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人在生氣都還不知道,甚至嘻皮笑臉:在生活中常帶著孩子觀察他人的情緒,多跟孩子討論每個情境中的人物情緒,提醒孩子,不要急著說話,觀察一下四周同學或對方,就比較能減少狀況外的情形發生。
2. 別人都已經表現出不喜歡了,還在繼續弄:這類的孩子通常感統比較鈍,他人反應較大時可能才會察覺,需要加強感覺統合以及心智解讀能力。共讀情緒繪本,隨時引導思考故事人物的感受、想法與信念。
3. 做事情都沒在管別人,考慮別人感受的:這類的孩子很做自己,習慣只想到自己喜不喜歡,想不想要,沒有特別在意他人會怎麼想他。需要加強同理能力,常常提醒孩子站在他人立場思考,而家長也要時常將自己的感受說出,而不是只告訴孩子這樣不行、那樣不可以。
4. 團體活動大家都參與,只有孩子還在做自己:這類的孩子需要加強訓練共同注意力與團體目標,大家的目標是一起完成某個任務,讓孩子學習觀察團體,跟著團體做一樣的事情。
5. 自以為很好笑,但在別人眼中卻是很白目:這類孩子要教他省察的能力,請孩子回想一下,當初他做出幽默行為或言語,是希望得到他人什麼樣的反應,結果對方就真的是這樣反應嗎?不同之處在哪裡,那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如果重來一次,可以怎麼做,帶著孩子多練習這樣的思考模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育兒新知
    全站熱搜

    文山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