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

收費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

文章標籤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一老師的開學前提醒:別把國小生當幼兒園孩子教

孩子即將要上小學了,你的心是否七上八下,當你正焦慮不知該替孩子挑選哪一家的小一先修教材預習時,國小老師們提醒,最該替孩子預備的應該是能進入好好學習狀態的4大基礎能力。

 

比上正音班更重要的事——小一生該準備好的4大能力

上小一前,要讓孩子練習整理自己的書包,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照片:劉潔萱

每年此時,家有小一新鮮人即將面臨「轉大人」的關鍵期,家長總在此時焦急的四處打聽:入小學前該上「小一先修班」、「正音班」嗎?在關心孩子認知學習銜接時,其實,國小老師最常看到小一孩子的適應問題是:大小肌肉協調性不佳、走路會撞倒別人的水杯、吃飯掉得滿桌子飯菜、聽不懂指令、動不動小霸王脾氣上身,甚至無法完整表達一句話。

若沒有具備相關能力,孩子反而無法在小學生活中「進入學習狀態」。3個孩子的媽、彰化縣原斗國小老師林怡辰提出警訊:「幼小銜接」不是一個暑假的功課,而是學前階段每日生活的累積,家長應放手讓孩子練習,勿讓小學生「幼兒園化」。

為了讓小孩能順利的銜接小學生活,這個暑假,家長要做的恐怕還不是急著讓孩子練習注音、寫字能力,而是協助他們奠定能進入好好學習的4大基礎能力。

以下是資深國小老師提供給家長的建議:

1.不插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到的事--訓練肢體協調能力

小孩如果活動量少,從大肢體動作到精細動作的協調性都普遍不佳,手眼協調度也不行。因此,教室內,孩子的鉛筆盒常會連續掉3次以上,也不會調整;一天到晚東撞西撞受傷,成為保健室常客;每次經過老師的桌子會碰撞掉下東西,踢掉老師電腦的插頭,更重要的是,自己渾然不知。這類型孩子很容易常常造成別人的麻煩,自我價值也低落。

林怡辰建議,每週要固定安排帶孩子外出運動的時間,在家中,必須有意識的讓孩子在他能力可及的範圍內,自己完成事情,大人盡量不要插手,例如:讓孩子自己拿東西、自己穿脫衣服、甚至是自己倒水,縱使打翻了,也是一種學習。退休國小老師陳純純則說,讓孩子練習「折返跑」是不錯的練習,這並非在訓練選手,而是讓孩子學習「跑到哪要停下來,然後再跑回來」,一方面學會聽指令,然後控制自己身體。

2.培養孩子用完整句子對話--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忙碌的家長們,你有算過,一天和孩子講到幾句話嗎?現在很多家庭,孩子可能在家是沒有人跟他們講話,或是親子間的對話都只流於單詞,不會講完整的一個句子。例如:「今天想吃什麼?」「義大利麵」、「那個好吃嗎?」「嗯」。林怡辰指出,此種「日常用語的破碎化」情形會影響孩子上小一後的口語表達,無法清楚自己的想法,造句不會造,甚至影響課文中的書面語言理解。

親子共讀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最好的方式,大量的聽讀,可以增加表達的字彙,過程中,家長要有意識的與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對話,「你可以把這個故事再講一次嗎?」 「你的感覺是什麼?」 「你認為這樣好嗎?」 也提醒孩子回答要把一句話講完整,這樣的練習,才能讓語言從表達進入到思考層次,這也有助於日後國文課中的造句或寫作。

 

3.讓孩子開始做家事--打造生活自理能力

「現在小學生很多不會拖地不會擦桌子、不會擰拖把不會擰抹布,拖過的地愈髒,掃過的地等於沒掃…...」林怡辰在臉書上如此寫著,這還不是指低年級,連高年級孩子也很常見。陳純純也說,若小學營養午餐出現芭樂,很多小孩是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吃,因為過去在幼兒園以及家裡,芭樂都是切片去籽的。

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可以從放手讓孩子練習做家事開始,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他的責任。例如:整理自己的玩具。很多時候孩子收東西是東漏一個、西丟一個,此時,家長不是要幫他收拾,而是詢問:「有沒有還沒收到的玩具呢?」這樣的練習,可以避免上了小學,老師要求訂正作業,總有孩子改了這題、那題又沒看到。

4.練習聽指令、專注於完成任務--訓練專注力

進入小學後,專注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學習基礎。聽懂老師的語言,並且能專注在被交付的任務上(例如:現在要抄聯絡簿),忽視與任務無關的干擾(例如:身邊同學的嬉鬧行為或教室外的聲響)。或是,在上課時間專心聽講,在班級活動時能依循規則與指令完成工作等,對孩子而言相當重要。專注力的練習,讓孩子在家中從練習專心聽別人說話開始,眼睛要能注視著爸媽,把指令聽完,對於交付的任務,能重新敘述一遍,確實知道對方說了什麼。除了會聽指令,也要讓孩子練習專注的完成任務,例如:拿一個杯子去給奶奶,你會發現,孩子光拿個杯子過去,中間他就會分心做很多事情。

許多家長擔心,小學一堂課要40分鐘,幼兒園剛畢業的孩子如何能坐得住?陳純純認為,家長不妨陪著孩子坐下來閱讀,從讀一個字到可以讀一個句子,讓他能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先持續5至7分鐘就好,這是一個6、7歲孩子正常的專注力時間。不必一開始就要逼著坐足40分鐘,更重要的反而是先教導小學課堂上的規矩,上課不能隨意走動、隨意躺下、想要上廁所或有意見要舉手發言等。至於,能否從5分鐘專注到40分鐘,她認為,這不只是孩子的責任,也是國小老師寫教案與教學的功力,當課程有趣,孩子自然更能投入於課程。

 

林怡辰則提醒,幼小孩子過度使用3C產品,習慣面對螢幕與接收聲光刺激的效果時,是影響課堂專注力的元凶。讓孩子放下手機、平板、少吃含糖飲食、充足運動,是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式。

原文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7063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愈畫愈聰明?愛畫畫的孩子有這5大優勢

不要小看孩子的塗鴉,一筆一畫的過程中,都包含許多讓孩子變聰明的小秘密。我超喜歡看孩子用心的塗鴉,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從圖畫中可以了解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就讓我們當父母的,一起來認識畫畫的五大好處吧!

 

愈畫愈聰明?愛畫畫的孩子有這5大優勢

BabyHome愈畫愈聰明?愛畫畫的孩子有這5大優

1. 促進手指靈巧

從小小寶的手指膏、小小孩的蠟筆、大小孩的水彩與彩色筆,透過不同的繪畫工具,讓孩子自由的創作,同時也訓練出孩子的手指小肌肉的力量。這些活動的過程,幫孩子的手指頭的肌肉練好力量與耐力,才能在進入小學前,準備好書寫作業的實力。

2. 鼓勵創造想像

對於小小孩而言,筆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就如同是魔法棒一樣,隨手一畫就會出現神奇的顏色。透過筆,孩子可以將腦海中的想像,轉換成真實可以見到的物品。特別是喜歡天馬行空,遨遊在想像世界中的孩子,更是喜歡透過畫圖來和爸媽一起分享「他的想像力」。

3. 抒發內在情緒

有帶過孩子就知道,小小孩比我們想的更成熟、更有想法,但是「語言表達」的能力卻常常跟不上他們的想法。孩子不是不願意說、愛鬧脾氣,而是語言詞彙還跟不上他的感受。這時,畫圖也就變成另外一項絕佳的工具,透過畫圖可以讓爸媽更了解孩子的生活,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情緒。

4. 提升認知概念

如果你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在三、四歲時有一個「蝌蚪人」的階段。這時小小孩的自畫像,常常就是一個有五官大頭,再加上四條小線條。那可不是孩子的頭髮,而是孩子的雙手、雙腳,因為孩子常會忽略自己的身體。隨著孩子的觀察力增加,可以描繪出更多的細節,孩子自然也變得更聰明。

5. 培養美學感受

不只是動手畫,還須包含用眼睛看,欣賞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對於美學的感受也是需要培養的,就如同聽音樂會一樣,帶著孩子一起去看,一起去欣賞。特別是在AI越來越普及的未來,是否能擁有可以感動人的能力,那才是不被取代的關鍵喔!孩子是否可以從圖畫中,察覺別人想要表達的感受。

 

看看畫畫對孩子是多麼重要,但卻常被我們忽略或錯怪。與我們想像的不同,畫畫最重要的不是畫的多麼寫實、多麼漂亮,而是讓孩子學會表達與分享的過程。我們需要的不是指導,也不是修改孩子的作品,讓孩子同一個圖案畫上一、二十遍,以求精確完美,就算孩子可以畫得很好看,但是他應該也不會喜歡畫圖。相反的,要讓孩子喜歡畫圖,爸媽必須做到兩件事情:「給予適當的空間」和「與孩子分享喜悅」。

孩子的動作控制尚未成熟,難免會畫到桌面上。因此,需要準備好容易擦拭的桌面,或是畫圖牆,都可以避免孩子因為畫畫而受到責備。此外,當孩子好不容易畫出一幅滿意的作品,就會拿出來給他最重視的人分享,也就是爸爸媽媽。這時不只是要口頭上的誇讚,更可以幫孩子展示出來或用手機拍照起來。就是因為爸媽會重視,孩子才會有持續畫圖的動機喔!

畫畫不只是畫畫而已,其實蘊含有許多發展的小秘密。小時候不要因為環境整潔,而磨滅孩子的畫圖意願喔!想想孩子一下子就長大,等到小學階段的數學,不是有許多需要「圖解」的應用題嗎?如果孩子不會畫圖,到時候才是麻煩大了。就讓我們帶著孩子,一起拿起畫筆作畫吧!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5745?rec=i2i&from_id=5095501&from_index=3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停、看、聽」原則,與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幫助孩子挫折調適,最重要的就是「適時放手」,透過「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停、看、聽」原則,與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文/鍾宜伶(諮商心理師)

從小好勝心強的二寶,在遊戲中總是喜歡爭輸贏,甚至覺得自己一定可以贏過大他三歲的哥哥,因為本身學習力不錯,加上想贏的心情,總可以透過持續練習及過人的記憶,展現出過人的成績,例如:在還不太會認字及算數的幼兒園階段,玩牌、玩象棋難不倒他,不僅順利認出數字或國字,總能想出如何贏的策略,甚至勝過哥哥;上了小學之後,學業上同樣也能獲得不錯的成績。對二寶來說,贏、拿獎狀是家常便飯,但這樣的優越感,在桌球運動中卻不這麼順利。

有一天,帶二寶去參加校外的桌球積分賽,第一場、第二場都落敗,表情越來越嚴肅的他緊接著打第三場,我在場邊只想替他加油打氣一下,當他得分的時候就喊了「好球」,失分時喊了「沒關係,加油」,中場過後,比數落敗的二寶竟然對著場邊的我大聲斥責:「都是你喊聲,我打不好都是你害的,不要喊了啦!」我生氣回他:「我做錯了甚麼了嗎?我離開就是!」接著悻悻然離開場上,到場邊休息區冷靜。

第三場打完,二寶則走到休息區,坐在我的旁邊,我淡淡告訴他:「我知道你輸球很挫折、很生氣!但我被你罵很不好受,所以我剛剛需要在這裡冷靜。」「你現在一定還是很生氣,我只想跟你確認的是,你剛剛是真的氣我嗎?還是氣你自己?」二寶低沉、小聲地回答:「是自己!」

我聽完,轉身問他:「那我可以抱抱你嗎?」二寶點頭,抱完後我接著說:「謝謝你願意過來跟我說話,也讓我知道你的生氣怎麼了,那現在還是有些挫折、沮喪的你還願意打球嗎?不過為了不讓你有壓力,我還是會坐在這裡,等你打完球。」

然而,剛好站在旁邊且聽到我們對話的一對夫妻,非常熱心地對著二寶說:「輸球很正常啊!再努力練習,把球打好就好!」

的確,成長過程中,有大大小小的比賽,舉凡課業、科學、運動、音樂、美術……競賽過程中總是有人贏、有人輸,諺語教我們「失敗為成功之母」、「勝不驕、敗不餒」,意謂著輸家為了未來的成功,不用氣餒,因此我們總習慣對孩子說「再努力」、「繼續加油」,看似正向積極的歷程,卻避開了「挫折的調適」。

不管是從心理師或母親的角度來看,我都認為父母「跟著孩子經歷失敗、挫折調適」是成長過程中最棒的禮物。從心理師立場,因為臨床上看太多案例,他們生命出現挫敗而出現情緒調適困難,回溯大部分的童年成長經驗,當他們面對失敗時,都是不被允許情緒的表達,甚至用更強大的理性邏輯來說服自己,或是以過度努力的方式去度過當下的困境,因而導致長大後他們出現挫折調適的困難。

另外,從母親的角色來看,我體會到在親子關係中,挫敗是一個可以促發脆弱與無助的時刻,是一個允許情緒表達、靠近關係的機會,也是教導孩子自主的好時機。

以下提供「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停」,先沉澱一下

孩子遇上失敗的反應不盡相同,可能像二寶一樣「覺得是別人害的、生氣別人、生氣自己」;有人是「沮喪、傷心、哭了」;有人可能是「害怕、逃避、放棄比賽」;也有人是「極度冷靜、若無其事」……

不管孩子的反應是什麼,都是一個不安的訊號,母職的天性使然,很容易一覺察到這些情緒警鈴,就急著想要保護孩子或是解決問題,此時容易落入「孩子需要我」的陷阱中,而忽略了父母自己的需求,也忘了孩子本身所擁有的情緒調節能力。

故當孩子的挫折情緒訊號出現時,第一步可能要先停下來,不要立即「上鉤」,而是沉澱自己的狀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 我現在心情如何?是否也感到挫折、沮喪、生氣?

先感受自己的情緒,也是幫助孩子辨識自己情緒的第一步,但如果不太清楚自己的情緒也沒有關係,可以閉上眼睛,去感覺自己的身體是否有哪個部位比較不舒服,可能是心跳或呼吸比平常快、胸口有點悶悶的……先從身體的感受去連結心情。

  • 我的挫折感怎麼來的?是我自己的?還是孩子的?

這個答案很關鍵,因為我知道很多父母、也包括我自己,在面對孩子失敗的挫折感,不見得來自孩子的失落反應,更多的部分是自己的挫折,包括期待落空的心情,或無法達到親職角色的規條有關。

  • 檢視自己對孩子「成功」的期待?

關於這次的事件,你對孩子的「成功條件」早有期待,如:我希望他可以得到前三名、希望他可以考90分、希望他可以晉級決賽……倘若這個期待與孩子的期待不符合,甚至高於孩子的期待,孩子可能會因為不能符合父母親期待而更為挫折,甚至不敢分享自己真實的心情。

 

  • 檢視自己對「完美照顧者」的規條?

自己是否有「完美的母親」的框架?如:「我要鼓勵他才是好媽媽」、「我要幫他做xxx(事情)才稱職」。很多時候母親與孩子的情緒「共生」,認為一定要替孩子的情緒負責,這樣可能會讓孩子無法學會對自己情緒負責。其實,母親要相信孩子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就像嬰兒時期會自己啃手來安撫自己。

  • 我現在的能量如何?

如果現在的你是疲累、煩躁、提不起勁、也在自己的挫折中,可能不太適合陪孩子一起調適他的挫折的時刻。建議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挫折,但我現在狀況不好,也需要冷靜休息一下,我可以過一段時間再跟你聊嗎?」

「看」,觀察孩子的調適力

孩子面對挫折的反應不一定相同,從心理學者薩提爾冰山理論中的「求生存姿態」,可以觀察孩子在挫折壓力下所呈現的溝通方式,這些溝通姿態都是為了維護自尊、避免讓自己更痛苦的方式,你看看孩子較屬於哪一型:

  • 討好型
    這類型的孩子不斷試圖取悅他人,常覺得自己不好、都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很可憐、容易退縮、別人說的都是對的。這類孩子常見的經典反應就是會不斷向媽媽道歉,希望媽媽可以原諒自己,或是一直觀察媽媽的反應,深怕媽媽生氣或不理他。
     
  • 指責型
    這類型的孩子經常去找別人的錯誤,為自己辯護,要別人為自己所承受的一切負責。覺得自己沒錯,都是別人的錯、常愛批評別人、或對別人具攻擊性。通常在語言中都是出現「都是別人害的」。二寶就屬此類型。
     
  • 超理智型
    這類型的孩子會超乎常人的冷靜,看不太出來情緒變化,經常會用「邏輯分析」去判斷發生的事情,以避免自己情緒化,也不太喜歡別人情緒化。通常只能聽得進去「道理」,很多資優孩子就常善用自己的理智,去合理化自己的挫敗。
     
  • 打岔型
    這類型的孩子通常被形容為「天真浪漫」,任何事都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所以遇到挫折的時候,感覺上較樂觀,但實際上是很會轉移話題,以迴避自己的挫折。
     
  • 一致型
    此類的孩子是能夠真誠地自我表達者,能夠為自己負責,以不逃避的態度重視自己及別人的感受,去傳達真實的心情及需要。

不管你的孩子比較偏向哪一種類型,都沒關係,重點是要知道他們調適、因應壓力的方式。先去觀察、辨識孩子的求生存姿態,如果他們目前無法一致性的表達,也代表他們還在保護自尊,所以只要能跟孩子好好相處、傾聽心聲、真誠地表達,也就可以慢慢練習「一致型」表達。

「聽」,傾聽他的心情及需求

挫折調適最終的目標,是幫助孩子能真誠地自我表達,並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父母可以從好好地傾聽孩子的心情開始,不管他說什麼都好,重點是孩子願意與父母分享挫折或困境。當心情被好好聽到,孩子內在想被人肯定、在乎與被愛的需求才能得滿足。

真正的「聽」,要用「耳」、用「目」、更要用「心」,
是專注的、不能有干擾的。

若要建立對話的空見,就請放下手機、把手邊的事務放在一旁,專注地耳朵聽、眼睛看、並去感受孩子的表達,可以用「我聽(看)到……我猜你的心情很……」作為回應的方式。

 

 

在此也再度分享二寶積分賽後來的對話歷程,透過聽、提問、簡單的情緒回應,幫助他整理自己的「挫折調適力」:

二寶:「媽媽,我剛3:0贏了!」(一段時間後,二寶終於獲得一勝,再度走到休息區,分享自己贏球的心情。)

媽媽:「嗯,我有看到你去登記表上簽名,也猜到你可能贏了,我想現在的你很開心!不確定你剛剛的生氣有比較好了嗎?」

二寶:「有啦!」

媽媽:「我知道你真的很想贏,所以很早就請我要報名今天的積分賽,我猜你想要看看有沒有機會贏過其他校外的人,也很想要透過贏球來肯定自己,是嗎?」

二寶:「嗯。」

 

媽媽:「那你今天會怎麼看自己?」

二寶:「我覺得我雖然輸,但也是有幾個輸不多分的局數,而且還有贏一場,算還可以!」

媽媽:「我聽到你輸的時候,還能看見自己的優點,還能自我讚美耶!那我也要讚美你的是,你在輸球的狀態,還是願意打球,這就是你的堅持個性幫上你自己。」(最後,當天他實際打了11場,輸了9場,離開時邊走邊笑著聊天,說自己對上了OOO、XXX,對方是如何贏球的畫面。)

面對情緒表達,孩子可能不太會精準,所以我們只要像照鏡子一樣,反映他的狀態就好,讓他知道他的轉變以及如何調適過來的特質。若是無法調適的話,可能孩子陷入比較深的自責或低落的情緒狀態,先觀察一段時間,倘若透過親子對話仍無法調適過來,可能就需要找信任的師長或輔導人員幫忙。

 

「停」是最難的步驟

 在「停看聽」原則中,其實「停」是最難的步驟,因為照顧者看到孩子面對挫折,彷彿就像看到孩子落水一樣,你怎麼捨得不救呢?往往本能的介入處理,卻抹煞了孩子面對挫折的調適能力及自主性。

其實,大部分孩子遇上的生活挫折或失敗經驗,用「跌倒」可能更為適切,如果獨立走路是一個必經的歷程,那父母就要學習放手,不能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經驗跌倒後自己仍可以站起來,也能夠往前邁進。

總歸來說,幫助孩子挫折調適最重要就是「適時放手」,這對母親而言更是不容易,既然「挫折調適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棒的禮物,邀請身為母親角色的你,請先停下來,與「孩子需要我」的陷阱脫鉤,並且內心告訴自己「我不是完美的母親,但我已經夠好了」,這是一個自我欣賞的語言,同時也是一份送給自己的禮物。

(責任編輯:林胤斈)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5564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jpg

6-2.jpg

6月份午餐供應由怡饗美食股份有限公司:https://sites.google.com/mail.wses.tc.edu.tw/wseslunch/%E9%A6%96%E9%A0%81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瑽寧:面對孩子「分心」的正確態度

外在分心跟年齡有關,年齡越大,心智越成熟,就越能克制衝動。一般我們會用年齡乘以三,來預估孩子的專注時間,比如說五歲的孩子,能夠聽老師說話十五分鐘,其實就達到預期的標準了。

 

您的孩子常常覺得上課很無聊,無法專心嗎?黃瑽寧醫師在《愛+好醫生》節目中,與【愛家顧問團】醫師,一同探討小孩專注力的問題。

------

撰文◎ 黃瑽寧醫師

如果您的孩子常常覺得上課很無聊,無法專心,我建議可以從幾個方向來思考。

首先,我們要分清楚兩種分心:「外在分心」與「內在分心」。所謂的外在分心,就是很容易被其他思緒打斷,比如說老師一講到老鼠,就忙不迭跟旁邊同學大聲分享有關米老鼠的故事,又或者很容易被視覺上的干擾所分心,比如窗外飛過一隻鳥,就被轉移注意力等等。

外在分心跟年齡有關,年齡越大,心智越成熟,就越能克制衝動。一般我們會用年齡乘以三,來預估孩子的專注時間,比如說五歲的孩子,能夠聽老師說話十五分鐘,其實就達到預期的標準了。當然,這種時間的粗估非常籠統,並不是十分準確,還是要看孩子本身的成熟度而定。如果有些孩子大腦成熟的速度實在落後太多了,或者有其他疾病影響了專注力,這時候就必須尋求專業的醫療與心理幫助。

至於內在分心,則和大腦成熟度無關,而是一種「我做不到」的心態,所導致的逃避學習,進而抗拒學習。「我做不到」的內在分心可以從哪裡找出問題呢?從「輸入」、「大腦理解」、與「輸出」三個環節著手。輸入出了問題,包括孩子聽不到,看不清楚,閱讀障礙,語言不通,導致資訊無法進入大腦,讓孩子覺得挫折,進而分心失去專注力。這些孩子如果能找出原因,那麼常常整個分心的困擾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步輸入過了關,但如果第二步讀進大腦,但理解力不足,也同樣令人感到沮喪挫折。若能藉由老師或家長的引導,弄清楚孩子的思緒在哪裡卡關,就有助於孩子的理解力。又或者只是因為孩子年齡還小,大腦尚未完全成熟,無法做太多抽象的思考,那麼再等個一年半載,很多事情就突然變簡單了。

第三步是輸出困難,比如說手指肌肉還不夠力氣,所以寫字寫不出來,或是個性內向害羞,說話無法正確表達大腦的意思,都可能讓孩子抗拒學習,但看起來卻像是分心不夠專注。

當然,外在分心與內在分心是可以同時存在,而且兩者也會相互影響。但不管怎麼說,能從孩子的角度來分析,幫他克服說不出口的障礙,絕對是家長與老師面對「孩子上課分心」問題的正確態度。

【愛家顧問團】Q&A

◎孩子老是說上課很無聊,怎麼面對這個狀況?

A:面對孩子在學校的這個學習的困境,家長要做什麼樣的調整,要怎麼跟老師溝通呢?先評估他的這些表現,有沒有造成他的生活學習,人際等等的困擾。如果考試他都可以完成,也許他的學習有比較多的需求,我們可以再加碼給他。又或者是,他是在教室裡面的表現出無聊、今天坐不住的狀況,他需要多一點時間, 允許他有一些活動量,建議家長先跟老師說「讓我的孩子上課前先跑一跑吧」,或是先跟老師說「給我的孩子難一點學習吧」,面對這兩者學習方向的不同,要回到一件事情,包括爸爸媽媽、老師所觀察到的狀況--都是針對孩子的需要,要去做一個嘗試的過程。

 ◎上課不專心的狀況,在哪些孩子身上,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A:我們很常聽到的亞斯伯格症(泛自閉症)跟資優生一樣,會有上課不專心的狀況,但是他們需求其實是不一樣,譬如說以亞斯伯格症的需求,也許是在社交人際或在適應情境的轉變;資優生的需求,也許是在他對於學問、知識的一個追求或者是其他領域的一個訓練。

資優生跟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上課不專心也是不一樣的,資優生的天馬行空胡思亂想,往往會想出東西來,但ADHD的天馬行空,通常是想不出東西的;另外,資優生表達是言之有物組織能力是非常有系統的,可以去回應你的問題,但是ADHD的表達,通常都是非常的跳躍,所以同樣抱怨無聊,資優生的無聊是內容好簡單所以好無聊,我們就可以給他符合他程度的課程,他就能夠開始專注;但是注意力有困難的孩子,也會抱怨無聊,可是真的給更難的,他就更慌張更難專注,而泛自閉症孩子的無聊,是選擇性的,「我對這方面有興趣,其他我可能就沒有興趣,通通都不要」,所以這是全是不一樣的。

 ◎台灣的大環境,似乎很崇尚也很希望自己孩子可以貼上資優標籤?

A:普遍家長好像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想知道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特別聰明。某些小孩在小時候,別人會覺得他很笨,問什麼問題他常常是不回答的,因為他腦袋裡面有十個答案,會想說你到底在問什麼,我要答哪一個才是你滿意的呢?腦子轉啊轉,所以他就不講話了, 然後大家就覺得這小孩很奇怪,最後都沒有朋友......其實那些資優生,反而童年是很痛苦的,建議家長真的不要先把資優這個標籤幫小孩貼上去。

◎所謂真正的資優生?

A:通常在國內,要取得資優生的鑑定,一般都是小二升小三,會開始做資格的鑑定,小學一般都會包含的是一般智能的資優,國中以上有的就有學術性向,因為有的人資優是在藝術才能或領導創造或者其他等等,所以現在範圍也很廣了。

也許我們可以觀察到孩子的認知發展,他可能跟同年齡比較起來,他反應比較快,學習能力可能相對比較好,我們可以再注意再去觀察。提醒家長有個概念非常重要,資優是天生的,不是靠訓練來的,績優跟資優其實是不一樣,成績好不等同於資優生,資優生也不等同於成績就會好,聰明也不等同於資優生,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

黃醫師表示,在建中有資優班,很明顯在班上你看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訓練出來的,有些孩子會有所謂的假性資優,但事實上他其實是認真努力,可是真的到高中集中制的:比如說是數理資優班,遇到真正的數理資優的孩子,那個反差其實馬上就會表現出來。

 ◎關於在家教育?

A:會選擇在家教育,大部分家長還是因為孩子不適應體制內學習,當我們的孩子在體制內的學校,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最糟糕的選項就是繼續逼他,有些家長就思考,怎麼幫孩子照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建構一個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金錢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家長的時間跟心力,時間是關鍵,因為很多教學工具都是免費的,而且可以跟學校要,像是學校的教師手冊,老師可能有、很多出版社都會送,我們都可以用,而且非常實用,其實坦白說,大家夫妻要有共識,一個人一直說我要在家教育,另外一個說不要,就沒辦法。

爸爸絕對不能只有精神跟財務上的支持,必須要整個人一起參與。基本上在家教育有三個步驟,第一個申請審議, 就是家長寫教學計劃書,申請一年或一學年的學習進度,還有學習領域、教材使用、評量方式,包括你的師資,都要列出來,然後學習中間會派人到家裡去訪視,看看你家是可不可以接受這樣的方式,還有審查學習的環境。

然後年底會有成果發表 ,也就是評量的概念,要把孩子的學習記錄檔案做出來,例如你的數學這一年是這樣學的、作文有參加比賽、還上國語日報......等,整體學習是走專案式的概念,其實現在家長都是大學生或碩博士畢業,加上我們現在有這麼多免費的影音平台,是可執行的,而且教養不是媽媽的事,是夫妻的事,所以鼓勵爸爸,不管要不要在家教育都要花更多時間跟孩子相處。

◎在家教育的案例分享?

A:黃老師的大女兒今年大四,十二年國教都是在家教育,她也是第一屆的高中自學,她高三畢業的時候,直接考學測申請大學,兩鐵共構順暢接起來, 她自己也覺得無縫接軌很滿意,就透過這個過程,讓她的學習動機一直維持。一般台灣的孩子考上大學是目標,學會專業能力不是目標,會認為「我考上大學了,總算學習的任務完成」。

但是這孩子不一樣 ,十二年在家教育沒去過學校,終於去上學,她好興奮,結果她發現同學跟她想法差異很大。值得提醒家長,二十一世紀的孩子,一定要培養自學能力跟自學的胃口,因為社會變化太快,大學畢業之後三年、五年,很多學過的東西都不能用,必須要持續的學習;其次,第二個是我們的親子關係,大一的時候她三天兩頭從學校回家來說,爸媽趕快來 、我有祕密告訴你們......,在台灣大一的女生,會告訴爸爸媽媽祕密,這是少數。我們走在家教育,一開始是因為我女兒早產身體不好,當初覺得很辛苦,但越走越覺得品嘗到其中的甘甜。

原文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5368?utm_source=Drhua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0-editor-5075368-230516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1-2。親親班。第拾肆週 體能活動
好久沒分享可愛小孩的體能影片
一下子就來到14週
疫情後
發現孩子的「專注力」、「肌耐力」
都有待提升
每週老師們會設計好玩的活動
從遊戲中達到教學目標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孩子一起旅行,是為了培養他的心靈,而不是填滿他的記憶

在開始LittleTinker停課教育實驗室之前,我們一家三口有歷經一段長時間四處移動。成行前,親朋好友後無不訝異於我們的決定,不外乎說花費很大、孩子長大也不會記得、或帶著孩子四處跑受罪等云云。

 

和孩子一起旅行,是為培養他的心靈,而非填滿他的記憶

停課媽 Sonya

我說,和孩子一起旅行,是為了培養他的心靈,而不是填滿他的記憶。

在開始LittleTinker停課教育實驗室之前,我們一家三口有歷經一段長時間四處移動。成行前,親朋好友後無不訝異於我們的決定,不外乎說花費很大、孩子長大也不會記得、或帶著孩子四處跑受罪等云云。

我的兒子或許不記得第一次見到海洋時,那沁涼的海水沖到他的腳指邊的感覺;他也可能不記得當時爸爸牽著他,陪他在水中探索的時刻。

然而,「他會不會記得」,並不是重點。

和孩子一同旅行,對我們而言的意義在於,這段時間如何重新定義我們對於家與家人的詮釋?旅行中的經驗教給我與孩子些什麼?如果這些珍貴的相處不會永久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那麼經驗會以什麼方式存在?認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四個非帶孩子去旅行不可的理由:

1. 旅行促進孩子大腦發展

認知心理學家發現,旅行對於孩童的發育有著積極的影響。這些影響並非直接有形的,但卻更為重要。Morgot Sunderland博士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當與孩子一起旅行時,孩子大腦中的遊戲(PLAY)與尋找(SEEKING)系統等兩塊區域會被激活與訓練,這些區域在家中則不那麼活躍。一旦兒童發現自然界中的新事物,就會激活尋求系統,像是感受到腳下的沙、和爸爸一起抓蛞蝓的時刻,這些觸發因素對於兒童的認知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2. 旅行拉近家人間的距離

神經科學家華盛頓州立大學Jaak Panksepp教授證實,孩子在旅行中的經驗激活大腦中的這兩個系統時,會觸發大腦分泌健康神經化學物質,包括鴉片、催產素和多巴胺,這些「自然的禮物」會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激發彼此溫暖、仁慈的感覺,讓人感覺世界上一切都很好。隨著這樣的機制,家庭成員更能夠珍視彼此。此外令人訝異的是,神經科學家Kerstin Uvnas-Moberg發現,這些系統就像肌肉:使用它們越多,它們就越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從情緒狀態演變為人格特質。

3. 旅行提升孩童的專注力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旅行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在大自然中活動20分鐘後,兒童的注意力和注意力皆能有所改善,效果和甚至比過動症兒童所服用的藥物還要好。

那旅行對於父母有甚麼好處呢?實徵研究顯示,在孩子在大自然中一起散步會使身體平靜、降低血壓和壓力激素水平甚至膽固醇,所以父母和祖父母也會受益。

4. 旅行帶來孩子智商發展

假期和智商之間有關係嗎?豐富的環境提供了社交、身體、認知和感官交互相結合方面強大的新體驗。想一想:家人在一起;一起穿過森林、一起觀察生物、在溫暖的陽光下一起閒逛、在日落的海邊感覺大自然令人屏息的美麗。豐富的環境打開了額葉中關鍵「腦肥」(brain fertilizers)的基因表達,增強了腦的能力,如壓力調節、注意力集中、良好的計劃和學習能力,並且能改善身心健康。因此,旅行也有助於兒童的智商發展。

探索大自然、體驗文化、享受美食多樣性,最重要的是,遠離日常環境。旅行觸發了我們所有的感官,培養了我們的彈性與耐受力。即使他太年幼而不記得細節,我觀察到每一次新體驗都給了他一個在潛意識中的參考框架;即使他坐在飛機上感到受到不自在,我看到他正在理解規則並嘗試學著更有耐心;即使他在舒適圈外嘗試某些東西感到緊張,我知道他因此變得更大膽和勇敢。

我們知道帶著一個兩歲兒繞世界大半圈並不容易,但經過這一遭,我們想大聲說,和孩子一起旅行,是再好不過的投資了。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4334?utm_source=Drhua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0-editor-5084334-230413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破解專注力的5大迷思

 
  •  
  •  

很多爸媽以為,喜歡跑跳運動的孩子注意力比較低,而能乖乖安靜看書或學才藝的孩子比較專心,這其實是「誤解」,讓我們來檢視專注力有那些常見「迷思」,別再誤會孩子不專心。

image


文/信誼編輯群
諮詢/周怡宏︱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
           鄭惠文︱信誼基金會附設光明幼稚園園長

大部分的爸媽一聽到親朋好友的孩子能長時間乖乖坐著看書或玩玩具時,都會很羨慕,彷彿這些孩子的專注力很高,學業成績一定很好。不過,孩子「長時間乖乖坐著」就真的代表了很專心、學習很有效率嗎?而喜歡跑上跑下的孩子,真的專注力就較低嗎?以下,就讓我們來檢視5大常見的幼兒專注力迷思,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是不專心!

迷思1 孩子每個玩具都只玩一下下,代表專注力較低?
環境中可能有太多干擾
由於學齡前孩子較容易分心,自制力也較低,因此當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地上若佈滿了各式各樣的玩具,且旁邊還有人在看電視、講電話,孩子的思緒當然很容易就會被打斷,而發生這種「東西都玩不久」的情形。建議爸媽,應儘量去除孩子聽覺、嗅覺和視線範圍內的不必要刺激,且一次也只給他玩一個玩具,除非這個玩具玩過癮了,才提供新的玩具,這樣他就比較能心無旁鶩地玩,才會玩得更久。

玩具應符合孩子的能力與興趣
信誼基金會附設光明幼稚園鄭惠文園長表示,因為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和遊戲經驗當還很有限,除非爸媽能依照孩子的能力與興趣來選購玩具,不然這種「玩具玩不久」的行為其實是很正常的。比如一個從沒有玩過拼圖的孩子,如果第一次便挑戰高難度的50片組合、拼圖的圖案過於細瑣複雜,或是因為拼圖的紙板材質太軟不好拼組等,這都會增加孩子遊戲時的挫折感,孩子當然會對這項玩具會感到興趣缺缺。因此,孩子如果對玩玩具的時間很短暫,爸媽的第一個動作必須先確認玩具是否適齡、適性,而不是先怪孩子專注力不足。

爸媽應陪伴孩子進行遊戲
在周怡宏小兒科診所裡,經常回答幼兒專注力問題的周怡宏院長則提醒爸媽,一定要陪孩子遊戲。比如當孩子玩車子拼圖遊戲時,爸媽若可以在一旁提供「遊戲線索」,提醒孩子可以從同一個顏色的圖案開始拼組、延著拼圖邊緣開始嘗試或是給予圖案提示孩子:「這片好像是輪子耶!」,甚至只是在一旁陪伴孩子,在孩子完成一個段落時,適時給予鼓勵,孩子會更加投入遊戲,也會更有成就感。這樣一來,孩子對玩具才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而己。

迷思2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是因為專注力較低?
孩子要能「聽到」且「聽懂」指令
鄭惠文園長表示,當孩子有「忘東忘西」的情況時,爸媽應先檢視,叮嚀孩子時,環境中是否存在太多的干擾物。例如,倘若幼兒園老師或爸媽剛好都是在孩子看電視、玩玩具、畫畫或做收拾書包時才交代事情,孩子當然無法把指令聽進去,但假若他聽進去了,反而代表他不夠專心投入當下的活動中。爸媽接著要注意的是,指令是否對孩子夠清楚。當爸媽想叫孩子收拾玩具,就應該說「要把玩具收到箱子裡」,而不是只說「玩具怎麼還沒收?」。美國已有研究指出,當爸媽在向學齡前幼兒叮嚀事情時,如果沒有說清講明,這個叮嚀是毫無效果的。

要讓孩子養成負責的習慣

你也是常替孩子做牛做馬的「直升機父母」嗎?鄭惠文園長表示,當孩子沒有養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就會故意不理會老師交代的事項。她舉例,很多爸媽都是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詢問老師明天需要帶哪些東西,然後回家後就直接幫孩子把東西放進書包裡,完全不用孩子操心這件事。久而久之,當老師在叮嚀明天該帶的物品時,他當然就不會專心聽。鄭惠文園長建議爸媽,最好能在孩子2歲左右,藉著規定他一定要收拾玩具,否則就要接受下次不能玩的後果,來慢慢培養負責的習慣。此外,當孩子忘了帶東西到學校時,爸媽也千萬不要再特地把它送到學校,應該要讓他承擔「東西沒帶」的後果,因為孩子一旦嚐到「苦頭」後,就會開始認真看待這件事,下次當老師在吩咐事情時,他才會專心聽。

迷思3 在上課時能乖乖坐好的孩子,專注力較高?
孩子本來就很容易分心
很多爸媽常會將專心和乖乖坐好劃上等號,認定那些在上課時安靜坐好的孩子,專注力最高,上課最認真。小兒科周怡宏醫師指出,由於學齡前幼兒忽略干擾物的能力較低,因此只要有新的刺激出現,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馬上被吸引過去,而產生分心的現象。

此外,有些孩子雖然會在老師上課時有東張西望、跟別人說話等看似不專心的行為,但這其實也是專心所帶來的「後果」。周怡宏醫師解釋,學齡前幼兒的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很容易就會把欲望直接表現出來,所以當上課內容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時,孩子會馬上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像是開始跟別人說話、看看窗外的蝴蝶等等;反而是那些根本就沒有注意老師,持續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遨遊的孩子,表面上乖乖坐著,但其實卻早就分心了。

乖乖坐好,不一定代表專心
根據鄭惠文園長多年來的幼兒園現場經驗,也印證了周怡宏醫師的上述觀點。她提醒爸媽不妨回想以前在上沒有興趣的課程時,是不是也常好好地坐在位子上,但心思卻已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同樣地,某些孩子雖然能在課堂上乖乖坐好,但這並不表示他有把老師的話聽進去,他可能只是坐著想別的事情而已。所以,專心與安靜坐好,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爸媽千萬不能以「是否有乖乖坐好」來衡量孩子的專注程度。

迷思4 喜歡跑跑跳跳的孩子,專注力較低?
跑跑跳跳,也需要很專心!
周怡宏醫師表示,一提到專注力,大部分的爸媽都會立刻聯想到課業學習上,認為只有當孩子能好好靜下來看書、學樂器或算心算,才算有用到專注力,以為那些會消耗大量體力的運動,不太需要孩子使用到專注力。其實,專注力是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的先決條件,無論是在進行靜態或動態活動,只要沒有足夠的專注力,活動就無法順利完成。所以,爸媽可千萬別小看孩子在遊戲場上奔跑的模樣,倘若孩子在當時沒有足夠的專注力,他很容易就會跌倒、撞到人,甚至還可能會被球打到!所以,儘管孩子喜歡打球、跑跑跳跳,但卻不太能進行靜態活動,這並不表示他們的專注力比較低,他們只是比較喜歡進行動態的活動而已。

迷思5 孩子太活潑好動,就是「過動兒」嗎?
別輕易為孩子貼上「過動」標籤
周怡宏醫師以多年的門診經驗指出,或許是因為現代資訊流通較快的關係,爸媽雖然都知道「過動症」這個名詞,但卻對它沒有足夠的認識,只要發現孩子有坐不住、跑上跑下的現象,就認為他可能患有「過動症」。

其實,真正患有過動症的孩子,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只能維持很短暫的時間。倘若你的孩子只是在進行某幾個活動時特別不積極,但是一到了他有興趣的活動時,都能玩得很盡興的話,爸媽是不需要擔心他有過動症的問題。爸媽可以先參考兒童注意力缺失症(ADHD)臨床診斷標準,如果您對孩子的專注力仍有疑慮,建議先諮詢小兒科醫師,再至各大醫院兒童心智科、復健科或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做進一步診查。

原文出處:https://parents.hsin-yi.org.tw/Library/Article/9780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玩藝術20分鐘,輕鬆打造孩子的問題解決力

因為擔心功課、決定不當藝術家,就要放棄才藝嗎?《紐約時報》暢銷新書指出,藝術活動其實跟功課與人生成長相輔相成,而且不用花大錢,就可以鍛鍊孩子的藝術腦,打造人生需要的超能力!

 

每天玩藝術20分鐘,輕鬆打造孩子的問題解決力

Shutterstock

很多孩子從小學才藝,特別是藝術類的活動,像是繪畫、美術、樂器等。但是隨著他們長大,在遇到跟功課有關的取捨、或覺得可能不會以此為生涯時,藝術類的活動常常就會先被捨棄。不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學者瑪格薩門(Susan Magsamen)提醒父母們,其實藝術與功課、孩子的成長相輔相成,別輕言放棄。

瑪格薩門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應用神經美學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Neuroaesthetics)創立了「國際藝術與心智實驗室」(International Arts + Mind Lab),她共同創作、剛出版的新書《你的藝術腦:藝術如何轉化我們》(Your Brain on Art:How the Arts Transform Us)已經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她在書中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指出,每天只要讓孩子接觸藝術、創造類的活動20分鐘,就有很多好處。例如,強化認知與學習能力,有更好的情緒調節力,更懂得如何表達自己,而且長期累積,還會成為很好的問題解決者。

每天走到戶外看雲、探險,也能激發創造力

因為跟藝術有關的活動提供了不同於平時的學科、理性學習與成長的路徑。無論是自己創造、表演還是在旁觀賞,這些活動都會刺激前額葉皮層,強化此處掌管的高階認知功能,像是有助於執行功能與記憶力。另外,藝術也會讓孩子體認或改變他們的感受,這能幫助他們調節神經系統與情緒。更不用說,很多人不擅於表達自己,或是要自我表達時,就覺得怪怪的、尷尬或不好意思,藝術正是可以練習傳達想法的絕佳媒介。將這些技能統合,就是未來能夠持續學習、懂得如何解決問題的重要超能力。

她也提醒,不用太嚴肅看待而擔心孩子如何正經地參與正規的藝術活動或報名什麼課程。因為藝術與創造不一定要很正統、正式,不用花很多錢,而且不一定要有壓力。

例如,只要走出門,就可以投入、享受藝術。像是抬頭看看白雲,觀察它的形狀,想像一下那是什麼。很多孩子都喜歡這樣的「幻想性錯視」(pareidolia)想像活動。或者,也可以讓孩子直接在戶外探險,因為孩子生來就好奇,在探索、滿足好奇的同時,也會激發想像與創造力。另外,即使只是看一些說故事的節目、聽音樂、簡單的手作都可以發揮類似的功能。而且這些活動也都讓孩子的精神食糧更平衡。

(資料來源: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 CNBC

(責任編輯:特約編輯許如鎧)

原文出處: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5311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