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感、腸病毒、超級細菌……,這些不時躍上頭條新聞的傳染病衝擊著現代爸媽,增添了養兒育女的焦慮。
為什麼台灣的孩子較容易生病?醫界提出了兩項推測:一是「衛生假說」,活在高度衛生、低病原體的環境中,孩子在免疫力發育的重要時期,沒有辦法獲得適當的刺激,日後接觸到一丁點的細菌、病毒即容易感染。二是台灣地狹人稠,台灣孩子彼此間的感染很難避免。
醫生們建議爸媽,平日即要協助孩子訓練免疫力,才能在疾病來時動員免疫大軍,抵抗疾病,避免小病成大病。而要養出不怕生病的小孩,營養、運動、睡眠、情緒是免疫力的四大支柱。
● 支柱一:營養
1. 調味料很重要: 孩子不是單純給他營養的食物,他就會乖乖吞下肚,還要通過味蕾的考驗。因此想讓孩子享受食物,需要調味料的幫忙。
2. 應付偏食的孩子,調整食物的相對比例:漸進式的替換食物。將孩子偏愛的特定食物先減少四分之一,少掉的部分就換成其他食物,新加入的食物,父母最好費點心烹調,讓孩子的味蕾感受到這新的食物比原本的更好吃。
3. 帶著孩子來一趟食物之旅:從食物生長之處,讓孩子看到食物如何成長、採收,再帶他到市場採買,甚至也邀請孩子參與烹調過程,再讓他端著那盤食物上桌。
● 支柱二:運動
1. 運動要有效,首重規律的習慣
2. 運動要持之以恆,最好從小開始
3. 過度劇烈運動對身體不利
● 支柱三:睡眠
1. 控制白天的睡眠時間
2. 把握有效促進入睡的黃金三十分鐘
3. 睡前吃點心
4. 營造適合睡眠的空間
● 支柱四:情緒-過度的壓力會傷害免疫力主要在於壓力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相互反應,而使得免疫力失調。提供七個抒壓方法,可以捍衛人體的免疫系統:
1. 按摩
2. 關係親密
3. 開懷大笑
4. 每天花五分鐘做白日夢
5. 相信自己
6. 每天寫日記(畫畫)
7. 聽音樂
深入閱讀(原文出處):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