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生育!立院放寬育嬰留停津貼條件、配偶也可請有薪陪產檢假

2021台灣新生兒數量恐跌破16萬名,是政府有人口統計以來史上新低,少子化危機已成現在進行式。為了拚生育率,政府喊出「國家一起養」,立法院也積極修法,讓父母雙方可以同時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開放職場父母減少工時的條件,打造友善育兒環境。拚生育!立院放寬留停津貼條件、配偶也可有薪陪產檢

 

立法院今(28)日三讀通過修法,未來開放讓夫妻雙方均可同時申請育嬰留停津貼,育嬰留停津貼條件也放寬,另外也調整有薪產檢假天數。shutterstock

 

為挽救台灣低迷生育率,政院喊出「國家一起養」,打造友善育兒環境,讓更多父母敢生敢養。立法院本月24日三讀通過《就業保險法》部分條文,刪除現行「父母應分別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且不得同時請領」的規定,未來開放讓夫妻雙方均可同時申請育嬰留停津貼。

行政院在修法提案說明指出,基於照顧子女為雙親共同責任,為了讓津貼申請方式更切合父母實際需求,故開放父母同時請領津貼。根據勞動部統計,此法令通過後,平均每年約有1萬4,000人受惠。

與《就業保險法》修法草案一起送入立院的,還有《性別工作平等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立院也於今(28)日三讀通過修法,打造友善育兒環境,讓職場父母更敢生、敢養。

《性平法》修法後,將現行有薪產檢假日數由5日提高至7日,現行的5日有薪陪產假也調整為有薪的「陪產+陪產檢假」,合併共7日;另也放寬勞工協商工時條件,新法上路後,凡育有3歲以下幼兒的職場父母,即使受雇於3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事業單位,也能與雇主協商每日減少一小時工時(不給薪)或調整工時。

針對育嬰留職停薪,《性平法》則刪除第22條的規定。根據現行法規,若父母一方未就業,其配偶不能請育嬰留職停薪或家庭照顧假;舉例來說,若太太為全職媽媽,先生恐無法請育嬰留職停薪及家庭照顧假,除非有正當理由才可依法向雇主申請。

刪除此項規定之後,未來無論是全職奶爸或全職媽媽,其就業中的配偶皆可請育嬰留職停薪,也可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行政院在修法提案時曾說明,為鼓勵受僱者及其配偶共同分擔養育子女的責任,不論配偶是否就業,不再限定須有正當理由才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

至於新法最快何時實施?勞動部表示法案還需送總統府公布,會盡快實施。

新制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可以領多少?

新制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怎麼算?按照法規,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以被保險人育嬰留職停薪當月起前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60%計算,每一子女合計最長發6個月,若為同時撫育子女2人以上情形,以發給一人為限。除原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外,再搭配今年7月1日起上路的「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合計後,父母可獲得平均月投保薪資80%金額,也就是八成薪。

一名育有10個月大幼兒的廖太太表示,由於本身是家庭主婦,先生要申請育嬰留停很困難,「公司會認為你太太就可以全職在家照顧,為什麼你還需要請?」但現在新法通過後,未來他的先生就可以依法請育嬰假,也可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我也很開心終於可以在家照顧小孩,」廖先生興奮地說。

另一名育有4個月大幼兒、正申請育嬰留停的林小姐則表示,若職場氛圍並不鼓勵男性申請育嬰留停,爸爸還是不敢請,「如果政府可以強制規定爸爸必須請育嬰假,共同承擔育兒責任,我相信會讓更多女性有生育意願。」

落實友善育兒,還有努力空間

婦女新知基金會日前曾發聲表態,台灣高工時低薪資、歧視照顧者的職場制度文化沉痾已久,此次修法改革幅度保守,恐對生育率幫助不大。婦團曾多次建言,應保障孕婦的配偶7天有薪陪產檢假,並全面開放養育6歲以下幼兒的職場父母可申請每日減少一小時工時,且不扣薪,「但這次修法,爸爸還是沒有獨立的陪產檢假,而是與陪產假合併在一起,」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坦言,台灣仍有一大段努力的空間。

同樣倡議獨立陪產檢假的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也表示,7天的「陪產」兼「陪產檢假」最後還是會壓縮到陪產假的使用額度,導致準爸爸們在「孕期的參與」和「生產的參與」,只能二擇一。她強調,雙方都平等享有「獨立的七天陪產檢假」才能彰顯懷孕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藉由拉平孕產假天數,也能改善職場懷孕歧視的問題。

儘管此次修法仍有不足,但婦團仍舊肯定政府推動修法方向,以育嬰假為例,「以前是雙方都要就業才可以請育嬰假,阻擋滿多爸爸請育嬰假,也不利父母雙方共同分擔育兒責任,現在修法至少是朝向友善共同育兒的方向,」覃玉蓉說。(責任編輯:陳奕安)

原文連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650

文章標籤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光老師:孩子吵著買東西,記住3個守則

孩子看到同學擁有的東西,一直吵著要買, 有時在意的並非是物品本身, 而是可以和別人有共同的話題。

孩子總是很羨慕同學們擁有的東西,有時也會吵著要爸爸、媽媽買給他,到底要不要買給孩子呢?這些小東西雖然不貴,也算不上精緻,常常讓爸爸、媽媽搞不懂到底好在哪裡,為何孩子就是那麼渴望擁有呢?真相可能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隨著孩子到了五歲以後,已經熟悉團體生活的基本規範,而開始進入另一個階段:擔心和別人不一樣。這時期孩子不論做什麼事都想要跟大家一樣,和大家穿一樣的衣服、背一樣的包包、做一樣的動作……此時,孩子為了可以融入團體,會更用心觀察他人擁有的物品,像是本期「情緒劇場」故事裡的「微笑卡通餅乾」和「遊戲卡」。

 通常孩子在意的並非是物品本身,而是可以和別人有共同的話題,讓自己在團體中有「發言權」。這些物品就像是一種「門票」,讓孩子能更容易加入彼此的討論中,讓自己在團體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實,孩子在團體中擔憂的是「孤獨感」,因為想要避免這樣的不舒服,才會誘發孩子吵著一定要買。這也就是不論你如何說服,孩子還是會堅持想要買的真正原因。

 但家長也不用每次都答應孩子的請求而買不停,如同故事中所提到的,孩子喜好的「主題」常常不停改變。上週大家還迷得要命的東西,這週可能就乏人問津,因此,如何讓孩子可以正視自己的「欲望」,學會使用合理的方式獲得,才更是需要教導的事情。

 正確引導孩子的渴望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想買」的渴望,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出發:

 1、趁機買

當孩子提出要求時,不要想都沒有想就拒絕。有時孩子渴望的不只是物品,而是和朋友們分享時的感受,讓自己感覺到被重視。但也不需要無條件的一直買給孩子,那只會無限增加孩子的欲望。爸爸、媽媽可以趁孩子完成一件「好事」時,用這個當作理由買給孩子,讓彼此都有一個臺階可以下。

 2、延後買

當孩子要求買東西時,不要立即答應,延長他獲得獎賞的時間。不論是孩子自己存零用錢,或是用「好寶寶貼紙」集點來換,都能讓他練習忍耐當下的欲望,等到之後換一個更大的獎賞。這對於五歲半以後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孩子能不亂花零用錢,更是懂得分辨自己的「想要與需要」,學會控制自己「想要就要得到」的欲望。

 3、會分享

喜歡的物品,不只是要自己擁有,更要懂得分享。擁有和別人一樣的物品,就是希望可以有共同的話題,如果這時不願意「分享」,反而容易變成「炫耀」,結果非但沒有交到朋友,反而會把朋友都氣走了。因此,爸爸、媽媽最初買東西給孩子時,可以在家裡先練習好「分享」,才不會反而害到孩子喔!

當孩子表現出很渴望想要買一個東西的時候,爸爸、媽媽記得不要只是回答孩子「可以或不可以」,而是要教導孩子「如何做才可以獲得」,那才是更為重要的事情喔!

廖笙光

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執行長,被小朋友們暱稱「光光老師」。

專長為兒童操作知覺整合評估、兒童發展訓練、感覺統合治療、親職教育等。

原文連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102

 
文章標籤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jpg

1-2.jpg

1月份午餐由怡饗美食公司提供https://sites.google.com/mail.wses.tc.edu.tw/wseslunch/%E9%A6%96%E9%A0%81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父母都期盼養出優秀的孩子。但檢視各行各業成功人士,都不是資優生卻都找得到他的資優行為,例如有品格、有紀律、終身學習、有把一件事做到好的決心。資優的行為可以培養,進而一生持有,人生自在且快樂。

       你大概很熟悉這個情景:擁擠的公園遊樂場,女兒正預備從溜滑梯上溜下來,卻被另外兩個孩子擠開,她不知所措地愣在那 裡;沙坑裡兒子一轉身,小鏟子被別的小朋友拿 走了,他眼帶憤怒、責難,卻開始向你求救。

       你即使再講求禮讓美德,也不免暗自希望自己的孩子據理力爭,甚至寧願他負人,也不願他被人欺。你開始懷疑,「為什麼我女兒那麼沒自信,連對這矮她半個頭的小孩都沒輒?」「為什麼我兒子那麼畏縮,不能理直氣壯地自己去把玩具搶回來?」你擔心,3歲時無助的眼看自己的玩具被搶走,到30歲會不會把大好的工作機會拱手讓人?

       你的孩子真的需要這種強悍地把別人推開的自我中心特質,才能在漫漫人生中有所斬獲?這就是所謂的「自信」?

成就不等於自信

       德國的心理學家、教育學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生旅途上只顧推開別人勇往直前的人,或許能擁有一份人人稱羨的事業、一輛賓士車、存款、股票足夠用到下輩子,但這些外在的成就並不等於自信。這樣的人愛吹噓,表現出掌控大局的氣勢,實際上卻經常不滿足,有錯總怪罪別人。這是一種虛假的自信。

       德國的專家們認為真正有自信的人,能自我反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而且承認自己的錯誤,心口如一,因此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他堅持自我,能在重大時刻(不論涉及家庭、工作或人際關係),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定。他討人喜歡,很少陷入恐懼,不訴諸暴力,不易上癮。他能享受人生和人生中的出其不意。

         「自信的形成需要內在和外在的安全感,」德國海德堡兒童青少年心理分析治療師荷柏格(Renate Hoerburger)表示。自信不僅代表深信自己能充分發揮,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意,同時也需要被周遭的人接納,希望別人尊重和肯定自己的成就。當一個人的自我觀感和別人對他的印象沒有衝突時,自信就油然而生。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該如何協助孩子辨識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德國的發展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行為生物學家都一致建議,要讓孩子自信、快樂的成長,同理心、清楚的界限、挑戰三大原則缺一不可。當然,父母不可能、也沒必要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恪遵這三大原則。重要的是,這三大原則在每天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原則1:用同理心回應孩子的情緒

       人類辨識自己的第一面「鏡子」,就是他的父母。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嬰兒就從父母的臉龐和反應上,辨認出自己,心理學家稱之為「反映」。孩子發出「ㄅㄦㄅㄦ」的聲音,就回以「ㄅㄦㄅㄦ」;孩子咧開嘴,就報以笑容;孩子感覺孤單,就把他抱起來安慰他,感覺無聊,就逗他玩、讓他高興,餓了,就餵他。孩子慢慢從這些互動中學到「我很有價值,如果我很無聊、餓了,有人會來照顧我。」

       嬰兒透過和父母的親密接觸,認識周遭環境,學習表達自己。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以同理心去傾聽、觀察嬰兒的需求,感受他的感覺,並適當的回應,就能教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主動表達。而且能讓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這是一種很好的感覺。

       躺在搖籃中的寶寶哭了,是需要安靜?是害怕?還是希望被抱起來?是尿布濕了?累了?還是餓了?如果這些需求沒有被適當的反映出來,或者成人做出一種嬰兒不能理解的反應,嬰兒對自我的認識就會扭曲。「試想,如果每次哭叫,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被塞進母親的乳頭或奶瓶、奶嘴,小嬰兒就在懷疑中學到,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可以『吃』來回應,」德國弗萊堡大學的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Gabriele Haug-Schnabel)提醒。

       當然,孩子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不一定時時相符,但是為求得片刻安寧而塞住他嘴巴,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郝斯娜柏建議,父母只要聽從自己的同理心、花點時間,就能了解孩子的「語言」,並幫助他表達自己。因為「兒童發展的每一大步,不會憑空而來,是植基於每一天的練習,」她強調,父母的日常行為和活動,足以影響孩子的期望、經驗、情緒。

原則2:父母應設定明確底線

       孩子成長到兩歲,自我漸漸成形,開始挑戰成人的權威。透過不斷問問題、主動密集的衝撞既訂的規則及體驗其後果、挑釁大人的反應,孩子才能找出那個年齡典型的行為空間。德國立科堡的教育顧問柏華格(Hans Berwanger)表示,他需要「父母定出界限」那種「爸爸媽媽最偉大」的感覺。他需要知道大人眼中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底線到哪裡。

       這個答案要具體簡明。不論是擴大他活動空間的「可以」,或明確的禁令「不可以」,都必須前後一貫。只有設定一貫的、清楚的界限,才能幫助孩子適應他周遭的環境,而且提供一種「有些規定永遠必須遵守」的安全感。

       每個兩歲小孩都覺得按鈕打開爸爸的CD音響夾再關上是一大樂趣。如果有一天爸爸大吼禁止,隔一天卻又只在一旁搖頭嘆氣,孩子就會懷疑,「他到底讓不讓我玩?」結果反而導致孩子不斷的開開關關,直到他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為止。

       柏華格表示,其實不需輕打小孩手指以示處罰、不須爭吵也不須吼叫,只要簡短、堅定的「不可以」三個字,加上一句解釋的話就足夠了。如果孩子不理解或沒有行動,就直接把他抱走。必要時,每天都做同樣的動作。

       父母設下清楚且一貫的界限,同時也傳遞了大社會的規範和法令。在家庭中的約定愈清楚、愈可預期,孩子日後進入幼稚園、學校、職場,就愈有自信和他人相處。他會因為想多了解、積極參與,而主動去找界限、結果、原因,柏華格認為這種透過體驗得來的「理解」,不但提供安全感,也能保護孩子對抗無助感。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平衡點的拿捏。設定界限並一以貫之,更是對父母本身性格、理念、自信的一大考驗。不但要收,同時也要放,容許孩子實驗的行為空間。父母如果連一點小事都不讓步,也陷入另一種極端。設定界限沒有標準答案,但如果父母愈有自信,面對孩子就能愈清楚、明確。

原則3:讓孩子自己面對挑戰

      「我自己!」大概是小小孩最常用的三個字了。父母應尊重孩子的這個意願,並且協助他在所有可能的方式中,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藉以學習自己做決定,同時採取行動。

       父母最擔心孩子會受傷,尤其在運動玩耍時。「別絆倒了!」「小心別摔跤!」「你這樣會撞到,很痛喔!」父母總是先預期那個最嚴重的後果會發生,這層擔憂反而讓孩子不確定,結果真的摔了一跤。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在她的新書《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中,苦口婆心地請父母克制自己的憂懼,「先提醒危險所在,然後提供解決方法,只在孩子的行為太過冒險時才插手介入。」

       重要的是提醒孩子:「這裡很滑喔!」「注意!有塊大石頭!」「慢點!這裡很陡!」但把決定權留給孩子。這樣會讓他更有自信、更安全地適應變動的世界。

 

       自己嘗試過的經驗、自己主導的發現都能促進孩子發展,而且這種方式不用花一毛錢。當然,大人可以做得更快、更好,但等待是值得的。

       看一個四歲的小孩削紅蘿蔔、拼裝電動火車軌道,父母可能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忍住不插手。但對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拿把小刀在手上,而是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很棒、很有用,因為他可以大聲宣稱「今天我煮飯了!」在那等待、焦急的五分鐘裡,孩子可能經歷兩段軌道兜不起來的挫折,以及終於完成的那份喜悅。

       孩子需要感覺到,自己創造了一些事,在過程中發揮了影響,尤其是那種剛開始看起來很不容易的情況。

       他必須先考量,「我要採取的那種方式會產生什麼效果。」這個方式就是自己找的、試過的,必要時還可以再複製一次。然後他就會一直記得這個成功的經驗。孩子會擁有一種很好的感覺:「我參與了好多事,我還想再去體驗新的事物,而且別人也會把我當成夥伴,我有貢獻,有影響力,我知道怎樣找人幫忙,我很棒。」

       但所謂的挑戰並非意味父母強加給孩子新的挑戰,揠苗助長只會埋沒真正的興趣。郝斯娜柏勸告父母不要急躁,不要硬把孩子往某個方向拉扯,要有耐性和注意孩子的反應。「只因為你懷疑你的4歲孩子還不會畫畫,便每天硬塞給他一張紙和彩色筆,是沒有用的,」郝斯娜柏指出,有些孩子喜歡在腦中畫,有些喜歡講故事或堆積木。「刺激孩子代表支持他的各種活動,而非硬塞給他一些東西,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出自己的想法,大人只要耐心等待。」


       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期望增加孩子的負擔。父母需要的,就是對孩子自我發展能力的信任。孩子能感受到這份信任,就更有自信,就更清楚知道「我很好,我沒有問題,這就是我,」就能很自在、快樂的成長。

這就是德國專家們異口同聲,呼籲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的自信。

       帶著這份自信重回沙坑,重點就不在於你的孩子有沒有搶回那把小鏟子,而在於他如何面對因此而產生的內在情緒改變,而採取一種他認為妥當的態度或行為來因應。也許,德國的教養哲學、風格、方式存在著文化和個別差異,但是卻提供台灣父母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和反省。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真心相信有聖誕老公公  把握童趣,開心過節才是王道!

孩子真的相信有聖誕老公公嗎?心理學家揭開大人的疑問,孩子是真的對聖誕老公公深信不疑,但原因不是因為好騙,而是信任大人與經驗。與其等到他們長大發現實情,大人也沒法再用聖誕教養經了,不如此時好好一起開心享受。

 

孩子真心相信有聖誕老公公  開心過節才是王道!

為何孩子對聖誕老公公深信不疑?其實孩子不是什麼都信,而是因為信任大人與經驗使然。shutterstock

 

今年歐、美聖誕老人大缺工,而且工資大幅提高。這不只是因為疫情管制減少了供給和「報復式慶祝」的需求大增;也因為大人喜歡聖誕老公公帶來的歡喜氣氛;更因為很多小朋友們對聖誕老人深信不疑。

真的,小小孩真心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公公。

美國羅格斯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羅布伊證實了大人們的猜測,並且揭開了小朋友心中的聖誕老公公傳奇。

她在《今日心理學》的部落格文章指出,雖然我們很難想像,孩子怎麼會相信真的有一個人可以搭著麋鹿的雪撬,在一個晚上飛到世界上的每一家,甚至會在事前寫信給他,許願要什麼禮物,還準備餅乾給他吃、也準備胡蘿蔔餵麋鹿。但這就是事實。

小孩並不好騙。他們本來就不會盡信書、電視、電影裡的一切,包括童話故事、卡通動畫等。羅布伊引述過去的研究,即使是才3-5歲的小孩,也只有三成會相信童話書裡的人物與故事是真的。就算是真實故事,他們都不一定會當真。

所以,他們相信聖誕老公公的傳奇,是因為多種原因交疊產生的「魔力」。

例如,他們都聽過別人的證言,包括朋友、老師對聖誕老公公的描述,特別是禮物這件事。尤其,爸媽幾乎每年都會在家裡來一次「問小孩喜歡什麼,偷偷買好、包裝、藏好、趁他們睡覺時拿出來」的儀式。父母跟老師是小朋友的可靠消息來源,讓這件事情的可信度大增。

另外,小小孩自己也有親身經驗。除了收到心儀的禮物,在歐美還有聖誕老公公會在家裡和聖誕樹下撒糖果的傳統,讓他們覺得眼見有據。而且,在聖誕節這一陣子,他們也會在賣場、街邊看到很多穿著紅色衣服、有白鬍鬚的聖誕老人,開心得跟小朋友互動,成為小朋友相信他們存在的另一個例證。

如果再加上父母的強調,趁此灌輸感恩、歡樂、助人等聖誕教養經,還一起準備送給別人的禮物,或在家裡布置聖誕樹、準備烤餅乾,他們就更深信不疑了。

過了5-8歲魔力思維期 依然相信爸媽

那麼,小朋友會相信有聖誕老人到什麼年紀呢?羅布伊指出,可能到5〜8歲間,他們都還相信。因為魔力思維(magical thinking)是這個年齡小孩的日常,他們還會幻想,相信、或是期待夢幻的魔力會成真。神奇的聖誕老人和他帶來的一切就是其中之一,同樣的幻想也發生在復活節的兔子、神奇飛毯、牙仙子、魔豆等傳說。

小朋友到了大約7、8歲時,他們的認知發展會逐漸帶領他們相信,世界上有些客觀上並不合理、事實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physical impossibilities,客觀不可能),聖誕老人跟麋鹿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孩子們會慢慢得開始半信半疑,最終發現、肯定那是假的。不過,他們並不會因此幻滅,不會覺得沮喪難過,也不會因此就不相信爸媽。因為那就像他們會質疑世界上真的有野獸、年獸嗎,只是從想像走到現實。

實際上,每個孩子的「魔力思維」跟「客觀不可能」的體悟,消長的時間與狀況不一,不會有一天突然只相信現實,失去幻想。在關鍵的「夢醒時分」,孩子也不一定會跟爸媽說他們已經知道了。

更暖心的是,他們不會質問爸媽為什麼騙他們。因為他們了解,爸媽也從跟他們一起度過聖誕老人的傳奇神話中,共同經歷了樂趣。甚至,還有小朋友裝傻跟爸媽們一起演戲,大家好再一起開心地多享受幾年耶誕節。

所以,父母們也要趁著孩子還相信,或是半信半疑時,多享受聖誕節帶來的歡樂氣氛與機會教養。甚至像研究裡提到的,多在家裡創造聖誕儀式與氣氛,讓孩子有更多與大人共度的童年與節慶趣味。

(資料來源:今日心理學

(責任編輯:陳奕安)

原文連結: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53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芬蘭孩子的獨立自信絕對是教出來的!6個爸媽不吼罵、小孩不必乖的教養法

長駐芬蘭一年做教育研究完成《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作者、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所博士、目前也是新北市清水高中數學教師陳玟樺認為,讓寶寶睡嬰兒箱,也代表著芬蘭重視孩子獨立的育兒精神,並透過6大教養法,給予尊重並教會他們責任感。

芬蘭在1937年開始提供新生父母「嬰兒箱」,目的是為了鼓勵生育、降低死亡率,而今轉為福利,象徵政府送給爸媽的禮物,如果首胎已經領過,或是有其他需求的爸媽也可選擇折抵現金。嬰兒箱在芬蘭的意義走入另一個階段,強調給父母真正需要的東西。

芬蘭重視孩子獨立.一直是新課綱目標

訓練孩子獨立是芬蘭教育的重要環節,陳玟樺老師表示,受到極地氣候的影響,必須在有限的資源裡生存,很多人認為芬蘭人比較務實,其實是有跡可循,因為下起雪也不可能一直保護孩子、不讓孩子走路,礙於諸多現實條件的因素,訓練孩子獨立,是大多數北歐國家關鍵的教養理念。

從小訓練孩子獨立,不是口頭說說而已,芬蘭透過政策落實到學校裡。例如:2014年發布的新課綱總目標共有7項,其中第3項明文載明:「自我照顧與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它的解釋:「學生要有機會為自己的行動承擔責任,也要培養情感與社會的交際能力,他們學習管理時間,也視為日常生活管理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一種自我調節,學生要有機會在各種情況下,如:通勤中練習照顧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要能考慮危險情境,以便能採取適當行動,要能識別與安全相關的重要訊號,以保護自己的隱私,並設定個人界線。」

這些日常生活中父母訓練孩子的原則,芬蘭教育當局也將它放進課綱,希望成為學校或家庭重點培養孩子的能力。

芬蘭重視孩子獨立.一直是新課綱目標

6大教養法.成就芬蘭孩子的獨立與自信

除了教育政策把自我照顧與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納入外,芬蘭父母從小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予發揮的空間,並重視他們表達的意見,可以說芬蘭孩子的獨立和自信絕對是教出來的!

1.儘量不牽.訓練行走能力

在幼兒園階段的芬蘭孩子,只有少數會由父母會帶著上課,但有一些孩子已經開始練習從自己家裡出門、獨自行動。陳玟樺老師說,在社區裡看到父母帶孩子出門時,即使是下雪的天氣,也不會特別去牽著孩子,而是讓孩子穿著雪衣、雪褲、戴著雪帽,跟在後頭或前頭活蹦亂跳。

芬蘭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會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在雪地裡行走,目的是訓練孩子從小就要有警覺心。

陳玟樺老師說明,教育有一個詞稱為「學習遷移」,意思是說,在情境裡學習到的能力,有機會在類似的情境中發揮出來;當孩子一旦擁有在雪地裡行走的能力,例如:若真的不小心在雪地中跌倒,他知道自己應該要用整個身體承受跌倒的衝擊力,而非嘗試以手去支撐,這能讓他保護頭部等,他在未來面對相似困難時也更能克服。
 

2.電視外語影片不加字幕

通常芬蘭電視上有一些外來的影片、卡通,較不會重新翻譯、錄音成芬蘭語,而是直接原音重現,一方面因為人口少、人力有限,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也是獨立教養延伸到語言能力的部分,芬蘭孩子從小有多種語言能力,除了芬蘭語和瑞典語這兩種官方必修語言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孩子可以修習第三種語言(若學校資源充足,也可以更早),這點在新課綱裡也有提及。

實際上,由於芬蘭隸屬歐盟成員,如果不學習英語,很難與其他歐洲國家溝通。根據芬蘭統計局(Statistics Finland)資料顯示,在2018年的綜合學校秋季學期,一至六年級學生中有高達七成四的小學孩童會選擇英語為第一外語。陳玟樺老師指出,她在芬蘭做研究期間以英語溝通已相當便利,在她所居住的社區,幾乎每個芬蘭人都會至少三種語言。

1.儘量不牽.訓練行走能力

3.不對孩子咆哮.尊重孩子

很多台灣爸媽很想知道,芬蘭父母在親子溝通方面,跟台灣有哪些不同?陳玟樺老師說,她在搭電車時觀察到,芬蘭父母較不會對孩子大聲咆哮,即使有時孩子稍微頑皮一點,但仍會很努力地和其對話、引導,而不是直接以更大的聲量回應與喝止。

根據她的觀察,芬蘭父母盡可能地以身示範、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如果孩子因頑皮犯了無傷大雅的小錯誤,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反而可能先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和處理事情,若有需要,父母才進一步介入,協助解決問題;換句話說,芬蘭父母較不會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相信孩子可以一個人上學、獨力完成許多事情。

4.小孩不必乖.先對自己負責再檢討別人

不僅父母相信與尊重孩子,陳玟樺老師在芬蘭學校看到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也相當一致,老師幾乎不對學生咆哮。芬蘭教育較不是服膺「『乖』是一種美德」或「聽從或服從規章條則就是一個好孩子」,更傾向的是期待孩子展現獨立自主,如:表達自己的聲音。「你可以表達意見,但要注意尊重別人;這就是芬蘭教育強調的獨立、尊重與責任。」她引用她個案學校校長的話說。

陳玟樺老師觀察,如果孩子學習成效不佳,根據她的觀察,芬蘭老師會回頭檢討教法或教材,而學生也會被引導檢討自己的學習責任,「在教學上,師生都有責任與義務。」就她看來,芬蘭教育在培養孩子獨立、尊重與責任上,具有它的一貫性目標。

4.小孩不必乖.先對自己負責再檢討別人

5.從小建立性別平權的觀念

芬蘭在今年2月通過一項新法案,讓新手爸爸和媽媽一樣享有將近7個月的有薪陪產假,讓爸爸也能和媽媽一起分擔照顧新生兒的責任。陳玟樺老師表示,這個新法案讓爸爸的角色有機會重新定位,即不只是母親需要承擔照顧寶寶工作,父母雙方都要共同分擔育兒責任。

她舉例,在芬蘭,她常看到爸爸獨自帶著孩子出門,神情樂在其中,似乎非常享受身為一個爸爸的角色。此外,她也指出,在她的個案學校裡,也有男老師正在育嬰留職中。

5.從小建立性別平權的觀念

6.不把孩子當孩子.把小孩納入大人活動一環

想要孩子獨立有自信,就要讓孩子試著獨立完成事情,並有成功的經驗,他才能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

陳玟樺老師所在的芬蘭社區,常辦理許多活動。這些活動看似為成人舉辦,但同時也會將「小朋友能夠一起參與」考慮進來,讓孩子在這些節目或活動,也能透過參與,貢獻自己的力量或促進學習。把小朋友劃入活動的一環,孩子也會清楚地知道,他不是附屬在大人之下,而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做中學,也能讓整個城市作為孩子學習的教室,更有助於培養獨立自信的人格。

6.不把孩子當孩子.把小孩納入大人活動一環

 

原文連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422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親子過招 一切搞定

 

圖/陳佳蕙

孩子很難教嗎、管不動嗎?做家長的千萬別硬碰硬,花點巧思,達到親子雙贏……

圖/陳佳蕙

 

〈過招1〉玩具錢 母子不再紛爭

 

文/微微

帶小小孩逛街,總有無數新奇玩具在招手。「媽媽,妳看這個好好玩,我好喜歡哦!」「不行,你已經有很多玩具了!」「可是我沒有這個!」

每次都要和兒子不停進行拉鋸戰,有時斷然拒絕,有時又心軟順著他。買和不買之間沒甚麼章法,真的不是良好教養方式。

訂下「玩具錢」制度後,才解決我們的紛爭,其實就是零用錢!

只因這個小孩才4歲,衣食無缺,零用錢唯一功能就是買玩具。講好額度,在月曆上逐月畫好這些錢,用完就畫掉。

兒子口袋麥可麥可,看到喜歡的玩具車組立刻出手買下,玩兩下就這個拉環斷了、那個輪胎掉了,三兩下報廢了。我趁機提醒他:「這個玩具看起來很好玩,可是做得不夠好,玩一下就壞了,我們以後要注意,才不會買到不適合的玩具。」

後來兒子看到喜歡的玩具會找我一起討論。我會問他這個玩具的特色是甚麼?和現有的玩具是否相似?為什麼想要買?有既定的買玩具額度,我不用分心思索是否要增加這筆開銷,反而可以全心全意和兒子討論這個玩具的特性,提供客觀意見。兒子感受到我的誠意,我的建言也容易滲透進他的小腦袋。

有天遇到價位較高的玩具,我說明:「這個要3個月的玩具錢。」帶著兒子思考是否要為這個玩具忍耐3個月的購買慾。他迷上這玩具,願意為它犧牲。這期間我們照常上街,他會去摸摸看看這個「很貴」的玩具,當然也會試探地說:「媽媽,我好喜歡這個玩具!」「對呀,媽媽知道,可是我們玩具錢還不夠。」態度堅定地提醒,最後他只能識相放回去。他忍耐著購買慾,我也辛苦地堅持著教養原則。

總算存夠錢,我們一起去買。他興高采烈抱緊玩具,我好高興他能熬過這段時間,也讚嘆自己能一路堅持下來。打鐵趁熱再教他沒有看到很喜歡的玩具時,可以把玩具錢先存起來,如果存得夠多,看到「很貴」的玩具就可以立刻買。

雖然兒子還年幼,但是「玩具錢」制度讓我有機會教他評估一件商品是否值得購買,帶著他學會分辨「想要」和「需要」的玩具,最後還學會「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從玩具錢開始理財教育,經過這些年的薰陶,兒子對「月光族」、「卡奴」的免疫力大增。

 

〈過招2〉睡覺獎勵卡 媽媽不陪睡

 

文/渝涵

當孩子羽翼漸豐,多數家長常要求他們搬出父母房間分房睡覺,一來訓練孩子獨立,二來給予彼此生活的空間。

前陣子,回娘家小住一週,聽弟媳抱怨家中兩個寶貝女兒雖與他們夫妻分房睡已有段時日,每到睡覺時間,仍吵著要她陪伴,於是她得放下手邊未完成的家事伴公主入睡。陪著陪著,公主未有睡意,她卻第一個入睡。驚醒時,已是夜闌人靜的半夜,索性只好將成堆家務累積至隔日再做。此種情形彷彿影片被按了重播鍵,夜夜重複上演,總讓她留下無限悔恨。

我閉上眼睛,讓記憶回到我家兒女幼稚園階段。我夫妻倆為兒女布置新房間,將他們趕到隔壁房。正得意終於可讓四、五年來擠了4人的房間恢復新婚時的風貌,還它該有的寬敞整齊及予人心靈上的舒坦;豈能料到,接下來的一、兩星期,我還得每晚蜷縮在兒子或女兒的單人床上服侍他們入睡,待他們進入甜甜夢鄉,方昏頭昏腦、躡手躡腳走回自己房間,我雖未睡著,但這等待的時間總覺特別冗長難挨。

陪伴孩子睡覺著實不是訓練孩子分房睡的好方法,有這領悟後,不得不動腦想法子,讓陪伴睡覺的夢魘終止。

我為兒子和女兒各準備一張小紙卡,名為「自己睡覺獎勵卡」,在卡片上畫上6個方格,並與兒女約定每晚若能自己睡覺而無須媽媽陪伴,便可在方格上蓋上一枚好寶寶章,待集滿6枚,就可獲得一份小禮物。

說明規則後,兒子與女兒樂不可支,睡覺時間一到,便把我趕出房門外,深怕我多停留一秒鐘,禮物便長翅膀飛了。當然,6天後禮物送定了。但說也神奇,6天後他們自個兒睡覺的習慣也養成了。

我把這實施一次就見效的好方法與弟媳分享,期盼她陪伴公主入睡的差事能快快按下停止鍵,戛然而止不再發生。

原文連結:http://ent.ltn.com.tw/news/paper/746358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1.jpg

12-2.jpg

 

午餐由佳愛美食公司https://sites.google.com/mail.wses.tc.edu.tw/wseslunch/%E9%A6%96%E9%A0%81(文山國小-午餐專區)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2020年9月1日開始,政府也訂了汽車安全座椅新規範,包括2歲以下嬰幼童應坐後向式安全座椅或攜帶式嬰兒床,2~4歲以下且體重18公斤以下者,應坐在後座,並使用幼童用座椅。

 

保護寶寶的安全,各年齡「安全座椅」這樣坐

 

阿包醫生-巫漢盟

汽車安全座椅指的是嬰幼兒乘坐汽車時應該使用的安全座椅,乘坐安全座椅才能有效保護孩子的肢體,降低因為事故或意外而受到的衝擊。

2歲以下使用後向式安全座椅的原因

自2020年9月1日開始,政府也訂了汽車安全座椅新規範,包括2歲以下嬰幼童應坐後向式安全座椅或攜帶式嬰兒床2~4歲以下且體重18公斤以下者,應坐在後座,並使用幼童用座椅

但為什麼2歲以下嬰幼兒一定要使用後向式安全座椅呢?原因有以下兩點:

1.提高75%安全性2歲以下幼童因為頸椎尚未發育完全,發生車禍時容易因為甩鞭效應造成頸部斷裂或重傷,而後向乘坐可以提高75%的安全性,降低傷害發生。

「甩鞭效應」指的是當車輛發生衝擊碰撞時,乘坐者會因為強大作用力向前方貼近,接著再快速的向後仰,造成頸椎受傷,而後向式安全座椅可以吸收撞擊力,降低衝擊。

2.降低衝擊力與死亡率不少兒童在交通事故中因為沒有乘坐安全座椅而發生意外,甚至死亡,因此孩子應確實乘坐安全座椅,國民健康署也指出,行車時使用安全座椅可降低兒童頸部73%衝擊力以及減少71%死亡率。 

2歲後幼童乘坐安全座椅規範

隨著孩子慢慢成長,頸椎發育也會越來越成熟,但仍建議以後向乘坐為優先,以下為各年齡使用規範:

2~4歲且體重18公斤以下

此年齡的幼童仍須以「後向式安全座椅」為優先,因為在車禍發生時,後向式座椅的靠背可以分散和吸收撞擊力道,提供較完整的頭頸肩保護。

4~12歲或體重18~36公斤者

此年齡的兒童雖然不強制使用安全座椅,但也須坐在後座,並繫好安全帶,而若他們無法使用成人安全帶時則應坐安全座椅。

除了確實使用安全座椅,安裝方式也很重要,需把握「後、安、固、指」四口訣,才能讓孩子坐的舒服又安全。

「後」:安裝於後座,2歲以下選用後向式安全座椅,2~4歲優先選用後向式安全座椅。

「安」:依照各品牌說明書安裝安全座椅。

「固」:安裝完成後,確認安全座椅是否穩固不搖晃。

「指」:由於寶寶無法明確表達感受,必須確認幫繫好安全帶,並保留一指寬空隙。

小叮嚀

部分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哭鬧或是坐不住,就徒手抱著孩子,這是很危險的行為,因為事故來襲時,成人不一定能及時反應,或是有足夠的力氣可以抓住、保護寶寶,所以記得只要上車就要讓孩子坐安全座椅,才能多一層安全保障。

原文連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911?rec=i2i&from_id=5075024&from_index=4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起恆牙,乳牙的使用年限雖然較短,但重要性卻不容輕忽!乳牙若不健康的話,帶來的影響超乎想像,請父母別再認為「反正乳牙會掉,蛀牙不治療沒關係」!好好維護乳牙健康,才能為恆牙打下好的地基!

 

大部分的寶寶在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乳牙,大約到2歲半至3歲時會長齊20顆乳牙。然後,差不多從6至7歲開始換牙,一路換到12、13歲,恆齒逐漸取代乳牙。禾馨民權牙科診所兒童牙科主治醫師李盈盈指出,「乳牙的使用年限看似不長,但極具重要性,舉凡吃飯、發音、臉型都受牙齒健康與否所影響」。

乳牙健康的價值

針對乳牙健康的價值,李盈盈醫師一一提出說明:

影響生長發育:寶寶跟大人一樣,將吃下的食物經過牙齒咀嚼,再進入食道、胃與腸道進行消化,牙齒好,咀嚼能力強,大口咀嚼青菜肉類,均衡攝取各類營養有利生長發育;如果有蛀牙,口腔就會覺得不舒服,沒有食欲。食欲不好,吃得少,營養吸收就不好,讓生長發育大受影響。

影響發音與人際關係:同時,在學說話的階段,若牙齒蛀掉而拔掉,受到缺牙的影響,可能造成發音有漏風的問題,因為講話不清不楚,加上缺牙影響外觀,不免被同儕嘲弄,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可能因此不愛說話,連張口大笑都不敢,在人際交往上顯得較為退縮。

影響齒列發展與臉型:乳牙的掉落有固定時間與順位,不健康的乳牙過早掉落,空出來的空隙常會被兩邊的牙齒傾斜「霸佔」,讓缺牙的縫隙變小,之後,恆牙生長的空間受到壓縮,就會造成錯位而長出阻生齒,導致齒列將難以正常排列。這不只影響咬合,也影響顎骨的發育,進而對臉型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另外,一邊有蛀牙,咀嚼食物會痛,孩子就會偏用另外一邊的牙齒咀嚼,長期下來,將造成顏面發育不平衡。李盈盈醫師表示,乳牙健康的重要,不只攸關整體健康,更影響日後的人際發展,以及現代人相當重視的顏值。


幫寶寶從小做好口腔清潔

李盈盈醫師強調,「從小幫寶寶做好口腔清潔,維護乳牙健康,是爸媽能給孩子最棒的禮物」!父母該如何幫寶寶清潔口腔,她分階段提出做法:

.長牙前:不論喝母乳或配方奶,在喝奶後應進行口腔清潔一次,睡前的一次更是一定要做!可用紗布纏繞手指或棉花棒、棉球,順著寶寶的牙床清潔一圈。

.長牙後:就該使用小的軟毛牙刷幫寶寶刷牙。她建議,「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後,父母最好帶到兒童牙科檢查,更重要的是,接受牙醫指導如何幫寶寶清潔口腔」。

.有自理能力後:陪孩子練習如何刷牙,並養成刷牙的習慣。同時,學習使用牙線潔牙,「父母必須做最後的確認,也就是再幫寶寶刷一次」。

至於要幫忙刷到什麼時候?李盈盈醫師建議,「至少幫忙刷到國小中年級。可以的話,到國小畢業再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刷」。讓孩子躺在父母的腿上,幫他刷牙,「不只確實清潔口腔,也可觀察口腔是否有異樣,及早發現以及早處理。我都會跟家長說,孩子會長大,不像小時候跟我們這麼的親近。不妨利用將這段潔牙時間當作親子時間,一定要好好把握」。

 

選擇兒童牙膏.含氟量1,000 ppm

要怎麼幫孩子選兒童牙膏?李盈盈醫師表示,「依照美國跟台灣兒科醫學會的標準,建議嬰幼兒使用含氟量1,000 ppm的兒童牙膏」。

至於牙刷,建議選擇小頭刷毛軟硬適中的兒童牙刷。2至3個月換一支,或是刷毛「開花」就該更換。

 

定期到兒童牙科回診5大好處

李盈盈醫師表示,「2至3歲是蛀牙率快速攀升的階段,根據衛福部最新的統計數據,我國兒童3歲的蛀牙率為45%,4歲為57%,在禾馨民權牙科診所固定回診的孩子,內部統計4歲的蛀牙率在1成以下。主要是藉由3到6個月內定期回診進行專業衛教、檢查、全口清潔,再塗佈正確劑型的氟漆。讓口腔維持在乾淨健康的狀況」。

她指出,從小就帶孩子定期到兒童牙科檢查有以下好處:

好處1.加強清潔

就像居家清潔一樣,即使每天都有打掃,但在過年前,總會來場大掃除,將家中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徹底打掃一遍。口腔清潔也是一樣,李盈盈醫師說,「孩子的乳牙長出後,就應開始定期到兒童牙科檢查,加強清潔,最遲在1歲以前,一定要帶孩子看第一次牙,至於頻率,建議每隔3~6個月回診一次」。

好處2.不怕看牙

其實很多大人自己都很怕看牙,主要是過去沒有乳牙萌芽後就該到牙科檢查與定期回診的觀念,往往等到牙齒痛到無法忍受才不得不去牙科就診,她表示,「從沒看過牙醫,一去就要接受抽神經、打麻藥等處置,任誰都會害怕,而且也因此成為記憶中的陰影,而打從心裡抗拒到牙科就醫」。

如果能讓孩子從小定期到牙科檢查,一次又一次的接觸,孩子會與醫師建立感情,並熟悉就醫模式,如:習慣張嘴讓牙科醫師檢查、塗氟等,加上兒童牙科的裝潢設計,給人童趣的氛圍,好的就醫經驗令孩子覺得去看牙齒是件有趣的事。「孩子不害怕看牙,使牙齒定期得到專業的照護,就不容易蛀牙」。由於2至3歲既是孩子培養認知能力的時候,也是容易蛀牙且顆數激增的階段,她補充,「趁著孩子尚未蛀牙的時候,習慣看診的模式,萬一日後需要進行蛀牙治療的時候,能夠躺在診療椅上獨立接受治療,讓療程進行更順暢」。

好處3.有問題及早發現

李盈盈醫師指出,「定期回診最大的好處,就是若有蛀牙,可及早發現,及早處理,處理的方式也相對簡單。若是等到蛀牙變得很嚴重才處理,就無法以簡單的方式處理,過程中,也必須忍受更多的不舒服」。千萬不要小看蛀牙,如蛀牙已蛀到牙髓,晚上可是會痛到睡不著覺;甚至情況嚴重時還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好處4.掌握最佳治療期

「特別是在乳牙換到恆齒的新舊交替期,更需要牙科的照護,透過X光檢查,了解牙齒的生長狀況,哪些牙齒快要掉了?是否有多牙、少牙的情況?在缺牙的期間是否需要放空間維持器?……」,如果牙齒有狀況時,也可以掌握最佳治療期,如:在最佳時間矯正牙齒,不僅可降低治療難度,也能愈接近自然的效果。

好處5.關注幼兒身心發展

李盈盈醫師強調,「專業的兒童牙醫不只看牙齒,也會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看到問題會適時轉介以及早解決,讓孩子的發展更順暢」。雖然嬰幼兒有健兒門診,但頻率不若每隔3至6個月兒童牙科回診一般規律、密集。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照護,請家長善用定期檢查,由兒科醫師與兒童牙科醫師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李盈盈醫師表示,「自然牙最美!若有一顆牙壞掉,就註定要往崩裂的方向走去」,好好維護每一顆牙齒的健康,才能擁有最佳口腔狀態。

原文出處網址連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01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