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交替之際,氣溫變化大,各種惱人的病菌又開始興風作浪。面對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等七種常見問題,家有幼兒的爸媽該如何一一擊退?
醫師簡文彥認為,要預防感染性疾病的發生,除了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到公共場所戴上口罩外,也應該讓孩子經常有戶外活動的機會,以增強體力,平衡免疫力。
醫師們建議,現在疫苗發展日益精進,有許多針對病毒或細菌感染的製劑都已研發且接種多年,預防效果也能達八、九成。因此,父母若經濟許可,可帶孩子接種疫苗,不但能讓孩子免於受罪,也可減少因罹病所引發的嚴重併發症。以下針對七種換季時常見的過敏與感染症狀提供實用對策。
症狀1:皮膚癢到受不了
異位性皮膚炎:是三大過敏疾病(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中最早出現的症狀。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遵照醫囑乖乖用藥(發作時耐心擦藥),以改善皮膚狀況(日常勤保溼)為主要目標,而非單純止癢。
症狀2:半夜咳到不能睡
過敏性氣喘:特徵包括反覆性咳嗽、呼吸急促或胸悶,氣溫變化大或情緒激動時症狀會更嚴重,清晨或夜晚時的症狀也很明顯。有過敏性氣喘的寶寶,常常也會伴隨著打噴嚏、鼻子癢、揉眼睛等其他過敏症狀。
實用處方1:適當的用藥
實用處方2:控制室內溼度
實用處方3:漢方保健
症狀3:早上鼻水直直流
過敏性鼻炎:若有鼻涕倒流時,會經常發出清喉嚨的聲音,甚至只要躺下就特別容易咳嗽。症狀是被誘發的,要避免過敏原,減少冷空氣直接刺激鼻腔,就可以改善。一旦發現孩子流鼻涕、鼻子癢超過兩週以上,甚至出現黃色濃涕時,應儘快就醫。
實用處方1:保暖、減敏食物來預防
實用處方2:雙管齊下抗螨
症狀4:眼睛紅紅像兔子
過敏性結膜炎:發生原因多半是接觸到過敏性物質如灰塵、塵螨、黴菌等所引起,當這些刺激消除後,症狀也會跟著消失。
實用處方1:日常清潔與預防
實用處方2:冰敷止癢
症狀5:嘔吐、腹瀉停不住
輪狀病毒感染:經由糞口途徑傳播,病毒會存在於病童的糞便中,經由不乾淨的手或被汙染的水與食物傳染給他人;主要症狀包括嘔吐、發燒、腹瀉等。
實用處方1:服用疫苗預防
實用處方2:勤洗手、居家環境消毒
實用處方3:補充水分、禁油膩高纖食物
實用處方4:出現脫水現象需立刻就醫
症狀6:發燒、全身痠痛又疲倦
感冒與流感: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一般感冒症狀較輕,多為咳嗽、流鼻水等,且每個症狀大約三至五天就會結束;但流行性感冒則不一樣,每個症狀都比較嚴重,同時會伴隨著全身痠痛、疲倦等症狀,即使是發燒,也比一般感冒時間長。
實用處方1:熱敷、蒸氣洗鼻解鼻塞
實用處方2:喝溫水、拍痰解不適
實用處方3:發燒不要穿太多
實用處方4:吃藥症狀未除請就醫
症狀7:劇烈咳嗽、高燒不退
肺炎:當病毒或細菌侵襲到咽喉以下時,就稱為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氣管炎與肺炎、哮喘等。在感冒後一週內仍然有咳嗽現象,且咳得更劇烈,加上高燒不退、精神萎靡時,就要高度懷疑是否有肺炎的可能性,必須趕快就醫。
實用處方1:打疫苗預防
實用處方2:抗生素要吃完
實用處方3:喝楊桃汁、居家蒸氣療法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家有學前兒:一次打擊 換季過敏》(電子書),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原文出處: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2240-/?page=1&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