體驗文化、享受美食多樣性,最重要的是,遠離日常環境。旅行觸發了我們所有的感官,培養了我們的彈性與耐受力。即使他太年幼而不記得細節,我觀察到每一次新體驗都給了他一個在潛意識中的參考框架;即使他坐在飛機上感到受到不自在,我看到他正在理解規則並嘗試學著更有耐心;即使他在舒適圈外嘗試某些東西感到緊張,我知道他因此變得更大膽和勇敢。

我們知道帶著一個兩歲兒繞世界大半圈並不容易,但經過這一遭,我們想大聲說,和孩子一起旅行,是再好不過的投資了。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4334?utm_source=Drhua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0-editor-5084334-230413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破解專注力的5大迷思

 
  •  
  •  

很多爸媽以為,喜歡跑跳運動的孩子注意力比較低,而能乖乖安靜看書或學才藝的孩子比較專心,這其實是「誤解」,讓我們來檢視專注力有那些常見「迷思」,別再誤會孩子不專心。

image


文/信誼編輯群
諮詢/周怡宏︱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
           鄭惠文︱信誼基金會附設光明幼稚園園長

大部分的爸媽一聽到親朋好友的孩子能長時間乖乖坐著看書或玩玩具時,都會很羨慕,彷彿這些孩子的專注力很高,學業成績一定很好。不過,孩子「長時間乖乖坐著」就真的代表了很專心、學習很有效率嗎?而喜歡跑上跑下的孩子,真的專注力就較低嗎?以下,就讓我們來檢視5大常見的幼兒專注力迷思,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是不專心!

迷思1 孩子每個玩具都只玩一下下,代表專注力較低?
環境中可能有太多干擾
由於學齡前孩子較容易分心,自制力也較低,因此當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地上若佈滿了各式各樣的玩具,且旁邊還有人在看電視、講電話,孩子的思緒當然很容易就會被打斷,而發生這種「東西都玩不久」的情形。建議爸媽,應儘量去除孩子聽覺、嗅覺和視線範圍內的不必要刺激,且一次也只給他玩一個玩具,除非這個玩具玩過癮了,才提供新的玩具,這樣他就比較能心無旁鶩地玩,才會玩得更久。

玩具應符合孩子的能力與興趣
信誼基金會附設光明幼稚園鄭惠文園長表示,因為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和遊戲經驗當還很有限,除非爸媽能依照孩子的能力與興趣來選購玩具,不然這種「玩具玩不久」的行為其實是很正常的。比如一個從沒有玩過拼圖的孩子,如果第一次便挑戰高難度的50片組合、拼圖的圖案過於細瑣複雜,或是因為拼圖的紙板材質太軟不好拼組等,這都會增加孩子遊戲時的挫折感,孩子當然會對這項玩具會感到興趣缺缺。因此,孩子如果對玩玩具的時間很短暫,爸媽的第一個動作必須先確認玩具是否適齡、適性,而不是先怪孩子專注力不足。

爸媽應陪伴孩子進行遊戲
在周怡宏小兒科診所裡,經常回答幼兒專注力問題的周怡宏院長則提醒爸媽,一定要陪孩子遊戲。比如當孩子玩車子拼圖遊戲時,爸媽若可以在一旁提供「遊戲線索」,提醒孩子可以從同一個顏色的圖案開始拼組、延著拼圖邊緣開始嘗試或是給予圖案提示孩子:「這片好像是輪子耶!」,甚至只是在一旁陪伴孩子,在孩子完成一個段落時,適時給予鼓勵,孩子會更加投入遊戲,也會更有成就感。這樣一來,孩子對玩具才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而己。

迷思2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是因為專注力較低?
孩子要能「聽到」且「聽懂」指令
鄭惠文園長表示,當孩子有「忘東忘西」的情況時,爸媽應先檢視,叮嚀孩子時,環境中是否存在太多的干擾物。例如,倘若幼兒園老師或爸媽剛好都是在孩子看電視、玩玩具、畫畫或做收拾書包時才交代事情,孩子當然無法把指令聽進去,但假若他聽進去了,反而代表他不夠專心投入當下的活動中。爸媽接著要注意的是,指令是否對孩子夠清楚。當爸媽想叫孩子收拾玩具,就應該說「要把玩具收到箱子裡」,而不是只說「玩具怎麼還沒收?」。美國已有研究指出,當爸媽在向學齡前幼兒叮嚀事情時,如果沒有說清講明,這個叮嚀是毫無效果的。

要讓孩子養成負責的習慣

你也是常替孩子做牛做馬的「直升機父母」嗎?鄭惠文園長表示,當孩子沒有養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就會故意不理會老師交代的事項。她舉例,很多爸媽都是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詢問老師明天需要帶哪些東西,然後回家後就直接幫孩子把東西放進書包裡,完全不用孩子操心這件事。久而久之,當老師在叮嚀明天該帶的物品時,他當然就不會專心聽。鄭惠文園長建議爸媽,最好能在孩子2歲左右,藉著規定他一定要收拾玩具,否則就要接受下次不能玩的後果,來慢慢培養負責的習慣。此外,當孩子忘了帶東西到學校時,爸媽也千萬不要再特地把它送到學校,應該要讓他承擔「東西沒帶」的後果,因為孩子一旦嚐到「苦頭」後,就會開始認真看待這件事,下次當老師在吩咐事情時,他才會專心聽。

迷思3 在上課時能乖乖坐好的孩子,專注力較高?
孩子本來就很容易分心
很多爸媽常會將專心和乖乖坐好劃上等號,認定那些在上課時安靜坐好的孩子,專注力最高,上課最認真。小兒科周怡宏醫師指出,由於學齡前幼兒忽略干擾物的能力較低,因此只要有新的刺激出現,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馬上被吸引過去,而產生分心的現象。

此外,有些孩子雖然會在老師上課時有東張西望、跟別人說話等看似不專心的行為,但這其實也是專心所帶來的「後果」。周怡宏醫師解釋,學齡前幼兒的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很容易就會把欲望直接表現出來,所以當上課內容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時,孩子會馬上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像是開始跟別人說話、看看窗外的蝴蝶等等;反而是那些根本就沒有注意老師,持續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遨遊的孩子,表面上乖乖坐著,但其實卻早就分心了。

乖乖坐好,不一定代表專心
根據鄭惠文園長多年來的幼兒園現場經驗,也印證了周怡宏醫師的上述觀點。她提醒爸媽不妨回想以前在上沒有興趣的課程時,是不是也常好好地坐在位子上,但心思卻已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同樣地,某些孩子雖然能在課堂上乖乖坐好,但這並不表示他有把老師的話聽進去,他可能只是坐著想別的事情而已。所以,專心與安靜坐好,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爸媽千萬不能以「是否有乖乖坐好」來衡量孩子的專注程度。

迷思4 喜歡跑跑跳跳的孩子,專注力較低?
跑跑跳跳,也需要很專心!
周怡宏醫師表示,一提到專注力,大部分的爸媽都會立刻聯想到課業學習上,認為只有當孩子能好好靜下來看書、學樂器或算心算,才算有用到專注力,以為那些會消耗大量體力的運動,不太需要孩子使用到專注力。其實,專注力是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的先決條件,無論是在進行靜態或動態活動,只要沒有足夠的專注力,活動就無法順利完成。所以,爸媽可千萬別小看孩子在遊戲場上奔跑的模樣,倘若孩子在當時沒有足夠的專注力,他很容易就會跌倒、撞到人,甚至還可能會被球打到!所以,儘管孩子喜歡打球、跑跑跳跳,但卻不太能進行靜態活動,這並不表示他們的專注力比較低,他們只是比較喜歡進行動態的活動而已。

迷思5 孩子太活潑好動,就是「過動兒」嗎?
別輕易為孩子貼上「過動」標籤
周怡宏醫師以多年的門診經驗指出,或許是因為現代資訊流通較快的關係,爸媽雖然都知道「過動症」這個名詞,但卻對它沒有足夠的認識,只要發現孩子有坐不住、跑上跑下的現象,就認為他可能患有「過動症」。

其實,真正患有過動症的孩子,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只能維持很短暫的時間。倘若你的孩子只是在進行某幾個活動時特別不積極,但是一到了他有興趣的活動時,都能玩得很盡興的話,爸媽是不需要擔心他有過動症的問題。爸媽可以先參考兒童注意力缺失症(ADHD)臨床診斷標準,如果您對孩子的專注力仍有疑慮,建議先諮詢小兒科醫師,再至各大醫院兒童心智科、復健科或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做進一步診查。

原文出處:https://parents.hsin-yi.org.tw/Library/Article/978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玩藝術20分鐘,輕鬆打造孩子的問題解決力

因為擔心功課、決定不當藝術家,就要放棄才藝嗎?《紐約時報》暢銷新書指出,藝術活動其實跟功課與人生成長相輔相成,而且不用花大錢,就可以鍛鍊孩子的藝術腦,打造人生需要的超能力!

 

每天玩藝術20分鐘,輕鬆打造孩子的問題解決力

Shutterstock

很多孩子從小學才藝,特別是藝術類的活動,像是繪畫、美術、樂器等。但是隨著他們長大,在遇到跟功課有關的取捨、或覺得可能不會以此為生涯時,藝術類的活動常常就會先被捨棄。不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學者瑪格薩門(Susan Magsamen)提醒父母們,其實藝術與功課、孩子的成長相輔相成,別輕言放棄。

瑪格薩門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應用神經美學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Neuroaesthetics)創立了「國際藝術與心智實驗室」(International Arts + Mind Lab),她共同創作、剛出版的新書《你的藝術腦:藝術如何轉化我們》(Your Brain on Art:How the Arts Transform Us)已經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她在書中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指出,每天只要讓孩子接觸藝術、創造類的活動20分鐘,就有很多好處。例如,強化認知與學習能力,有更好的情緒調節力,更懂得如何表達自己,而且長期累積,還會成為很好的問題解決者。

每天走到戶外看雲、探險,也能激發創造力

因為跟藝術有關的活動提供了不同於平時的學科、理性學習與成長的路徑。無論是自己創造、表演還是在旁觀賞,這些活動都會刺激前額葉皮層,強化此處掌管的高階認知功能,像是有助於執行功能與記憶力。另外,藝術也會讓孩子體認或改變他們的感受,這能幫助他們調節神經系統與情緒。更不用說,很多人不擅於表達自己,或是要自我表達時,就覺得怪怪的、尷尬或不好意思,藝術正是可以練習傳達想法的絕佳媒介。將這些技能統合,就是未來能夠持續學習、懂得如何解決問題的重要超能力。

她也提醒,不用太嚴肅看待而擔心孩子如何正經地參與正規的藝術活動或報名什麼課程。因為藝術與創造不一定要很正統、正式,不用花很多錢,而且不一定要有壓力。

例如,只要走出門,就可以投入、享受藝術。像是抬頭看看白雲,觀察它的形狀,想像一下那是什麼。很多孩子都喜歡這樣的「幻想性錯視」(pareidolia)想像活動。或者,也可以讓孩子直接在戶外探險,因為孩子生來就好奇,在探索、滿足好奇的同時,也會激發想像與創造力。另外,即使只是看一些說故事的節目、聽音樂、簡單的手作都可以發揮類似的功能。而且這些活動也都讓孩子的精神食糧更平衡。

(資料來源: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 CNBC

(責任編輯:特約編輯許如鎧)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5311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破解專注力的5大迷思

 
  •  
  •  

很多爸媽以為,喜歡跑跳運動的孩子注意力比較低,而能乖乖安靜看書或學才藝的孩子比較專心,這其實是「誤解」,讓我們來檢視專注力有那些常見「迷思」,別再誤會孩子不專心。


文/信誼編輯群
諮詢/周怡宏︱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
           鄭惠文︱信誼基金會附設光明幼稚園園長

大部分的爸媽一聽到親朋好友的孩子能長時間乖乖坐著看書或玩玩具時,都會很羨慕,彷彿這些孩子的專注力很高,學業成績一定很好。不過,孩子「長時間乖乖坐著」就真的代表了很專心、學習很有效率嗎?而喜歡跑上跑下的孩子,真的專注力就較低嗎?以下,就讓我們來檢視5大常見的幼兒專注力迷思,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是不專心!

迷思1 孩子每個玩具都只玩一下下,代表專注力較低?
環境中可能有太多干擾
由於學齡前孩子較容易分心,自制力也較低,因此當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地上若佈滿了各式各樣的玩具,且旁邊還有人在看電視、講電話,孩子的思緒當然很容易就會被打斷,而發生這種「東西都玩不久」的情形。建議爸媽,應儘量去除孩子聽覺、嗅覺和視線範圍內的不必要刺激,且一次也只給他玩一個玩具,除非這個玩具玩過癮了,才提供新的玩具,這樣他就比較能心無旁鶩地玩,才會玩得更久。

玩具應符合孩子的能力與興趣
信誼基金會附設光明幼稚園鄭惠文園長表示,因為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和遊戲經驗當還很有限,除非爸媽能依照孩子的能力與興趣來選購玩具,不然這種「玩具玩不久」的行為其實是很正常的。比如一個從沒有玩過拼圖的孩子,如果第一次便挑戰高難度的50片組合、拼圖的圖案過於細瑣複雜,或是因為拼圖的紙板材質太軟不好拼組等,這都會增加孩子遊戲時的挫折感,孩子當然會對這項玩具會感到興趣缺缺。因此,孩子如果對玩玩具的時間很短暫,爸媽的第一個動作必須先確認玩具是否適齡、適性,而不是先怪孩子專注力不足。

爸媽應陪伴孩子進行遊戲
在周怡宏小兒科診所裡,經常回答幼兒專注力問題的周怡宏院長則提醒爸媽,一定要陪孩子遊戲。比如當孩子玩車子拼圖遊戲時,爸媽若可以在一旁提供「遊戲線索」,提醒孩子可以從同一個顏色的圖案開始拼組、延著拼圖邊緣開始嘗試或是給予圖案提示孩子:「這片好像是輪子耶!」,甚至只是在一旁陪伴孩子,在孩子完成一個段落時,適時給予鼓勵,孩子會更加投入遊戲,也會更有成就感。這樣一來,孩子對玩具才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而己。

迷思2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是因為專注力較低?
孩子要能「聽到」且「聽懂」指令
鄭惠文園長表示,當孩子有「忘東忘西」的情況時,爸媽應先檢視,叮嚀孩子時,環境中是否存在太多的干擾物。例如,倘若幼兒園老師或爸媽剛好都是在孩子看電視、玩玩具、畫畫或做收拾書包時才交代事情,孩子當然無法把指令聽進去,但假若他聽進去了,反而代表他不夠專心投入當下的活動中。爸媽接著要注意的是,指令是否對孩子夠清楚。當爸媽想叫孩子收拾玩具,就應該說「要把玩具收到箱子裡」,而不是只說「玩具怎麼還沒收?」。美國已有研究指出,當爸媽在向學齡前幼兒叮嚀事情時,如果沒有說清講明,這個叮嚀是毫無效果的。

要讓孩子養成負責的習慣
你也是常替孩子做牛做馬的「直升機父母」嗎?鄭惠文園長表示,當孩子沒有養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就會故意不理會老師交代的事項。她舉例,很多爸媽都是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詢問老師明天需要帶哪些東西,然後回家後就直接幫孩子把東西放進書包裡,完全不用孩子操心這件事。久而久之,當老師在叮嚀明天該帶的物品時,他當然就不會專心聽。鄭惠文園長建議爸媽,最好能在孩子2歲左右,藉著規定他一定要收拾玩具,否則就要接受下次不能玩的後果,來慢慢培養負責的習慣。此外,當孩子忘了帶東西到學校時,爸媽也千萬不要再特地把它送到學校,應該要讓他承擔「東西沒帶」的後果,因為孩子一旦嚐到「苦頭」後,就會開始認真看待這件事,下次當老師在吩咐事情時,他才會專心聽。

迷思3 在上課時能乖乖坐好的孩子,專注力較高?
孩子本來就很容易分心
很多爸媽常會將專心和乖乖坐好劃上等號,認定那些在上課時安靜坐好的孩子,專注力最高,上課最認真。小兒科周怡宏醫師指出,由於學齡前幼兒忽略干擾物的能力較低,因此只要有新的刺激出現,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馬上被吸引過去,而產生分心的現象。

此外,有些孩子雖然會在老師上課時有東張西望、跟別人說話等看似不專心的行為,但這其實也是專心所帶來的「後果」。周怡宏醫師解釋,學齡前幼兒的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很容易就會把欲望直接表現出來,所以當上課內容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時,孩子會馬上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像是開始跟別人說話、看看窗外的蝴蝶等等;反而是那些根本就沒有注意老師,持續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遨遊的孩子,表面上乖乖坐著,但其實卻早就分心了。

乖乖坐好,不一定代表專心
根據鄭惠文園長多年來的幼兒園現場經驗,也印證了周怡宏醫師的上述觀點。她提醒爸媽不妨回想以前在上沒有興趣的課程時,是不是也常好好地坐在位子上,但心思卻已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同樣地,某些孩子雖然能在課堂上乖乖坐好,但這並不表示他有把老師的話聽進去,他可能只是坐著想別的事情而已。所以,專心與安靜坐好,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爸媽千萬不能以「是否有乖乖坐好」來衡量孩子的專注程度。

迷思4 喜歡跑跑跳跳的孩子,專注力較低?
跑跑跳跳,也需要很專心!
周怡宏醫師表示,一提到專注力,大部分的爸媽都會立刻聯想到課業學習上,認為只有當孩子能好好靜下來看書、學樂器或算心算,才算有用到專注力,以為那些會消耗大量體力的運動,不太需要孩子使用到專注力。其實,專注力是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的先決條件,無論是在進行靜態或動態活動,只要沒有足夠的專注力,活動就無法順利完成。所以,爸媽可千萬別小看孩子在遊戲場上奔跑的模樣,倘若孩子在當時沒有足夠的專注力,他很容易就會跌倒、撞到人,甚至還可能會被球打到!所以,儘管孩子喜歡打球、跑跑跳跳,但卻不太能進行靜態活動,這並不表示他們的專注力比較低,他們只是比較喜歡進行動態的活動而已。

迷思5 孩子太活潑好動,就是「過動兒」嗎?
別輕易為孩子貼上「過動」標籤
周怡宏醫師以多年的門診經驗指出,或許是因為現代資訊流通較快的關係,爸媽雖然都知道「過動症」這個名詞,但卻對它沒有足夠的認識,只要發現孩子有坐不住、跑上跑下的現象,就認為他可能患有「過動症」。

其實,真正患有過動症的孩子,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只能維持很短暫的時間。倘若你的孩子只是在進行某幾個活動時特別不積極,但是一到了他有興趣的活動時,都能玩得很盡興的話,爸媽是不需要擔心他有過動症的問題。爸媽可以先參考兒童注意力缺失症(ADHD)臨床診斷標準,如果您對孩子的專注力仍有疑慮,建議先諮詢小兒科醫師,再至各大醫院兒童心智科、復健科或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做進一步診查。

原文出處:https://parents.hsin-yi.org.tw/Library/Article/978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筆練習其實不一定要拿筆?專家解答6大幼兒運筆練習迷思

為了讓孩子順利銜接國小課程,許多幼兒家長希望孩子能提前進行ㄅㄆㄇ運筆練習,不過兒童職能治療師提醒,一起做家事、捏黏土也是「運筆練習」的一環,過早進行簿本運筆練習,反而容易降低孩子對寫字的興趣。

 

不急寫字更能寫好字 專家解答6大幼兒運筆練習迷思

寫字是許多家長共同的擔憂,但也衍伸出許多對於孩子運筆練習的迷思,專家一次解答關於家長常有的幼兒運筆練習問題。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隔壁的祐祐已經很會寫字了,但我們家辰辰現在還是握筆姿勢不太正確⋯⋯」為了讓孩子在上小學前寫得一手好字、未來順利銜接國小課程,辰辰媽媽經常準備ㄅㄆㄇ運筆練習簿讓孩子練習,不過4歲的辰辰似乎沒什麼耐心,總是寫了3分鐘就喊累。

寫字是許多家長共同的擔憂,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早早開始運筆練習,就怕「輸在起跑點」,但也延伸許多家長對於孩子運筆練習的迷思。新北市思賢附幼主任高櫻芷舉例,不少幼兒家長對於孩子手部肌肉發展的進程較不了解,因此產生「孩子學寫字愈早愈好、練習愈多愈好」的錯誤認知。對於家長常有的幼兒運筆練習問題,職能治療師、幼兒園教師一次解答:

Q:運筆練習就是要拿起筆練習?

許多人誤以為運筆練習就是孩子拿著紙筆照樣描畫、練習寫字,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對此解釋,其實運筆練習是「為了達成未來能運筆靈活、寫字順暢美觀等目標的練習」,換言之,帶著孩子做家事、摺衣服、捏黏土等能夠訓練手部肌肉的動作,都屬於運筆練習。

思賢附幼教學組長鄭依萍、老師呂淑琴指出,孩子拿湯匙、穿脫衣服、鞋子黏扣帶等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經常會被家長忽略、由家人代為完成,但這些動作都能同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指尖力氣及靈活度,是孩子運筆前的重要先備經驗。

Q:運筆練習過程要糾正握筆姿勢嗎?

張旭鎧說,在幼兒開始握筆時,不需要糾正握筆姿勢,家人更應該將重點放在鼓勵孩子握筆、增加孩子對於握筆畫畫或仿寫文字的成就感。思賢附幼老師陳春美也提醒,若強硬糾正握筆姿勢,容易讓孩子排斥寫字,反而得不償失。

張旭鎧表示,3歲以下孩子在握筆初期,會因為手部肌肉發展不完全,而採用「拳握」方式抓住畫筆、進行塗鴉;而調整孩子握筆姿勢的最佳時機,應該是孩子已經開始練習寫字、上小學時,家長可以透過示範等方式,讓孩子發現改變握筆姿勢後,寫字變快且較不容易手痠,自然而然使用正確的握筆姿勢。

Q:愈早開始學寫字愈好?練習愈多愈好?

過早要求孩子學寫注音、反覆練習,反而會造成孩子未來對書寫的排斥。高櫻芷指出,比起急於學寫字,自由塗鴉、畫畫是幼兒更有興趣也更適合的運筆動作訓練;以公幼來說,從3、4歲起,老師就會在教室學習區擺放注音符號教材,或在課堂中用說故事等方式讓學生接觸注音符號,但多會等到肌肉力量與手眼協調能力發展充足的大班階段,才會進行描寫注音與名字的教學。

Q:握筆握不好,只要加強手部練習就好?

孩子握筆握不好、無法順利塗鴉或寫字,未必只是因為手部練習不足,背部、肩膀、手臂是否有力也是關鍵。張旭鎧提醒,孩子能否坐直坐挺、肩膀手臂的穩定度是否足夠,都會影響孩子握筆與寫字能力,也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跑跳、練習丟接球,建立基礎的肌力並訓練坐姿。

Q:小朋友坐不住、不肯好好寫字是因為「沒耐心」?

陳春美說,小肌肉沒力而容易手酸沒力、坐姿不良等,都可能是「幼兒坐不住」的原因。張旭鎧也指出,幼兒的手部肌肉張力偏低、耐力不足,手指本來就比較容易疲累,家長不必覺得孩子沒耐心或愛偷懶,讓孩子適時休息、改採更有趣的練習方式(例如不寫方格子練習本,改用連連看遊戲,或一起用樹枝在沙地上寫字),反而會讓孩子增加練習的意願。

Q:寫ㄅㄆㄇ簿本等運筆練習只有壞處嗎?

張旭鎧指出,帶著孩子進行描寫注音符號、文字部件(如部首、特定筆畫)的運筆練習也有好處,家長可以從中發現孩子在特定的書寫角度或部件上,有哪些技巧較為缺乏、哪些細節容易忽略,並對症下藥,陪伴孩子一起練習。

 

是否該練習運筆,最大重點是孩子興趣能力

對於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運筆練習建議,張旭鎧與與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建議如下:

分齡運筆練習建議

年齡

日常練習

能力達成

3歲前

多進行拋接球、跑跳等大肌肉活動,奠定未來寫字時所需的肌肉力量

1~3歲階段,可以接住皮球;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起小物品;能以「拳握」方式抓住畫筆進行塗鴉;能夠投硬幣與串珠

3歲後

進行捏黏土、串珠、撿卡片等手部小肌肉訓練,訓練手腕、手指的肌肉

出現三點或四點的握筆方式;能夠著色、畫出圓形;能夠玩樂高等可拼接積木

4歲後

從鼓勵孩子模仿、畫出自己的名字與數字開始,培養對於寫字的成就感與興趣

4~6歲階段,孩子可以用剪刀剪出形狀;能夠流暢運筆、仿寫簡單符號等

備註:每個孩子的能力發展進程不同,當孩子在「能力達成」有一半以上無法達成,才需要特別留意。製表:親子天下

縱使運筆練習有分齡建議可以作為家長的參考,不過張旭鎧強調,孩子該進行哪些動作、何時該開始練習,「重點是幼兒的發展進度與興趣!」他說,家長操之過急、要求年幼孩子提早學習反而揠苗助長;相反地,若孩子對於握筆的興趣極高,2歲就想要握筆塗鴉與仿寫,家長也不必刻意阻止。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509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時間W型坐姿,當心發生三大問題:平衡差、X型腿、扁平足

爸爸媽媽有沒有發現家中寶寶很喜歡坐成「W」型的跪坐姿呢?

因W坐姿對力氣不足的寶寶來說,支撐的底面積比較寬,所以身體不需要出力;而且會坐的比較穩。但爸媽注意了,這樣的坐姿可能對往後的發展有礙!

一位3歲女兒跑步時經常跌倒,走路的姿勢也很奇怪,讓父母傷透腦筋,也不知該如何矯正,帶來評估。我評估後發現孩子自小就喜歡以W型的跪坐姿坐著,所以才讓日後的發展出現異狀。

W型坐姿 ,當心孩子下肢三大問題

寶寶的W型跪坐姿,容易衍生出跌倒及平衡感不佳等問題。這樣的坐姿會讓孩子走路內八甚至發展出X型腿,再者此類的孩子通常都有下肢動作協調的問題,進一步評估孩子的軀幹肌力肌耐力通常也不好;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平衡感差、X型腿之外,還容易同時合併有足部問題(如扁平足)的產生。

姿勢不良,傷害脊椎與骨骼

孩子在5歲前,在地面上遊戲的時間較長;而且從1到2歲至進入幼稚園時期,是孩子發育的黃金時期。爸媽及老師們要多留心小朋友的姿勢發展,並提醒孩子減少W型的坐姿及挺肚子的站姿,才不會傷脊椎與骨骼,間接影響動作協調的發展。若是常發生跌倒的問題,父母一定要帶孩子尋求專業協助。

錯誤坐姿盡早矯正,才是根本之道

2歲之前是粗大動作快速發展的階段,無論是學習爬行、站立或走路的時期,可能在姿勢變換的過程中,出現「W型坐姿」,例如:爬一爬就往後跪坐下來或站著再蹲坐下來;或是由於軀幹力量與坐姿平衡尚在發展階段,幼兒會選擇底面積較大、身體不太需要出力支撐的「W型坐姿」。

不過,此現象應會隨著幼兒動作與肌力的發展而逐漸消失。然而,在年紀較大的孩童也會出現「W型坐姿」,原因不外乎肌肉張力低或肌力不足,以及長久習慣所導致,都可能影響到骨骼發育。

治本之道在於時時刻刻提醒孩子別再坐W型坐姿。因為這種錯誤的坐姿,容易造成骨骼變形。此外,孩子也需要多跑跑跳跳、運動,特別是下肢和軀幹方面的運動,這樣才有力氣。

否則,隨著孩子身高越高、體重越重,平衡、協調能力只會越來越不佳,跌倒甚至姿勢不良的情形也會變多。 除了留意孩子的坐姿,避免錯誤的W型坐姿外,平時可以透過遊戲,提升孩子的全身肌耐力。

●爬樓梯/斜坡

●減少推車使用,讓孩子自己走

●引導孩子坐在椅子上玩

●協助、鼓勵孩子變換正確坐姿

盤腿坐:雙腿向內彎曲、交叉坐姿,這是一開始寶寶練習坐時最鼓勵的坐姿。

半盤腿坐:一條腿伸直,一條腿向內彎曲。

環坐姿:坐在地上,雙腿的腳掌相對貼合,形成環狀。

V坐姿:雙腿向前伸,呈現V型的斜狀。

長坐姿:雙腿往前伸直,呈現平行狀。

側坐姿:先採取長坐姿,再將雙腿彎向同一邊。

以上6種坐姿可多鼓勵孩子輪流換坐,因為不同坐姿所鍛鍊的肌肉群不同

●相撲遊戲

爸媽和孩子面對面站著,手掌相對,用力推!玩的過程,爸媽適時提醒孩子,站穩雙腳。特別引導孩子去感受腿部是哪裡在用力?身體重心是在哪個部位?

爸媽不需用力推,只要用力承接孩子推來的力道,「演出」難分難捨的拉鋸戰就好。

●改善大腿骨內轉

1.讓小朋友平躺,兩腿打開後,從膝蓋處向床面壓下

2.盤腿坐

3.倒退走或向後跳

若發現孩子平常總是感覺懶懶的,容易累,走路時都拖著地走,導致鞋子前端磨損,或是總是駝背、喜歡躺著或趴著、有扁平足、席地而坐時不愛盤腿坐、會用雙手撐著地板、兩腿向前伸或採W型坐姿等情況,建議家長可帶孩子前往復健科了解孩子是否有肌肉張力不足需透過特定訓練來矯正。

《成為王宏哲教養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文章》

原文出處:http://www.leaderkid.com.tw/2022/02/28/121311/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校園口罩解禁,孩子免疫力夠嗎?醫:留意反覆發炎徵兆

校園已經開放學生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然而許多家長仍擔心孩子在校容易感染,不放心讓孩子脫下口罩。醫師提醒,若孩子身體狀況正常不必太擔心,除非出現免疫力異常的徵兆,才需要請醫師特別診療。

 

校園口罩解禁,孩子免疫力夠嗎?醫:留意反覆發炎徵兆

 

校園開放口罩鬆綁,對很多家長來說是一個魔王關卡,特別是學齡前3、4歲的小朋友進到校園,跟同學之間的距離較近,很容易就開始生病。因此,許多幼兒園仍然建議孩子上學在教室的時候戴著口罩。

學齡前容易反覆感冒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簡睦旼表示,反覆感冒、總是在看醫生和吃藥,這種狀況最常發生在學齡前的小朋友。由於學齡前孩子還在建立自己的「免疫力資料庫」,也就是很多家長俗稱的「更新病毒碼」,每一次感染都是在建立孩子自身免疫記憶性。

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到診間,提到小朋友反覆發燒、咳嗽,家長也會擔心孩子的免疫系統是否出了問題。如果學齡前的孩子,尤其是已經開始團體生活,去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的孩子,頻繁出現感冒症狀是很常見的情形。通常不是免疫系統出問題,而是孩子比較頻繁的重複感染一般的感冒病毒。

簡睦旼解釋,這也是所謂防疫政策鬆綁後「免疫負債」的意思,指在防疫期間小朋友較少有接觸病毒的機會,各種一般感冒的感染機率下降,孩子體內的病毒資料庫檔案就會變少;一旦防疫的措施鬆綁了,有較多新的病毒入侵身體,免疫系統不認識它,自然就會產生比較激烈的反應。

從生活中提升孩子免疫力 保健食品不見得有用

面對口罩解禁,該如何提升小朋友的免疫力,簡睦旼認為還是要從最基本的做起:

  • 勤洗手:維持個人衛生習慣。
  • 睡得夠:規律的生活作息與穩定的睡眠時間是免疫力的好幫手。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推薦的睡眠時間,學齡前兒童(3-5歲)最好睡足10-13小時;國小學童(6-13歲)要睡到9-11小時;青少年(14-17歲)則要睡8-10小時。很多台灣孩子都沒有睡夠,對免疫力有很大的影響。
  • 均衡的營養:國民健康署給學齡前和學齡兒童的飲食指南中,建議每天要攝取3份蔬菜、一份煮熟的青菜大約是半碗,很多孩子也都吃不到這樣的量。足夠的戶外運動:目前國小學童每週的體育課只有1-2堂,如果課外沒有額外的戶外活動機會,的確不足夠,儘量可以做到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

簡睦旼表示,以上這些雖然看似老生常談,但要真正落實並不容易,也是他在門診時常常遇到小朋友反覆生病,幾乎都是沒辦法做到這些生活上的調整,因此孩子的免疫力較差。

市面上有許多營養補充產品都強調可調節免疫力,簡睦旼分析,大部分產品其實都只說對一半,例如提升免疫力的營養素像是B群、D、鋅等,都還需要更多臨床證據證實,家長可以參考,可以作為提升免疫力的協助,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從個人體質改善

反覆發炎、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 留意孩子免疫力有狀況的徵兆 

家長擔心突然脫下口罩,孩子的免疫力是否能招架得住?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劉衍怡表示,如有下列幾種情況,家長則需注意孩子是否免疫力下降:

  • 在熟悉的環境中,孩童頻繁生病,幾乎每個月都在生病。
  • 本來應該症狀輕微的感染症,卻引發嚴重的感染。
  • 孩子感染到不尋常的細菌或病原體,這些病菌在免疫正常者是可以控制的。

劉衍怡強調,所謂的「免疫力不全」指的是身體的免疫系統發生了缺失,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而容易遭受感染,與一般重複感染產生持續症狀有所不同,若孩童有下列狀況,建議就醫由兒科醫師評估是否有免疫力不全的問題:

  • 反覆的中耳炎、鼻竇炎、肺炎。
  • 對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者。
  • 曾發生過2次以上的嚴重感染,如腦膜炎、敗血症、骨髓炎。
  • 小兒生長遲緩。
  • 持續有鵝口瘡、反覆的皮膚黴菌感染或器官膿瘍。
  • 長期的腸胃道問題,如慢性腹瀉。

如果擔心孩子的免疫力還沒準備好,是否持續戴著口罩比較好呢?簡睦旼認為,免疫力需要靠落實生活上的保養,像是營養、睡眠、運動等,才能讓孩子的免疫力變得愈來愈好,如果只是晚點拿下口罩,只是讓病毒大軍晚一點入侵孩子的身體,還是會有一陣子反覆感冒的情形。

 

簡睦旼指出,現在起疫情相對穩定,校園也開放戴口罩政策,不妨趁著這個時機點調整戴口罩的習慣,如果孩子身體狀況正常,而且在室外,建議可以拿下口罩,慢慢回復到疫情前不用戴口罩的狀況,也幫助孩子的免疫力緩步適應。

簡睦旼表示,當然,還是有必須戴口罩的狀況,像是孩子自己有呼吸道疾病時配戴,可以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如果是在室內,或是空氣不流通,以及觀察到周遭有人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也可以再將口罩戴上。

(責任編輯:特約編輯許如鎧)

原文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5052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宏觀角度談幼兒要學甚麼

從宏觀角度談幼兒要學甚麼、幼兒園要教甚麼?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林佩蓉  副教授

全世界的國家都在彩繪未來,教育是一切競賽的起點,而幼兒教育則是各國教育辦的好不好的關鍵指標之一。如果台灣想要有美麗未來,把教育辦好,而且是回歸基本面,把幼兒教育辦好,讓人人打好適才、適性發展的基礎,才可能有競爭力,跨入先進國家的行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1996)就曾呼籲:「我們教養兒童方式不僅會影響兒童的未來、也會影響我們自己的未來、甚至影響我們大家的生活品質」(The way we raise our children influences their future as well as our future and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幼兒教育的好壞,不僅攸關幼兒本身及家庭的發展、國家的競爭力,也可能影響著我們大家未來的生活品質。

但什麼是好的幼兒教育呢?好的幼兒教育並不是國小先修教育、不是才藝教育、不是美語教育、也不是電腦科技教育,這類扭曲的幼教理念會蔚為風氣,一方面是許多商業利益至上的幼教機構利用文宣攻勢下大肆渲染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焦慮、急切、近利的父母,缺乏正確專業的資訊判斷推波助瀾所致。從專業的觀點,好的幼兒教育應該是重視身體健康的教育、是培養人際智能的教育、是開啟思考力的教育、也是基礎社區公民的教育。

 

幼兒教育不是國小先修教育

很多父母認為幼兒園如果沒課本、沒作業,老師只是陪著孩子唱唱歌、玩遊戲、讓孩子自由探索玩具教具,是在浪費時間、浪費孩子的潛力和昂貴的學費而已,期望幼兒園不只要「照顧」孩子、更要及早「教育」孩子--多讓孩子拼讀ㄅㄆㄇ及練習寫數字、國字,才符合「上學應學很多東西」的目的,而孩子上小學之後的學業適應、學業成就也會比較好。

為了「不負父母所託」,為了「生存競爭」,為了「與公幼市場區隔」,很多私立幼稚園托兒所便自動把幼兒教育、兒童發展的專業觀點擺一邊,變本加厲競相推出各種課本、作業本、讀寫算活動,促使幼兒教育普遍成為國小先修教育。迫於「民意」與「招生壓力」,目前甚至連一些公幼,也淪為國小先修班。

也許父母會以為孩子的「遊戲」只是玩玩,無所事事、消磨時間或精力而已,但從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專家的角度來看,遊戲是幼兒與生俱來、探索週遭世界的重要手段,能促進孩子的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發展。以孩子喜歡玩扮家家酒的遊戲而言,此舉不僅反映出他對週遭環境及人物的觀察,孩子經由扮演遊戲,可紓解情緒、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學習如何以適切的語言溝通、理解社會情境中的各種角色、發揮想像能力。真正專業的幼教工作者,秉持的信念會是「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讓孩子從主動探究中學習」、「順水推舟、順其自然」--讓幼兒在自由遊戲、主動探究的學習氣氛下,促進認知、語言、社會、情緒各方面的全人發展。

每個教育階段有其不同的目標,幼兒教育絕不是國小先修教育,幼兒教育當然需要與小學作銜接,但銜接的方式並非在幼稚園就開始教小學課程。何況從學術研究及實務經驗發現,幼兒先學注音並無法保證上小學之後國語的學業成就較佳,反倒是許多由「正常」幼教班出來的孩子,有自信、樂於學習、願意接受挑戰,上小學之後,不僅生活適應良好,國語的學業成就也從初期的「落後」到中期的「並駕齊驅」,到後期的「迎頭趕上」,大人不要太低估孩子的適應能力。

 

幼兒教育不是才藝教育不是美語教育也不是電腦科技教育

才藝教育、美語教育、電腦科技教育在未來的時代不是不重要,或許將來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需要接觸美語,都必須成為電腦科技的「使用者」,但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精通才藝、美語或電腦科技的專門人員。更何況「愈早學一定愈好」在學術研究上並無定論,反倒有些研究發現,外來語或電腦技能等大一點再學,反而會因為孩子的認知、語言、心智較成熟,學習經驗較豐富、學習策略較多元,學習的效率會較好,且較大的孩子比較能夠掌握自己的興趣方向,學習動力較強,也較能發展適合自己性向的才藝。

在學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讓幼兒花很多時間學習美語,他學習使用母語溝通的時間相對減少,掌握母語的能力必然受到影響,而在缺乏美語自然語言環境的情況下,美語要講得像美國人一樣流暢也很困難。如果生在台灣,黃皮膚、黑眼睛的我們,美語無法講得像老外一樣流暢,是很自然可被接受的情況,但是從小就沒把自己的母語學好,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學習及人際關係,長大後自己人看不起你,連外國人也未必看得起你。母語是文化的根,雖然未來會走向全球化,但全球化也會卻促使各國人士更加致力於自己本土母語與文化的維護,因為那才是每個種族社會不可取代的獨特性

 

幼兒教育是重視身體健康的教育

在美國住過一段時間者,一定可以觀察到美國人從很小就開始培養運動細胞,家家戶戶無論貧富,孩子很小就會游泳、溜冰、騎腳踏車、滑板車,熱愛各項運動,而這些卻是我們孩子不太拿手的項目。近年也有研究指出,我國孩子的體適能遠不如同年齡的日本孩子,且孩子的近視、蛀牙、肥胖問題嚴重。孩子健康會亮起紅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不夠重視體育及健康教育,剝奪了孩子活動筋骨的空間和時間--家裡空間狹小、社區又無充裕、適合幼兒遊戲的戶外空間,再加上送托的幼教機構也是擁擠不堪,又讓孩子吃太多甜食零食,卻極少運動,從事的多半是看電視、玩電動遊戲或小肌肉之類的靜態活動。

不僅如此,環境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早已證實,長時間在狹小空間活動,孩子會有肢體伸展不開、情緒煩躁、衝突事件頻傳的現象發生。依據我國現行幼教機構的設置標準,幼稚園空間大小規定雖然已較托兒所、托育中心、補習班寬敞得多,但根本無法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甚至連鄰國日本標準的二分之一都不及,幼教機構的擁擠程度可想而知。遺憾的是,當我們期待政府提供幼兒更寬敞的學習環境時,為了業者易於立案及降低成本的考量,政策卻是朝向更加降低空間標準,且可以無戶外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能期待孩子有比較好的體適能、有比較健康的身體?

經常要求孩子乖乖坐著,根本是違反孩子天性,因為孩子就是從移動、探索、操作物體等活動中學習與發展。健康的身體先於所有的學習,幼兒正值身體大力發展的階段,幼兒教育應優先重視健康教育,室內外不僅應提供設置有平衡木、階梯、爬竿及輪胎的遊戲場,每天早上下午還要安排至少半小時,最好是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體能活動時間,才能幫助幼兒充分發展大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奠定身心健康的良好基礎。

 

幼兒教育是培養人際智能的教育

過去家庭子女數眾多,且社區中街頭巷尾的孩子經常一起玩,人際互動經驗頻繁,人際互動對象穩定,人際之間較能因為長期密切的互動而相互深入了解,對於日後人際互動的敏感度與團隊合作的意識也較強。現代的孩子多在小家庭中長大,又可能是家中唯一寶貝,社區人際間比過去疏離,多半有的是與大人相處的經驗,而非同儕相處經驗,所以人際知能較為缺乏。

對孩子而言,學齡前的教室猶如學習人際關係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裡,他們有機會和別人一起玩耍合作、作決定、並為決定負起責任、知道如何在遊戲中加入群體、用語言協商衝突、以及學習如何做一個具備社會能力良好的人。幼兒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幫助孩子發展人際智能,父母及老師應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有機會跟一群玩伴長期穩定的交往,深入了解彼此並相互學習尊重。

 

幼兒教育是開發思考力的教育

現代孩子的知識確實比過去孩子豐富的多,但父母不要誤以為知識愈多、愈早習得,就表示孩子愈聰明,其實知識豐富並不等於智商高或高層次思考力能力強。現代孩子所習得的知識很多是透過電視與電腦網路而來,而不是因為在生活中經常有機會接觸它、使用它,透過親身真實的感官體驗習得,所以知識的記憶屋往往是短暫的,終究會自動拋到腦後,就算仍然記得,在生活上真正碰到需要運用已知解決問題時,也未必能聯想到。而且這種情形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未來的世界會更加科技化。

聰明與否的關鍵是在於創意思考、問題解決與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高階思考能力的高下。研究學前幼兒認知發展的學者有一項重要的結論: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的確與年齡有關,但孩子的學習潛力很驚人,不能低估他們的思考、推理、記憶及問題解決的能力,而且應及早開發孩子思考力

開發孩子思考力是要多讓孩子有一邊做、一邊想、一邊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不是要孩子背誦許多他們不了解、又與他們生活抽離的東西,也不是光從書本上、電腦上去「學」某種知識正確的方式是多帶孩子去戶外實地參觀,多讓孩子有親身體驗的機會,鼓勵孩子觀察、發問、預測、假設、實驗...,反覆探究值得注意的事務和現象,並使用口語、圖像等各種媒介把自己的感覺、想法、觀察發現紀錄下來,帶回教室與師生共同討論、分享所得,讓孩子因而獲得深入、新的領悟。

 

幼兒教育是基礎社區公民的教育

幼教機構是一個社區的縮影,老師應經常提供孩子有團隊合作的機會,鼓勵每位幼兒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依據個人專長貢獻出不同的特殊貢獻,就像社會中各行各業的「專家」,很自然地相互依賴,彼此獲益。例如:一位小男生,很喜歡說故事,說故事時口語、表情皆十分生動,班上許多孩子都很喜歡聽他說故事。另一位小女生,因為扮演恐龍唯妙唯肖,被全班視為「恐龍女王」,當小朋友決定要演出「侏儸紀公園」的故事時,小男孩的專長便是扮演說書人,而小女孩的專長便是扮演恐龍。

每個孩子都是社區及文化族群的一分子,應該有機會互相學習,培養歸屬感,認同自己屬於社區及文化族群中的一分子,願意積極和社區中的別人合作、共同處理不同意見,這是民主社會運作良好的必要條件,也是社區公民教育的本質。既然學校本身也是社區的一部分,就不該成為孩子學習的一個孤島,除學校班級內、班級間的互動之外,應積極與學校所在的社區生活相連結,協助幼兒擁有全面地、深入地探索、理解社區周遭環境和文化活動的經驗,讓幼兒對社區有歸屬感及積極參與感。

不過長久以來,由於我們多半認為幼兒是脆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經常把幼兒教育定位在家庭教育或幼兒本身全人發展教育的層次,而與大眾生活完全隔離。即使幼教課程中可能會安排「社區中幫助我們的人」這類主題,例如:郵差、警察和消防隊員,但卻很少帶領幼兒走入社區,更深入的探索他們如何成為社區的一分子,如何為社區貢獻。

其實幼兒不只可以去參觀博物館、動物園或其他休閒遊樂場所,也可以因為對馬路底下的下水道產生好奇,拜訪市政府的工程人員,也可以因為一年一度社區農產品豐收季節,拜訪農夫,認識他們的工作。當孩子對某項議題的探究告一個段落時,也很可以邀請社區民眾一起參與,分享所學所獲。幼教機構應該是一個社區大人和孩子可以彼此分享生活與生命經驗的地方,也應該是一個讓幼兒的生活圈從家庭擴展至學校、擴展至整個社區的場所。

 

幼兒應該是主動生產者而不是被動的消費者

由我們自身的學習經驗可以體認到「教了」未必等於「學了」,「學了」也未必等於「學到了」,而從當今世界各國許多知名的高品質幼教方案,也可以很確定地讓我們看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很愉快的學習、主動的學習,而且確實有能力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既然孩子有能力學到自己想學的,大人又何必什麼都要教?而且什麼都要自己教?又何必一切都要買現成的商業產品給孩子玩?應該是多讓孩子自己去學那些有能力自己學、又值得學習的東西,大人教的未必比孩子自己學的更有效果、現成的玩具也未必比孩子自己設計的更好玩、更有意義。

如果大人把孩子視為被動的消費者,孩子便會完全依賴大人,許多原創性的問題、點子、資訊、想法就失去了,也失去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如果願意把孩子視為主動的生產者,鼓勵幼兒由熟悉的生活題材切入探究,幼兒才有興趣、才有點子,才能更深入挖掘問題,對孩子更具意義、也更富於教育性。

 

大人必須調整觀念,以身作則

父母及師資培育機構的老師都是「過去」的學生,教育我們「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挑戰他們「未來」將面對的時代。如果父母及老師都堅持用過去的方式教養孩子,把過時的資訊教給孩子,如何協助孩子去面對他們未來的時代呢?

人生是馬拉松比賽,我們要從前瞻性的角度看幼兒教育,未來是網路科技、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人能否在各行各業的專業領域發光,靠的不是知識的多寡、技巧的熟練而已,而是誰能把知識最快創造出最大的附加價值,誰才是贏家。而要成為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贏家,需要的是培養對人生的熱情與好奇,具備溝通表達、創意思考及終身學習的能力,並願意團隊合作、尊重不同意見、能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的新世代公民,這些條件都不像資訊可上網搜尋而來。大人想要幫助孩子具備挑戰未來21世紀所需要的條件,就必須調整觀念,以身示範,並從此時此刻就做起。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到麻煩不崩潰!十句話讓你與孩子共享溫馨親子情

帶孩子,難免有不知所措、差點崩潰的時候。已經當祖父的家庭教育心理師,從網紅經驗中分析父母在情急時,可以分別對自己、與對小孩說的「神句」,如何扭轉情勢,帶來好結局。

 

「育」到麻煩不崩潰!十句話讓你與孩子共享溫馨親子情

每當面臨育兒難題,學會這十句話,將自己與孩子從崩潰邊緣拉回來。Shutterstock

育兒人生,誰沒有筋疲力竭又手忙腳亂、卻遇上孩子添亂出狀況、快要崩潰的時候?更糟的是,當人們覺得無助、煩躁時,難免衝動,會說出傷害雙方的話。

在全球巡迴演講與開班教授父母教養技巧、作品被翻譯成近20國語言的心理學博士柯恩(Laurence J. Cohen),在《今日心理學》的部落格為文,他偶然看到 IG 裡一位媽媽分享,在崩潰邊緣時,常對自己說的五個「神句」,並且加上自己的經驗與分析,希望能幫助父母們,無論是因為自己的事很崩潰、難以應付孩子來要求的事情,或是孩子很「盧」的時候,可以這樣看清事實與調整心情,得到理性的緩衝。

崩潰父母對自己的五句喊話

柯恩指出,其中最大的秘訣,就是把孩子說的話、做的事、或是搗蛋,視為他們想要溝通的行為:

  1. 「孩子不是在找我麻煩,是他遇到麻煩了」

因為當大人無法立即處理孩子的問題時,很容易覺得孩子在找麻煩,接下來就會愈想愈極端,像是「你要把我逼瘋了」、「我這一天都被你毀了」。但是孩子心中何必、又怎麼會要找父母麻煩,他們只是想來找大人幫忙處理他們的問題。

  1. 「我愈冷靜,處理事情的效果就會愈好」

或許有不少大人已經常會告訴自己或別人要冷靜,但是「要冷靜」感覺只是要阻斷我們的感受,停在當下,接下來還是會很焦躁。這句話提醒我們冷靜的目的,再往前踏進一步,要好好地、更有效地處理事情,比較容易讓我們真的靜下來,把焦點轉移到處理事情。

  1. 「孩子不是做錯事,是有重要的事情想要告訴我」

行為是孩子溝通的一種方式,尤其是愈小的孩子,愈是說不清楚,就很容易用行為來表達,像是嬰兒的哭,或是幼兒想要幫大人的忙、自己做、想要嘗試時,會直接拿杯子倒水、收東西,卻不小心打翻。更難的是,很深的感受,很不容易說清楚。所以,當孩子做錯事時,大人若能先假設這是因為他們有想說卻沒有說出的話,就是當下最好的想像。如果發現孩子是故意調皮搗蛋時,再來處罰、談論後果也不遲。

  1. 「這可能對他是天大的事情」

大人對小事也可能有很強烈的情緒,而且觸動情緒的原因與反應都因人而異,更何況是小孩。也許有時父母覺得,小孩怎麼用這麼雞毛蒜皮的事,在不對的時候打擾大人,難免覺得不耐煩,但其實小孩可能覺得那是很重要的事,有很強烈的感受需要幫忙。大人要避免要求他們收斂心中的感覺,符合大人的期待或評估,而是要聆聽,幫助他們釐清與解決事情。

  1. 「我能幫他,而不是傷害他」

無助的大人難免衝動。不過,孩子找上大人時,大人總要做些什麼。我們可以選擇幫助他們,而不是用一時衝動的言語、行為,像是吼叫或處罰,讓事情變得更糟,或是傷害他們。

 

 

崩潰父母對孩子的五句魔法話

柯恩還指出,當這位媽媽跟自己說這五句話時,也會轉化成五句對孩子的神句,像有魔法一樣,幫助孩子靜下來:

  1. 「我可以抱抱你嗎?」

當我們知道孩子不是故意找麻煩,下一步就是幫助他們激動的心情冷靜下來。抱抱最能表達和給予這種感受,讓孩子知道,彼此的關係仍然緊密連結。

 

  1. 「我知道你現在感覺很糟」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心情愉快,當孩子難受時,自己也會覺得心痛。但父母的工作不是改變孩子的感受,而是讓孩子知道你看到、也了解了。而且這是實際上最快讓情緒經歷充滿、表達與發洩、消退、復原的方法。

  1. 「沒有關係」(Okay)

在英文中,這樣短短的一個字,讓孩子知道,不管他們當下的感受如何、做了什麼,大人都會接受,不會摧毀親子情誼。這對孩子很重要。

  1. 「你可以哭,盡量哭」

孩子哭泣當然不需要大人同意,眼淚自然就會奪眶而出。但這句話會讓大人自我提醒,眼淚是有療效的,也幫助孩子能夠抒發他們的難受。

  1. 「我在這裡陪你」

每個孩子都需要不斷聽到這句話,尤其是當他們也被擔心做錯事、崩潰的情緒滿溢時。

(資料來源:今日心理學) 

(責任編輯:特約編輯許如鎧)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4912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資源!職能治療師推薦6日常動作,幼兒不握筆也能奠定寫字基礎

運筆練習怎麼做?幼兒運筆練習下載資源有哪些?關於家長對於孩子運筆練習的常見問題,《親子天下》整理兒童職能治療師的建議與運筆練習資源,一次解答。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資源!職能治療教師運筆練習6動作

運筆練習怎麼做?《親子天下》整理運筆練習免費下載資源,與兒童職能治療師的建議,供家長參考。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幼兒幾歲可以開始運筆練習?許多幼兒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沒有學拿筆、進行足夠的運筆練習,會導致孩子在上小學開始學寫字時進度落後、寫字歪歪扭扭。不過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提醒,運筆練習不一定透過不斷書寫來達成,太早要求孩子握筆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運筆練習目的是什麼?

運筆練習是什麼?張旭鎧指出,許多人以為運筆練習就是練習寫字,其實運筆練習是為了達成未來能運筆靈活、寫字順暢美觀等目標的練習,而實際握起筆書寫,是運筆練習的最後一步。

「進行『運筆練習』時不一定要拿筆,」張旭鎧提醒,家長陪伴孩子進行運筆練習時,不用急著要求孩子學握筆、運筆,孩子通常會自然而然從畫畫、仿寫自己的名字等過程,建立起對於寫字的興趣與成就感,屆時再進行連連看、描虛線等輕鬆有趣的紙本運筆練習也不遲。

運筆練習下載 免費資源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1:

kid zone.ws 。從該網站下載學習單後會得到一個GIF檔,需先貼到word等軟體上調整大小後再列印。素材較為簡單,除了沿著虛線描繪的圖案、線條模板,也有連連看的版型,讓孩子透過配對方式連線、練習畫出折線與直線。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1:kid zone.ws 。

截圖自kid zone.ws。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2:

kiddo worksheets。網頁提供許多動物、昆蟲、交通工具的描繪模板。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kiddo worksheets

截圖自kiddo worksheets。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3:

the sprucecrafts 。網頁中整理59張運筆練習素材,難度由簡至深,家長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齡與能力,選擇合適素材。點擊進入運筆練習素材下載頁面後,點選「print」即可列印。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the sprucecrafts

截圖自the sprucecrafts。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4:

3dinosaurs。素材可免費下載,有多種線條、圖案可供家長選擇。進入頁面後,點擊「Download Prewriting Practice Printables」的超連結,即可下載。

 

截圖自3dinosaurs。

截圖自3dinosaurs。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5:

happylilac。happylilac 是日本的素材網站,有許多適合幼兒、國小年段孩子的學習單可供下載。網站提供的運筆練習素材多元,點入想下載的圖片後就跳轉至下載、列印的頁面。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happylilac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happylilac

截圖自happylilac。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6:

education。網站所提供的內容難度各異,有依據數字連線、依據應字母順序連線的素材,家長需要花費較多心思,挑選適合孩子的學習素材。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education。

截圖自education。

免費運筆練習下載7:

pinterest。pinterest是一個應用程式,可以使用網頁或app開啟,裡面有許多圖片、模板、視覺參考,也有許多運筆練習下載資源。家長可以在搜尋欄中輸入「運筆練習」、「dots to dots」等關鍵字,即可瀏覽並下載圖片。

 

線條運筆練習下載

運筆練習怎麼做?

想要讓孩子未來能好好寫字,就必須在運筆練習的過程中,訓練孩子的大小肌肉。張旭鎧與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提供這些不用拿筆,也能進行運筆練習的方法:

  1. 丟接球、沙包:過程中孩子會有拋、接、抓、放、翻等動作,訓練手眼協調、雙手協調之外,也能訓練大肌肉。
  2. 訓練坐姿:多帶孩子進行大肌肉活動,培養未來寫字時會用的肩膀與手肘的肌肉力量。
  3. 投硬幣、串珠珠:吳姿盈說,讓孩子將硬幣、彈珠、小卡片投進小洞中,或是穿珠,都對小肌肉是很好的練習。
  4. 摺紙、剪紙練習:3歲後的孩子就可以從最簡單的紙飛機開始學習摺紙,增進孩子手腕的力量。
  5. 玩黏土、揉麵團:孩子可以觀察到自己手指頭的個別動作、同時動作、不同方向動作,非常適合兒童訓練小肌肉。
  6. 參與日常家事:吳姿盈指出,擦桌子、擰抹布、澆花、洗葡萄或番茄等小顆且容易抓握的水果,都是很好的小肌肉練習。

各年齡階段的孩子如何進行運筆練習?

分齡運筆練習方式

年齡

適合的畫筆

日常練習

3歲前

酷蠟石、蠟磚

透過大肌肉活動建立基礎的肌力並訓練坐姿,奠定未來寫字時所需的肩膀、手肘肌肉力量

3歲後

粗蠟筆、胖胖筆

進行手部小肌肉訓練,訓練手腕、手指的肌肉

4歲後

蠟筆、麥克筆、鉛筆等

可從引導孩子模仿、畫出自己的名字與數字開始,培養對於寫字的成就感與興趣

製表:親子天下

原文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4807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用手機哄小孩,還能怎麼做?5招陪孩子練習應對情緒

大人忙、煩、累的時候,難免暫時隨手把手機當保母,不過也知道這樣不是好方法。現在有新的研究發現,這樣做的壞處又多了一個:會剝奪孩子練習面對無聊或情緒的能力,長期影響甚至會導致他們情緒失調、更喜怒無常。那麼,還可以怎麼做呢?

 

不用手機哄小孩,還能怎麼做?5招陪孩子練習應對情緒

 

長長的假期,或是疲累的下班後,一定有這樣的時候:大人已經很累了,小小孩還是黏著不放,或是大人不得已必須起身去煮飯、接電話、或處理雜事時,小小孩馬上崩潰哭鬧。此時,你是否也忍不住拿起手機或平板,推向小孩,希望換來一點清靜與時間?

大家也可能知道這樣不好,但是並不那麼完全清楚後果。常有相關研究指出,這會讓孩子沉溺於螢幕時間、變得上癮,更會吵鬧要玩手機,或是過多地被動吸收資訊、內容可能有問題、缺乏互動等。新的研究又發現了一項缺點:這可能在長期導致3到5歲的孩子情緒失調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密西根大學的兒童醫院(C.S. Mott Children’s Hospital)針對422對3~5歲幼兒的親子組合,觀察每一對親子半年,追蹤家長多常把電子設備作為哄孩子的工具,以及孩子相關的情緒反應和情緒失調狀況。結果發現,常常把手機等電子產品當作臨時保母的家長的孩子,情緒明顯的更常在喜怒間變換,時而開心、激動,時而挫折、沮喪,而且更會異常衝動。這些情況在男孩,或是過動的孩子身上更普遍。

平時就練習應對情緒

因為當孩子不願暫離大人、要大人全部的注意力陪伴時,通常也是孩子的情緒感到無聊或不開心的時候。在幼兒發展早期,這些電子設備可能會剝奪孩子發展獨立和調節情緒能力的機會。

那麼,疲累且忙碌、還有家務負擔在身的父母該怎麼辦呢?研究人員提出了建議:盡量克制少用,並設定時間限制。如果難以避免用手機、平板哄小孩,可以跟孩子說好,時間到了就要結束,藉此降低使用的時間。另外,有些應用程式可以設定播放時限,選擇不要自動連續播放

更好的方法是,在平時、或在事發時能夠花一點時間教孩子應對他們的情緒的技巧。例如:

  • 用孩子感知得到的動作安撫,像是抱抱、輕搖、拍拍他們,握住捏捏他們的手,一起讀一本書。

  • 用他們喜歡的動物玩偶舉例說明當下的情境,一起練習如何跟玩偶說理、安撫玩偶的情緒。這樣的角色扮演可以幫助孩子表達他們的想法,以及了解和接受道理。

  • 問孩子為何吵鬧,認識與面對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可以學到,情緒是可以討論,甚至可以管理的。

  • 用紅綠燈等顏色區塊歸類孩子的行為可接受度,把這些類別與行為貼在冰箱上,並且以此跟孩子溝通,如何從紅、黃燈走向綠燈區塊。例如,孩子在哭鬧邊緣時,可以跟孩子討論,你正在黃燈區,我們要怎麼回到平靜的綠燈。

  • 教孩子能幫助他們表達與抒發、替代性的行為。例如,不能打人、吵鬧,但若忍不住,可以打枕頭發洩;如果想要媽媽注意,可以拉拉媽媽的手、跟媽媽說,而不是哭鬧、丟東西。

(資料來源:NBC News密西根大學醫學院

(責任編輯:莊蕙慈) 

原文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4699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壞脾氣、愛生氣有解?5步驟有系統性引導孩子安頓情緒

情緒問題不管在孩子哪一個成長階段,都是家長教養路上的難題之一,通常家長比較常看見孩子在顯性上的認知發展,但卻容易忽略了社會情感上的發展。身為家長的我們要如何接得著孩子的情緒、好好引導,SEL社會情緒學習就會是一個好的練習。

 

孩子壞脾氣、愛生氣?5步驟系統性引導孩子安頓情緒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有階段性的情緒需求,像是小小孩會哭鬧,幼稚園開始會鬧脾氣、害怕輸的感覺,到了青少年時期因荷爾蒙等原因,讓孩子情緒比較容易激動,都是家長的教養大難題。孩子常見的情緒問題,像是吃早餐拖延、要爸媽幫忙穿鞋、到了學校門口不進去,當家長仔細觀察這些情緒,會發現其實其來有自。

在SEL社會情緒學習中有五大內涵,其中一項就是「自我覺察」,當孩子早上因為要穿哪雙襪子而花了大半時間時,家長可以試著對孩子說:「你是不是覺得捨不得,想再跟媽媽多相處一下?」

學齡前的孩子不一定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但可以試著發現卡住孩子情緒的關鍵為何,提早想好對策。

家長並非學了SEL社會情緒學習這套方法,就能幫助孩子在情緒爆炸時刻很快地恢復。SEL社會情緒學習包含許多概念,情緒教育、EQ、自我管理等,但這些都是要在孩子心平氣和的日常練習做起,慢慢帶領孩子認識、調節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來說,剛開始辨識情緒是有些挑戰的,家長可以帶著孩子認識、命名情緒,大一點6-7歲的孩子,可以開始進行調節情緒的練習,發現自己的情緒地雷。

SEL社會情緒與最被大眾熟知的EQ,有何不同?

EQ情緒智商是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1990年代提出的概念,隨即引起全球熱議,在此之前社會主要看重的是IQ智能商數。而SEL社會情緒學習則是由美國非營利組織CASEL提出,涵蓋五大核心概念: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和負責任的決策。簡單來說SEL是一套教學方法,重視如何營造一個同理、尊重、關懷和愛的環境,除了EQ強調的情商與情緒外,也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達成個人的目標。

舉例來說,以孩子完成作業為例,有的孩子喜歡一鼓作氣完成,有的喜歡寫一段休息一會,當孩子夠了解自己,就能夠發展適合自己的策略,去達成這個預設目標,這就是SEL五大內涵裡的「自我管理」,這在未來升學、工作都是相當重要的必備能力。

SEL的學習其實就是將較為抽象的非認知能力,與邁向成就上的實際能力結合起來。

SEL近幾年備受討論的其中一個原因也與全球疫情有關,而網際網絡的發達也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人,並加速獲取知識的速度,孩子累積的壓力也相對大。身為大人的我們可能已經有一些定見,但孩子可能還沒具備好好覺察自己的能力,這時候SEL就是透過深度自我覺察,幫助孩子找到天賦,也是讓孩子未來做決定時可以不那麼迷惘。

如何在家裡帶著孩子練習SEL呢?

親子天下十二月號中介紹了五個分齡的學習方法。

  1. 自我覺察:以學齡孩子來說,聊天就是很好練習自我覺察的方法。學齡孩子比起學齡前,與家長的相處時間相對較少,家長可以試著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孩子發現、排解當天的情緒狀況。
  2. 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則是讓孩子安排自己的日程,現在很多孩子都會上安親班、才藝班,這時家長就可以帶孩子練習做決定,階段性放權。另外,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其實也是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環。
  3. 社會覺察:指的就是同理心的養成,通常孩子到5-6歲時會開始有「分享」的概念,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學習分享、同理他人的情緒。親子天下十二月號訪談心理師也提到,社會覺察在華人社會裡被落實得太徹底了,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灌輸以和為貴的觀念,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無形之中也會造成孩子的壓力,如果又少了自我覺察的建立,孩子就很容易覺得不快樂。
  4. 人際技巧:學齡前到學齡的孩子都很適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導孩子重新思考在該情境下如何應對。到了國中青少年階段,家長就需要站在顧問的角色,可以給孩子建議,但需要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5. 負責任的決定:試想以下情境,孩子因為想和好朋友讀同所學校,選擇了一所離家非常遠的學校,家長可能會說:「好啦那我每天載你上學」,可是萬一家長哪天沒空載孩子上學,孩子反倒回頭怪家長說:「都是你沒載我害我遲到」,心理師建議,當孩子做出一項決定時,家長需要先讓孩子自己試著想解決辦法,而不是硬把孩子全部的責任都扛在身上。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每天都會產生多種情緒,每天練習說出三種情緒,其實就是很好的自我覺察,覺察情緒之後才能知道如何消化與調節情緒。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光老師:在家養成「先說再拿」好習慣

在小朋友互動中,常有人不過問就拿別人的東西,「先說再拿」這個小習慣很重要,卻常常被爸媽忽略,這不僅是一種禮貌,也會影響孩子人際互動。

 

光光老師:在家養成「先說再拿」好習慣

插畫|九子

孩子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常常會靈光一閃的突然講到一件事情,就迫不及待去做,這可以說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拿別人的東西時,都不說、也不問,常常就會讓孩子陷入麻煩。這不僅是禮貌的問題,更可能導致人際互動的困擾。

培養孩子「先借再拿」這一個小習慣,常常被爸媽所忽略,認為反正是在自己家裡面,不用那麼「計較」,所以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如果情況是發生在學校裡,你覺得呢? 孩子老是拿別人的東西,卻從來不先過問,結果朋友一看到他,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把自己的東西保護得好好的,深怕被「搶」了,當然人際互動也會受到影響。

直接動手拿的三個原因

孩子會直接拿別人的東西,而不先問一下取得同意,主要有三個原因導致:

1.孩子擁有的太多

孩子生得少,每一個都是寶。當孩子想要一個東西,我們就百分之百滿足,孩子覺得自己擁有一切,結果就是孩子只要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要,當然也就不會先問了。

在讓孩子練習「借」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減少物品,唯有不是全部擁有,才會有需求去「借」。相反的,當我們給予的愈多,孩子又何必需要去借東西呢? 只要叫爸媽「買」就可以了,不是嗎?

 

2.媽媽的就是我的

 

兩歲時,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概念」,了解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媽咪的連體嬰;直到四歲時,孩子非常清楚了解自己的想法,別人並不能知道的。

但是,有時孩子還是會覺得媽咪跟自己是同一個人,對於媽咪擁有的物品,也覺得是自己的,所以就會出現隨意使用的情況。請媽咪一定要和孩子把物品分清楚,避免孩子養成錯誤的習慣,特別是翻別人的包包,在人際互動上是非常忌諱的事情。

當孩子上了中班以後,請把他視為一個獨立的人,也要尊重孩子的「包包」,不要一回家就翻孩子的書包。你覺得是在幫忙孩子,卻會讓他搞不清楚狀況,所以請讓孩子自己把碗筷、聯絡簿, 拿出來給你吧!

3.欲望控制不成熟

在四歲時,孩子對於自己的「欲望」,還不能妥善的控制,一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期望可以立即獲得,因此會出現動手拿的情況。這時,幫助孩子練習「延遲獎勵」的時間,讓孩子學會等待,將會是有幫助的。

此外, 最常見的是「信念」錯誤,孩子認為某樣東西現在沒人用,所以自己就可以拿來用,這在手足之間最容易出現。這時並不是要給每個人買一個,省得孩子吵架,而是要讓孩子練習輪流使用,這樣更能促進「欲望控制」的發展。

 

孩子都是天真的,雖然有時會出錯,但往往不是惡意的,而是不懂得社交技巧。培養孩子「先說再拿」,雖然只是一個小習慣,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在家裡先多多練習,這不僅是一個禮貌,更可以幫孩子避免陷入「小麻煩」喔!

原文出處: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7614?rec=i2i&from_id=5093141&from_index=2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真心相信有聖誕老公公  把握童趣,開心過節才是王道!

孩子真的相信有聖誕老公公嗎?心理學家揭開大人的疑問,孩子是真的對聖誕老公公深信不疑,但原因不是因為好騙,而是信任大人與經驗。與其等到他們長大發現實情,大人也沒法再用聖誕教養經了,不如此時好好一起開心享受。

 

孩子真心相信有聖誕老公公  開心過節才是王道!

為何孩子對聖誕老公公深信不疑?其實孩子不是什麼都信,而是因為信任大人與經驗使然。shutterstock

今年歐、美聖誕老人大缺工,而且工資大幅提高。這不只是因為疫情管制減少了供給和「報復式慶祝」的需求大增;也因為大人喜歡聖誕老公公帶來的歡喜氣氛;更因為很多小朋友們對聖誕老人深信不疑。

真的,小小孩真心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公公。

美國羅格斯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羅布伊證實了大人們的猜測,並且揭開了小朋友心中的聖誕老公公傳奇。

她在《今日心理學》的部落格文章指出,雖然我們很難想像,孩子怎麼會相信真的有一個人可以搭著麋鹿的雪撬,在一個晚上飛到世界上的每一家,甚至會在事前寫信給他,許願要什麼禮物,還準備餅乾給他吃、也準備胡蘿蔔餵麋鹿。但這就是事實。

小孩並不好騙。他們本來就不會盡信書、電視、電影裡的一切,包括童話故事、卡通動畫等。羅布伊引述過去的研究,即使是才3-5歲的小孩,也只有三成會相信童話書裡的人物與故事是真的。就算是真實故事,他們都不一定會當真。

所以,他們相信聖誕老公公的傳奇,是因為多種原因交疊產生的「魔力」。

例如,他們都聽過別人的證言,包括朋友、老師對聖誕老公公的描述,特別是禮物這件事。尤其,爸媽幾乎每年都會在家裡來一次「問小孩喜歡什麼,偷偷買好、包裝、藏好、趁他們睡覺時拿出來」的儀式。父母跟老師是小朋友的可靠消息來源,讓這件事情的可信度大增。

另外,小小孩自己也有親身經驗。除了收到心儀的禮物,在歐美還有聖誕老公公會在家裡和聖誕樹下撒糖果的傳統,讓他們覺得眼見有據。而且,在聖誕節這一陣子,他們也會在賣場、街邊看到很多穿著紅色衣服、有白鬍鬚的聖誕老人,開心得跟小朋友互動,成為小朋友相信他們存在的另一個例證。

如果再加上父母的強調,趁此灌輸感恩、歡樂、助人等聖誕教養經,還一起準備送給別人的禮物,或在家裡布置聖誕樹、準備烤餅乾,他們就更深信不疑了。

過了5-8歲魔力思維期 依然相信爸媽

那麼,小朋友會相信有聖誕老人到什麼年紀呢?羅布伊指出,可能到5〜8歲間,他們都還相信。因為魔力思維(magical thinking)是這個年齡小孩的日常,他們還會幻想,相信、或是期待夢幻的魔力會成真。神奇的聖誕老人和他帶來的一切就是其中之一,同樣的幻想也發生在復活節的兔子、神奇飛毯、牙仙子、魔豆等傳說。

小朋友到了大約7、8歲時,他們的認知發展會逐漸帶領他們相信,世界上有些客觀上並不合理、事實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physical impossibilities,客觀不可能),聖誕老人跟麋鹿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孩子們會慢慢得開始半信半疑,最終發現、肯定那是假的。不過,他們並不會因此幻滅,不會覺得沮喪難過,也不會因此就不相信爸媽。因為那就像他們會質疑世界上真的有野獸、年獸嗎,只是從想像走到現實。

 

實際上,每個孩子的「魔力思維」跟「客觀不可能」的體悟,消長的時間與狀況不一,不會有一天突然只相信現實,失去幻想。在關鍵的「夢醒時分」,孩子也不一定會跟爸媽說他們已經知道了。

更暖心的是,他們不會質問爸媽為什麼騙他們。因為他們了解,爸媽也從跟他們一起度過聖誕老人的傳奇神話中,共同經歷了樂趣。甚至,還有小朋友裝傻跟爸媽們一起演戲,大家好再一起開心地多享受幾年耶誕節。

所以,父母們也要趁著孩子還相信,或是半信半疑時,多享受聖誕節帶來的歡樂氣氛與機會教養。甚至像研究裡提到的,多在家裡創造聖誕儀式與氣氛,讓孩子有更多與大人共度的童年與節慶趣味。

(資料來源:今日心理學

(責任編輯:陳奕安)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53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字慢吞吞,多寫就會好?

我們大人往往有一種迷思,只要多練習孩子就會進步,所以不停的要求孩子大量寫字,這樣就可以幫助到孩子嗎?練習是絕對有幫助的,但是訓練不可以超過孩子的生理發展。

 

寫字慢吞吞,多寫就會好?

 

我們大人往往有一種迷思,只要多練習孩子就會進步,所以不停的要求孩子大量寫字,這樣就可以幫助到孩子嗎?練習是絕對有幫助的,但是訓練不可以超過孩子的生理發展。

寫字,是手指肌肉動作整合之後的表現,如果孩子的手指肌力不足時,很難控制好鉛筆,當然也就很難拿筆寫好字。寫字拖拖拉拉的孩子,我們常常會將「偷懶」的標籤貼在孩子的身上,但是如果你真正仔細觀察孩子,真的很難將偷懶放在他們的身上。因為握筆姿勢的不適當,他們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來寫字,在短短不到十分鐘的過程中,他們出現不停的改變握筆方式,想方設法地使用手掌內的各個不同的肌肉群,一直到榨乾所有的可以運用的每一條肌肉力氣為止。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你還會認為孩子是不認真?愛偷懶嗎?

我們最大的誤區是「寫字可以訓練手部力量」。與其說寫字是訓練肌肉力量,倒不如說寫字是高度的認知功能訓練,一下要記得字形、一下要熟練筆順、一下要背誦字音,在寫字的過程中,這些重要的能力都要一起運用在寫字當中。寫字不僅僅只是寫字而已,我們不應該使用寫字來訓練肌肉,反而讓孩子忽略學習更重要的事情;相反地,我們應該「額外」幫孩子培養出肌肉力量,才讓孩子開始寫字。不然就像我給你一把雕刻刀,要求你把課文都雕刻完,請問刻完十遍之後,你又可以記得多少內容呢?我相信你只會記得手快要廢了,不是嗎?同樣地當孩子拿筆都有困難時,大量的寫字不一定是有幫助的,只會讓孩子的手抽筋。短時間的努力絕對是可以依靠意志力,但是長時間下來使會讓孩子覺得抗拒,甚至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動機。

很多爸媽都會疑惑,孩子明明長大都很正常,為何孩子寫字慢吞吞呢?要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從從回答另一個問題開始。

請問你覺得「畫圖」和「剪刀」,哪一個和孩子在寫字的表現比較有關係呢?

我們直覺一定是「畫圖」。

因為畫圖也是拿筆,只是筆粗一點、色彩多一點,所以常常將繪畫能力和書寫效率當做同一件事情。但是很不幸的,世界上很多事情卻是跟直覺剛好相反的,畫圖和寫字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反而是剪刀的操作技巧才是關鍵。

讓我們從「動態握筆」和「靜態握筆」之間的差別來說起。畫圖,最重要是線條流暢和著色均勻,需要手腕的靈巧度來畫出大範圍的線條。寫字卻不是如此,大家不妨拿起紙筆,隨意的抄下文章中的任何一句話。觀察一下,請問你是手指在動?或是手腕在動呢?

肯定你的答案一定是「手指」。沒錯,同樣是標準的三指握筆法,畫圖時我們使用的是「靜態三指握筆法」,但寫字時使用的是「動態三指握筆法」,兩者的差別在於手指有沒有運筆的動作。讓我們在回到原來的問題,請問「畫圖」和「剪刀」,哪一個在使用時,必須保持手腕穩定,並且使用大量的拇指和食指的動作呢?你有沒有發現,其實剪刀反而更符合我們的選擇。

在臨床觀察的資料顯示,孩子畫圖是否好看,與孩子的創造力和感受力有關,但是與孩子在學業書寫的效率,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關聯性。但是,如果一個孩子拿剪刀剪形狀都有困難,往往也會伴隨著書寫困難的出現。不要小看孩子在幼兒園做勞作,那可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幫孩子未來寫字做好準備喔!

 

趁著孩子回家作業比較少的時候,多讓孩子做勞作、用剪刀,先增加手指肌肉力量,自然能讓寫字的速度變得比較快喔!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4794?rec=i2i&from_id=5093753&from_index=1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玩就是小小孩的學習!與其提早學,不如當他的玩耍教練

小小孩的爸媽們,在家裡時是否像孩子的家教一樣,從小帶著他們練習讀益智書籍、認字、做習題?在學校時,孩子是否多數坐在小椅子上跟著老師朗朗讀書、拿著筆畫圖寫字?幼兒的大腦設計中,最棒的學習其實是在玩樂時。家長與其當家教、老師,更該當玩耍教練。

 

玩就是小小孩的學習!與其提早學,不如當他的玩耍教練

 

 

4、5歲的孩子,有沒有辦法可以準備、烘焙巧克力杯子蛋糕,接著清洗、擦乾器具呢?這是在美國西雅圖,5歲的羅莎跟4歲的喬迪恩的真實故事,兩人轉過身,還假裝有客人等著服務。而且這不是在學習,而是玩。

小小孩這樣玩,會不會玩得太複雜了呢?美國非營利獨立教育媒體《The Hechinger Report》刊登文章指出,幼兒的玩樂,是一個複雜的世界。就像這個例子一樣,雖然是玩,卻也可以是有很多層次、很有深度的事,可以比為了贏在起跑點而提早學的數學、英文⋯⋯學到更多。大人若想要小孩真的贏在起跑點,提早學習,最好的學齡前學習,就藏在複雜的玩耍、遊戲中。

這篇文章整理了好幾篇研究一一說明,在孩子腦部發育的過程中,最早的幾年,天生就是設計成對玩跟活動最有反應。在玩樂過後,他們的語言技巧進步了,也增進了數學跟問題解決能力;在一些依靠想像力的遊樂中,還強化了他們的毅力。

因為在玩的過程中,腦部會分泌化學物質,有助於他們的記憶、動機、專注、情緒規範,也支持他們的社交技能。此外,3~6歲的孩子多玩耍,還會讓不同社經背景的小孩縮小發展的機會差距。

但現代的問題是,即使是小小孩,也沒有太多時間玩,因為他們還有很多制式的學習活動。這篇文章因而引述了美國全國幼兒教育學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NAEYC)早期學習方案認證資深主任曼尼魯沛(Alissa Mwenelupembe)的提醒:「我們不用在玩跟學業中做選擇,學齡前兒童的玩,就是他們的學業。」

父母不用在「玩」和「學業」中做選擇

更棒的是,父母與其辛苦的當幼兒的家教,只要當他們的玩耍教練、好好地、用力的玩就夠了。

那麼,要怎麼玩呢?文章指出,玩就像一個光譜,有各種可能;一端是讓小孩自由的玩,另一端是規定小孩要怎麼玩。各種玩的方式對孩子有不同的效益,這篇文章指的玩,是在中間的某處,最好每天都能這樣玩到90分鐘。

原則上,父母可以先選一些會接觸到實體物質以及與人互動的玩樂活動,讓孩子挑選他們喜歡、覺得好玩、可以有些即興發揮空間的活動開始,然後讓孩子練習想與決定要玩到什麼程度,大人只要盯著、在需要時協助,沒有安全疑慮就好。當然,也可以在孩子困惑、必要時,提供一些學業知識、或是社交與情緒上的指引。這樣,孩子就會邊玩邊學到許多事物,在無形中累積許多技能與知識。

現代生活裡的父母們或許太忙碌,沒有很多時間與精神這樣當孩子的玩耍教練,或找到很多類似的坊間活動。但其實,只要選擇理念相符的幼兒園,孩子「上學」時也能盡量這樣玩。

在美國,就有不少「違背」要提早學習知識的壓力、讓孩子盡情從玩樂中學習的幼兒園。孩子雖然是在「學校」,但不只是坐在小椅子上跟著朗朗讀書、拿筆寫畫,而是花了很多時間在戶外用鏟子鏟沙,在教室內玩鍋碗瓢盆、扮家家酒、堆積木玩角色扮演,趁機學到了幾何學、自然科學、工程設計,玩伴吵架時還學到協調溝通與社交情緒技巧。

 

雖然怎麼玩是很有學問的一件事,但擁有二十多年經驗的學齡前兒童教育者何菲(Sally Haughey)告訴讀者,不管父母或老師,玩樂教練只要從孩子自由選擇的活動開始,讓孩子帶著大人玩,玩到、學到的範圍就會不斷擴散,也就會是好的開始。

(資料來源:The Hechinger Report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莊蕙慈)

原文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4244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